资讯

作者
作者
产品平台研究设计项目

孟繁华水墨写意牦牛主题画展拉萨开展

6 月 19 日,西藏画家孟繁华水墨大写意牦牛个人画展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开幕。

十多年来,孟繁华多次前往阿里、藏北草原,与牧人们一同生活,细心观察牦牛的一举一动,他感受到牧人们对牦牛的挚爱真情,这些经历为他创作提供了扎实的生活积淀与灵感。孟繁华专注以写意画牦牛。「写意画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要让『高原之舟』的牦牛在寥寥数笔之间似要跃出宣纸,这不仅是技法问题,更要对牦牛的生活环境有感同身受的体验。」

西藏顶戴花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18 开业仪式暨首届西藏泛文化艺术节开幕

西藏顶戴花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业仪式暨首届西藏泛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于 2018 年 6 月 4 日上午在拉萨市文成公主创意产业园区十号楼成功举办。西藏顶戴花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自成立至今,致力于成立一个集文化产业孵化与非遗继承、校企合作、文化创意、艺术展示交流、文化产品研发为一体的泛文化艺术交流及运营平台。

西藏各级非遗代表项目超千项

近年来,西藏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成效显着,统计显示,西藏现有各级非遗代表项目 1000 多个,各级传承人约 700 名。

其中,国家级代表性项目 89 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96 名;西藏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 460 项、西藏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 350 名;市(地)级代表性项目 487 项、市(地)级代表性传承人 254 名。藏戏和格萨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据介绍,西藏通过非遗项目普查共收集记录稿 10 万余篇,音像 1500 余盒(盘),照片 4 万余张,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 10 个,还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和音(影)像制品的出版,把普查成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资料。

此外,今年西藏又有 28 名传承人入选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入选人数创历史新高。另有 16 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动画片《阿古顿巴》与观众见面

6 月 9 日上午,由西藏天利经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 52 集长篇民族定格人偶动画《阿古顿巴》首映新闻发布会在自治区报刊出版中心举行。作为我区首部藏汉双语长篇民族定格人偶偶动画,于 6 月 14 日与观众见面。

西藏将消除无树村 700 余个、无树户 6.6 万余户

近日,记者从自治区林业厅获悉,西藏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逐年增加,去年到位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 36.02 亿元,确保了「两江四河」造林绿化、退耕还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修复、天然林保护、森林防火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林业重点工作稳步实施。今年将完成营造林(含防沙治沙)110 万亩以上,消除无树村 700 余个、无树户 66000 余户。

弘扬历史文化 传承中华文明 西藏图书馆开展系列文化遗产宣传活动

6 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呵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坚定文化自信、共享美好生活,西藏图书馆以「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这一主题,通过展览、讲座等方式展示了非遗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紧密相连的新气象。

拉萨市美术家协会举办「昂桑 黄家林 白玛艺术作品展」

6 月 23 日上午,由拉萨市文联、拉萨市美术家协会主办的「2018 年拉萨市美术家协会昂桑 黄家林 白玛艺术作品展」在西藏唐卡画院揭幕,共展出三位艺术家 70 余幅精品画作。

本次展出的是昂桑、黄家林和白玛在过去几十年里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突出西藏极具特点的人文精神。

昂桑、黄家林、白玛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内外都曾多次获奖并被国外美术馆、画廊及有关机构收藏。昂桑的画作《佛祖与梦露的对话》曾于 2015 年入选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黄家林的画作《卓瓦桑姆》,全长 2742 米,被认证为世界最长的藏戏主题钢笔画,而白玛独特的美术设计和绘画风格则广受大众的热爱。

作家鲍贝新书《转山》拉萨分享会

6 月 23 日,作家鲍贝中篇小说集《转山》新书分享会在拉萨举行。

鲍贝 1972 年出生于浙江象山,现定居杭州。出版有《观我生》《你是我的人质》《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悦读江南女》《穿着拖鞋去旅行》等多部长篇小说及散文集,她的叙述细腻温婉、柔美秀雅中,隐含着对爱情、对人生的独特思考,着名评论家李敬泽曾赞誉说:「她的小说中有真正的疼痛。」

国家级非遗「嘎尔」 传习基地挂牌

6 月 8 日上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嘎尔」传习基地挂牌仪式和「嘎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收徒仪式在自治区藏剧团举行。

自治区藏剧团和拉萨市城关区娘热民间艺术团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嘎尔传习基地」称号。自治区藏剧团团长班典旺久等 4 人成为「嘎尔」新的传承人。

「嘎尔」作为西藏艺术的精粹,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嘎尔」历史悠久,舞蹈粗犷健美,音乐风格独特,是一种独具特色的礼仪性男子舒情歌舞艺术,具有铿锵劲健的节奏感和浓郁浪漫的地方民族特色,是西藏民间、寺院和宫廷的综合艺术,也是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研究西藏历史、音乐、舞蹈、民俗等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

千百年来,作为一种音乐与舞蹈综合艺术的表演形式,「嘎尔」不仅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更是西藏重要的文化遗存,于 2007 年入选第二批西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 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传习基地授牌当天,我区仅有的两名「嘎尔」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新收 4 名徒弟,为古老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增添了新鲜血液。自治区藏剧团团长班典旺久就是「嘎尔」新的传承人。作为「嘎尔」的学生代表、自治区藏剧团团长班典旺表示:「我们将学习老一辈艺术家精神,继承恩师敬业担当的品质,不断求索,以开拓进取的姿态传承继承好『嘎尔』艺术。」

据悉,目前我区已经开展了「嘎尔」艺术项目的资料收集整理、对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后继人才的培养等工作。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