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艺术品—全球收藏界「宠儿」

作者
作者
Carlton Rochell Asian Art 店中两尊非常重要的尼泊尔 13-14 世纪马拉王朝早期的站相莲花手观音也分别为美国的两位重要藏家所购买。

近些年,不仅藏饰品在内地迅速蹿红,

以藏传佛教艺术品为主的西藏古代艺术品,

在收藏界所受关注也获得显着提升。

从 2006 年在中国内地渐露头角,

到 2015 年全球拍卖会上的火爆,

俨然成为了令市场瞩目的焦点,

可谓不折不扣的「宠儿」。

Carlton Rochell Asian Art 店中两尊非常重要的尼泊尔 13-14 世纪马拉王朝早期的站相莲花手观音也分别为美国的两位重要藏家所购买。

古董商

回望 2015 年的艺术品收藏市场,从 3 月美国纽约的亚洲艺术周开始,可以明显看到一级市场的火爆。在全球参展的 42 家古董商中,汇聚了包括欧、美、印等地区 20 家古董商,几乎占据了一半的数量,而他们在艺术周的销售情况也十分理想,其中 Carlton Rochell Asian Art 店中两尊非常重要的尼泊尔 13-14 世纪马拉王朝早期的站相莲花手观音也分别为美国艺术中国的两位重要藏家所购买;而更多的是早在艺术周开始的第一天很多展位的作品已然被贴上了红点。

秋季香港的典雅艺博的展会,更是汇聚了出现的更多全球范围内重要古董商,他们纷纷从欧、美带来了十分重要的藏品,如,丹萨缇寺的佛头、早期克什米尔造像等。在整个博览会现场藏传艺术品都显得十分抢眼。

最后在北京秋季拍卖之中,保利为全球顶级古董商之一的 Jules Speelman 开设了专场。总共 12 尊造像,以 100% 成交率获得了近两亿的总成交额(19064.7 万)。在成交价的前五之中,四尊为藏传佛教艺术品题材。值得一提的是排名第一的作品是一件高 77 厘米的释迦牟尼成道相,这件作品以一亿三百五十万的成交价轰动了艺术品市场,也跻身 2015 年「十大天价艺术品」的行列。由此可见,尽管在备受挑战的经济环境之下,精彩重要的艺术品依然能够获得具有实力藏家的追捧,并在整个艺术品市场占有稳固地位。

同样,高价作品的带动下,也出现了更多的古董商投身于藏传佛教艺术品之中,在国内以西南成都为交流中心之外,北京也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同时华东、华南也以广州、上海为中心各自涌现出一定数量的古董商,除去年中股市震荡带来的危机,他们在经营上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从 2015 年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在一级交易市场的表现看来,尽管受经济形势的影响,但仍然呈现着一个稳固上升的态势;同样无论是藏家还是古董商经过在藏传佛教艺术品市场数年的投入,也都逐渐开始将关注的重点放在相对重要、具有特点的藏传佛教艺术品之上;此外,人们对于早期藏传佛教艺术品的认知也在稳步提升。

拍卖

回顾 2015 年,藏传佛教艺术品在国内外拍场频频出现高价:新年伊始,纽约佳士得安思远拍场中,沪上收藏家刘益谦以 486.9 万美元,拍得西藏 11-12 世纪铜瑜伽士坐像;同一场中,一件尼泊尔 13 世纪鎏金铜观音立像以 822.9 万美元成交,创尼泊尔雕塑拍卖的世界纪录,买家为亚洲私人藏家;此外纽约苏富比、邦瀚斯的拍场上也频现总要作品。如邦瀚斯春拍中一件仅 12.5 厘米的尼泊尔/西藏 14 世纪鎏金铜大成就者毗卢巴以 58.1 万美金成交;而另外两件 15 世纪西藏鎏金铜上乐金刚和 15 世纪早期永乐年间的鎏金铜神祗分别 60.5 万美金和 89.3 万美金的价格成交。同样,在纽约秋拍上,藏传宗教艺术品价格受股市震荡、拍品质量等因素影响整体稍有调整,但重要的拍品依然受到藏家的追捧。

瀚海秋季在香港举行首拍,「师道」专场的成交率达到 100%,而「我佛慈悲」专场的成交率也达 83%。其中,藏东地区 17 世纪红铜合金的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以 1400 万港币成交;蒙古 17-18 世纪扎那巴扎尔风格红铜鎏金的莲花生及其明妃拍得 2400 万港币回到内地藏传宗教艺术品的拍场,尽管艺术品市场遭受经济影响,但佛教艺术品依然取得不错的成绩。从上图可见,保利春拍、秋拍,嘉德春拍、秋拍以及华艺秋拍的总成交额均超过 4000 万元,其中保利拍卖在春拍和秋拍中分别以 6542.24 万元和 6488.53 万元的总成交额遥遥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东正和古天一都在今年出现了藏传佛教艺术的专场,拍卖行对于版块的重视同样意味着更多的人在不断的关注到这个领域之中。从成交率看来,各大拍卖公司均取得了超过 50% 的成交率,其中嘉德和华艺都以几乎超过 80% 的成交率遥遥领先。

藏家

通过对于藏传佛教艺术品一级市场以及二级市场的研究分析,我们看到整个藏传宗教艺术市场呈现出了一个理性回归,同时价格依然在稳健的上涨。而藏传宗教艺术品本身也在全球范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藏家进入。

当年为虔诚的佛教信徒所制作的佛像,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艺术品收藏品,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收藏家的青睐,价格也在逐年攀升,其原因是:首先作为宗教艺术品,他们可以帮助人们加深对于佛陀的认知,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因而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与这个过程。

其次是因为这些佛像精美独特,且造像本身从早期公元 2 世纪的犍陀罗王朝沿着喜马拉雅山脉一路延伸到中原,在深度和广度都有很大的跨越和渗透,因而值得藏家去不断认知和雕琢。在给人以美的享受,亦能抚慰人的心灵,这是其他艺术作品难以比拟的。

此外,老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同样具有艺术品的保值属性,这一点无可厚非,逐年稳步上涨的价格也令藏家愿意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项。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时期汉藏文化的深入交流,也是藏传佛教艺术品市场走红的原因。


作者 唐之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