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县委书记「讨官」

作者
记者日前采访了多名县级领导,在谈及「选人用人是否合理」的问题时,一名县委书记提起了干部调整中遇到的下属「讨官」现象。
有个镇的书记调走了,镇长想要升该镇党委书记,就主动找到县委书记,期望领导「帮帮忙」。谁知刚到县委书记办公室,就被问住了:「你是不是想当书记嘛?」
此前也有党员干部找县委书记做过类似「汇报工作」,当时正值干部调整的关键时刻,这名镇长一出现,县委书记马上就明白了他的心思。
县委书记向该干部表示:「你现在是镇长,追求进步我可以理解,但你找我反映不一定有效果,你不反映也不一定没有效果。再说,你当上镇长前没有找过我,不也一样当上了?」虽未明言,拒绝之意却深蕴其中。
面对记者,县委书记却语露对该干部能力的赞赏,「这个干部比较能干,很有魄力,说的话群众愿意听,这对基层治理很重要。」
「那他当上了镇党委书记了吗?」
「没有。」
该县委书记表示,干部个人再能干,职务升迁也要依纪依规。从镇长升任乡镇党委书记都有相应的任职要求,还要根据乡镇班子结构以及集体需要来进行综合考量,并非哪个县领导说了就算数。这也是合理选人用人之意。
为了避免「讨官」,陕西省宜君县县委原书记想出一招,乡镇党委领导班子换届时,他在休息室门口张贴「告示」,明确表示「跑官要官别来找我」,让一些干部吃了「闭门羹」。
在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党员干部想要升迁无可厚非。但与其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投机钻营上,不如把心思用在联系服务群众和提高能力素质上,用出色的干事能力、勇于担当的精神、良好的政绩和群众满意度来扣响提拔的大门,而非一味地想着「抱大腿」、走捷径。
当然,也不一定能抱上,就像这名干部一样。
作者 许秀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