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机关里的秘密

作者
作者

「点名道姓」的做法,令一些人颇不适应。尤其是个别受到纪律处分的党员干部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今后不好开展工作。不过在苍溪县纪委眼里,这就是一种监督,既然被处分后你觉得「不好意思」,那么你在任时不要去违纪违法。

「反映石门乡人大主席赵正直贪污地质灾害补助资金的问题,已由第三纪检室立案。」

「黄猫乡卫生院院长汪亚龙虚报支出贪污,被党内警告。」

「岳东镇镇长张绍荣 2013 年 11 月至 2014 年自租自批私车公用租车费用 1.46 万元,待进一步调查核实。」

这些内容,分别是纪委的办结信访案(件)情况、案件处分情况和正风肃纪督查检查情况,一向都是纪委的核心业务,但这在四川苍溪县纪委这里却不再是秘密。任何人都可以在县纪委办公楼门厅的墙上获取到上面的信息,并且还会不定期更新。

在苍溪,正运行着一个名为「四单(权力清单、流程清单、风险清单、防控清单)三同(时间同步、空间同轨、目标同向)两责(主体责任、监督责任)」的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全县各家机关事业单位,除保密规定之外,都要把过去那些藏着掖着的东西公开出来,并自觉接受各种监督,监督的结果也要向所有人公布。

如县国土局需要把所有行政处罚的人员、事由、金额情况全部上墙,方便群众比照;学校要定期公布教辅资料费、贫困生资助等「敏感问题」;而医院就连采购一个验钞机,也要把时间和金额公布出来……

「四单三同两责」机制正在成为苍溪县的一块招牌,除了省市领导的相继调研批示,外地一些区县也纷纷前来学习。有人形容这一机制是在现有的体制内,革了自己的命,那到底运行情况是怎么样的呢?

纪委先「革了自己的命」

8 月 20 日上午,苍溪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王永在县委开了一上午的常委会。会议间歇,有外单位的人打来电话:「王书记,你要不要过来看一看啊,今天来了好几个上访的,信访室都快坐不下了。」王永回应说:「信访流程和结果都全部公示在门口了,一切按规定来办。」

同一时刻,苍溪县纪委信访室主任李君正忙得不可开交,在送走最后一个上访群众后,终于顾上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坐对面的同事提醒她,上午有个人出门后,特意返回来用手机拍了一张她接访的照片,李君很坦然:「这没什么,我完全是按照规定来工作的,所有流程都清清楚楚。」

正如李君所言,县纪委的中层干部认为,大家现在能心无旁骛做事,正是这一机制的功效,权力一目了然,流程一清二楚,事情该怎么办、按什么程序办一看就明白,难道还怕群众监督吗?

苍溪「四单三同两责」机制的雏形,是在去年年底广元市纪委提出对权力运行实施同步同轨同向监督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分类别、分领域、分层级开展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创新。

据苍溪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罗治凯回忆,这项机制既借鉴了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的做法,也考虑到权力运行现状,融入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的新元素。但正因如此,曾造成过一些困惑,文件下发后,让许多基层公务员议论纷纷。

「现在梳理出的『四单三同两责』和与之前的廉政风险防控到底有何不同?是不是要炒冷饭?到底是花架子还是真实效?工作核心内容全部公开后会不会被群众逐一抠字句,造成工作被动?」一名当地县级部门负责人说自己曾有诸多担心。

「和过去的廉政风险防控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变静态监督为动态防控,有了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打个比方,过去风险防控好比只是为权力建立运行轨道,现在既建好道路、设好路标,还装上了『电子眼』,对权力运行情况全程监控。」罗治凯解释说。

很快,县纪委率先拿自身权力「开刀」,把信访办理、案件处分、监督检查这些纪委的核心「秘密」贴上了墙,让群众可以一目了然,大伙才知道这次是要「动真格」了,疑虑也逐渐在打消。

8 月 18 日,四川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到苍溪调研后指出:「县纪委『四单三同两责』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敢于将纪委的核心业务进行公开,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担当。」

作为这一机制的主设计者之一,王永的办公桌上两大摞围绕着这个事情的资料已经摆放了大半年。他对廉政了望记者表示,我们建立「四单三同两责」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就是探索解决部门权力任性、纪委监督缺位、干部追责乏力的有效办法。在工作开始之初,我们需要有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对自己进行「革命」。作为党内专门监督机关,就要敢拿自己的权力开刀。监督走过场、瞒案不报、压案不查……这些都是纪检监察干部权力行使中的重大风险点。「别人会看到,连纪委都公开了,我们还有什么不能公开的?」

「魔鬼」在细节里

在今年上半年的测评中,苍溪县中医院院长范怀卫有 2 票的差评,结果被贴在了医院走廊的墙上。但跟他同在榜上的,班子成员中还有一人的差评达到了 5 票。这个内容颇为「刺眼」,不时都会有一些职工和患者比照着指指点点。

「一开始的确有些顾虑,过去这些结果都是内部公示,甚至还会考虑各种因素,把对领导的『差评』进行技术处理。」正忙着准备「三乙」医院考评的范怀卫接了两个电话,才把一句话说完,「现在大大方方贴出来,就是要让大家多一个监督我们的渠道。」

范怀卫的前任,因在医院的新院区建设中受贿被判刑,留下 6000 多万元的欠账,给当时的医院上下带来很大震动。「当县纪委找我说要把中医院确定为『四单三同两则』机制的第一批试点单位时,我顿时感觉有救了。」范怀卫回忆,「过去我们也想推行类似的公开和监督机制,但内部阻力太大,现在借了纪委的力,就好推动多了。」

县纪委的自我「开刀」,成为苍溪县第一批试点单位拿来学习的模板,但具体标准尤其是问责的细则,还是由各单位自行决定。

县中医院的方法,来的有点狠,这是一套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组合拳。在月度考评中,医生要是被认定用药不合理,就会被扣罚绩效。接下来,在处方点评环节中自然就会有中度缺陷的处方,会遭到继续扣罚。最后,住院次均费用也通常会超标,从而影响到整个科室的绩效。该院一名科室负责任人告诉记者,「今年有个科室最多一个月被扣到了 1 万多元。」

但在院内,有人质疑有些指标不够科学。「连续两个月使用抗生素排名前三的就要被扣罚,普外科怎么能和康复科比?」

针对这种情况,院方的回应是肯定会在具体考核中区别对待,这需要一个完善的过程。和县中医院的情况一样,苍溪职中也是最早的一批试点单位,把招生管理、收费管理、教辅资料征订等外部权力和教师职称评定、基建项目管理等内部权力的监督运行结果全部公开,都没有多大阻力,反而在一些细节的出台前,有一些争议。

该校副校长闫书贵举了个例子,比如对贫困学生的捐助公示上,有人就觉得是属于个人隐私,无需公布出来。同样,在教职工疾病领取工会补助金的公示上,有人认为病情写得太过具体,如某某患癌症、抑郁症等,没有注意保护到当事人隐私。校方最后在多方征求意见后,还是决定推行规范监督。

「俗话说,魔鬼在细节里。有一些争议是正常的,说明大家都很较真地在对待这个事情。绝大多数机制都需要在实践中完善和论证,不把这些细节做好,难言整体的成功。」当地纪委一名干部表示。

解决权力任性

李金健是苍溪县供销社原主任,见到廉政了望记者时,低着头,有点不好意思。「我也属于是权力任性的人。」在谈话过程中,他反复强调。

按苍溪县纪委的解释,权力任性包括了乱作为和不作为。今年上半年,苍溪县纪委查处了 11 个权力任性的一把手,李金健即是其中之一,主要问题是在任时设立小金库。他说:「自己的权力任性主要还是表现在不守规矩,和过分看重局部利益和小团体利益上。」

由于供销社当时情况困难,领导看重了他这个当过乡镇党委书记和县委办副主任的经历,派他去救火,但一开始,他就有点讨价还价。「因为供销社是事业单位,过去任职意味着放弃公务员身份,最后硬是磨到领导同意了自己党组织关系保留在原单位的要求。按理说,这是违反规定的。」李金健直言,或许是过去的不透明不公开,助长了他的权力任性。

「点名道姓」的这种做法,也令一些人颇不适应。尤其是个别受到纪律处分的党员干部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今后不好开展工作。浙水乡花苗村支部书记马怀聪因通奸,被党内警告,并在群众中公开,没多久马怀聪自己离开了这个岗位。不过在苍溪县纪委眼里,这就是一种监督,既然被处分后你觉得「不好意思」,那么你在任时不要去违纪违法。

王永告诉廉政了望记者,这项机制一定会坚持下去并逐步完善。目前,苍溪县已经全面推开「四单三同两责」权力运行监督机制,县委书记张寿于表示,过去搞「三早」预警是对源头的治理,现在推行「四单三同两责」是对过程的监督,是对「三早」预警机制的深化,两者一脉相承。他还提出,要率先公开四大班子的四项清单。不少人看来,这种做法「力度很大」。

7 月 22 日,广元市纪委在苍溪召开工作现场会,要求在全市推广和运用这一机制。广元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范继跃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要实现网上运行。「信息化一直是道难题,但我们必须去做,这也是保障这项机制有效,且可复制的必然措施。」王永表示。

今年 7 月,「四单三同两责」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交出第一份成绩单。县国土局半年信访量下降达 23%,县住建局在廉租房分配中未出现一起上访,患者及家属对中医院医护人员廉洁行医评价全部为满意,杜里社区在 2 个项目建设、11 名低保评定、7 户困难救助中没有一个人不满意……

苍溪也迎来了更多的外地学习考察组,如剑阁县锦屏乡的党委成员到苍溪陵江镇杜里社区学习「四单三同两责」机制的经验后,其中一名干部就感慨:「自己和做好这项工作的时间、精力、付出上还存在差距。」

廉政了望记者则在采访中发现,对这项机制感触最为深刻的,当属各个乡镇和县级部门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这样做很累,但监督起来更有后劲了。」其中一名纪检组长表示。


作者 舒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