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反腐,届末不收官

对 媒体人而言,这四年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新闻源。单说去年底,该网站刊载的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黎晓宏一篇文章,其中提及「机动式」巡视,就让舆论讨论了很久。
此次亦是如此。本届中央纪委最后一次全会短短几百字公报中,亮点不少:会议时间——单独召开;工作报告审议程序——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后和十九大报告稿、党章修正案一同在党内征求意见,先提请十八届七中全会审议,再由七中全会提请十九大审查。当然还有,严惩三个「自己人」——李刚、刘生杰、曲淑辉三名前中央纪委委员。
这当然体现了反腐只有进行时,改革也只有进行时,即便已是届末之年,该干的事情还是得干,「踩着不变的步伐,把握节奏和力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一步步引向深入。」
几个亮点中,工作报告审议程序意义重大,中央纪委已经做出了示范,下一步地方如何落实尚有待观察,但纵观本届中央纪委体制机制变化,很多都是如此,以上率下,比如最典型的「案件室」改为「纪律审查室」、增设干部监督室。可以说是「计熟事定,举必有功」。相信下一步的国家监察委员会改革也会是如此。
这五年,纪检监察系统不管是形式上的变化、机制体制的调整还是重大改革,有个大原则是一脉相承的,那就是从党章出发,体现对党章的尊崇、对党章规定的执行和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
本届届末,三名前中央纪委委员受到处分,再次证明了打铁还需自身硬、反腐无禁区、「打虎拍蝇」永远在路上等不是空话。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最新公布的五年「打虎拍蝇」数据也说明,「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的力度和决心前所未有。
不管是反腐败还是机制体制变革,都会面对异议、非议,这就需要将纪检监察系统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需要在各种议论中拨乱反正,需要在全国纪检监察队伍中「统一思想」,不然难免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
方法当然很多,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学思践悟」专栏无疑是本届中央纪委「统一思想」的重要方式。把该专栏 27 个专题连起来读,几乎可以串成这一届中央纪委的工作思路、工作重心,而每期必看、甚至打印出来带在身边随时翻阅的地方纪检干部也不少。
本届中央纪委在最后履职期间,打虎不停息、反腐不收官,并带来如此多亮点,让我们有足够理由对十九大新一届中央纪委充满期待。
作者 尤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