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虫村官」落网记

作者
作者

20 17 年 7 月上旬,通江县在推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夏季集中攻势」中,有多名群众相继向县纪委反映称,诺江镇何家场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宝将该村一些低保对象的低保金占为己有,截留私分涉农惠民资金……

这是典型的村干部「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县纪委立即展开调查,很快张国宝严重违纪的事实便浮出了水面。随后,县纪委决定对张国宝进行立案审查。「啥子钱都敢贪占,简直就是吸血的蛀虫,他的下场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这件事在当地村民中引起强烈反响。

黑手伸向「救命钱」

「申请办低保名额,不给他拿点送点,门儿都没得。」「低保办了几年了,连卡都没有过!」调查组人员刚到何家场村,就被五六个村民团团围住,纷纷检举揭发张国宝克扣低保金的问题,情绪很激动。

「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尽快把问题查清楚,让违纪违规者受到应有的惩处。」调查组人员当场向群众表态。

作为村里的「领头羊」,怎么会将黑手一次又一次伸向村民的「救命钱」呢?这事还得从张国宝任村党支部书记时说起。

由于平时工作积极、为人和气、表现出色,张国宝于 2013 年 12 月当选何家场村党支部书记。此时,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是他一人说了算。久而久之,张国宝便习惯于独断专横、贪图小利、吃拿卡要,当地群众怨声载道。

面对调查组的询问,刚开始张国宝心存侥幸,矢口否认。随着银行记录、调查报告和群众意见一一摆出来,张国宝不得不交代,2015 年 5 月至 2017 年 3 月,他将该村低保户邹某的低保卡收在自己手中保管,先后私自领取邹某低保金 8730.95 元据为己有。

贪欲铺就自毁路

党员干部一旦存在贪欲、攀比、享乐心态,就会迷失方向。

张国宝曾向执纪人员坦露自己的「滑坡」历程:自己当了十几年村干部,带领群众建渠堰、修公路、引项目、培育产业……为何家场村的发展劳心,办了不少实事,即便套一点、捞一点、吃一点也很正常。

执纪人员既为张国宝深感惋惜,又从中看出了「张国宝们」堕落的贯有脉络——思想警觉放松,法纪防线被渐渐瓦解,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拔出萝卜带出泥。调查组在对张国宝克扣低保户的低保金问题展开调查时,通过查该村账务、走访党员群众,又发现了他的一些违纪线索。

调查组调查查明:2014 年至 2015 年,张国宝先后贪污侵占何家场村公益林管护资金 17170 元;2015 年 12 月,张国宝伙同该村四名干部私分套取危房改造专项资金 4 万元;2016 年 3 月,套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82546.99 元据为己有;2016 年 8 月,何家场村四社发生山林火灾,中国人保财险公司确认给予理赔 12000 元,张国宝经与村干部吴某、张某商议后,决定三人私分理赔款,张国宝分得 5400 元。

践踏法纪受惩处

「担任村支书后,我的思想观念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是利用为群众办事的机会索取一些好处费。」

「我的胆子越来越大,弄虚作假,套取占用产业发展资金,私分火灾保险赔偿资金……我在歧路上越走越远,自己却浑然不知。」

噩梦醒来迟。时至今日,张国宝才认识到自己犯下的严重错误和给村集体和群众带来巨大而难以弥补的损失。他觉得自己愧对组织多年的培养教育,愧对何家场村一千多父老乡亲对他的信任和期望。

2017 年 8 月 1 日,张国宝因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并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张国宝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当过代课教师,也担任过十多年的村干部,怎么会走上违纪违法的道路呢?

「理想信念滑坡,宗旨意识淡薄,人生价值观扭曲,是其问题的根源所在。」一名执纪人员说,搞「一言堂」,民主制度流于形式,监管缺失,个人自律能力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张国宝一案,令通江县纪委清醒地认识到:时至今日,在持续高压反腐下,仍有极少数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不收敛、不收手,贪图蝇头小利,甚至不惜一切挺而走险,整治群众身边的「蝇贪」任务还很繁重。


作者 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