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人子女的婚礼

领导人子女的婚礼大多是「寒酸」、「简陋」的,有人刚开始筹备婚礼,就被「叫停」;有人婚后做了「倒插门」女婿,受娘家的「气」只能忍着。
一位副国级领导调整后,经过层层传导下来,近 1 年时间才传到正厅级。
最近,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纪委原书记贺国强的新书《贺国强党建工作文集》发行,书中披露了他「两个儿子婚礼都在招待所俭朴办」的轶事,让人感受到这位中央纪委前「掌门人」的严于律己。
廉政了望记者梳理发现,领导人子女的婚礼大多是「寒酸」、「简陋」的,有人刚开始筹备婚礼,就被「叫停」;有人婚后做了「倒插门」女婿,受娘家的「气」只能忍着。不过,也有人的婚礼「高端大气上档次」……
三任中央纪委书记子女如何办婚礼?
贺国强两个儿子的婚礼不仅在招待所简办,参加婚礼的人也被严格控制。只有双方家属和贺身边的工作人员参加,摆了两桌酒席。
仪式也很简单。婚礼司仪由秘书临时客串。由于时间仓促,秘书只得去网上搜索婚礼流程介绍,临时编了个剧本。
在贺国强之前担任中央纪委书记的吴官正,为三个儿子的婚礼都操过心。
大儿子结婚时,时任武汉市长的吴官正要求不收礼、不请客。当时家里没有钱,又没有房子,儿子住到岳父家成了「倒插门」。有一次在岳父家闹别扭,就把东西搬回楼下,并对父亲说,你是市长,给我找不到一间房子?最后,吴官正动员他搬回去住。
1989 年,二儿子要结婚了,在江西任职的吴官正专门给二儿媳父亲的老领导写了一封信,如此「拐弯抹角」,是为了托其劝亲家不办酒席。
「他们说今年国庆前可能去看小何(二儿媳)的父母,我拜托你做做小何父母的工作,也希望他们喜事简办,不收礼,不请客。这点我同小何和她父亲都讲过,老何表示同意。但又担心社会上的『压力』、闲人的多嘴、老何的心愿,使他忘了他答应过的。」
吴官正的三儿子结婚正逢春节,婚礼并未搞「迎亲」,而是儿媳的父母把她送到吴家,放了几串鞭炮,一起吃了顿饭。
曾于 1978 年起执掌中央纪委 9 年的陈云为儿子操办婚礼,是在「文革」期间。
当时,已「靠边站」的陈云被安排到江西化工石油机械厂「蹲点」。1972 年,儿子陈元(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携新娘孙玉黎来看父亲,在江西举行婚礼。陈云拿出了 200 元操办,没有嫁妆、仪式和吃请,新房用的是干休所发的旧床架、铺板,床上盖的是军用草绿色被子。那段时间,陈云和他们谈得最多的是读书,尤其要求他们多学唯物辩证法。
特殊的婚礼:「自力更生」与「甘愿破费」
还有一些领导人子女的婚礼有些特别,比如陈毅之女陈珊珊。1977 年春节,她和伦敦留学时的同学王光亚(现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的婚礼,是由她的三个哥哥陈昊苏、陈丹淮和陈小鲁凑钱办的,嫁妆是一架钢琴、一套父母给他买的医学英文课本。
1974 年,他们的母亲张茜去世前,专门对三兄弟交待:「一定要等到妹妹结婚成家后,你们才能分家。」此后不久,邓小平请陈家兄妹吃饭,说,「给姗姗开间房吧,让她住到我们家。」陈昊苏婉言谢绝了。三兄弟决定自己养活这个妹妹,「不给组织添麻烦」。婚后不久,陈珊珊与王光亚一同进了外交部翻译室。
领导人子女的婚礼不只有「寒酸」。1959 年夏天,一向俭朴的毛泽东破例主持了一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婚礼,主角是他和贺子珍的女儿李敏。
李敏回忆,婚礼是在中南海家中举行的。来宾有 30 多人,包括蔡畅、邓颖超、父亲的老师王季范及身边工作人员。父亲托人采办了 3 桌酒席,每桌 8 个菜,有鸡鸭鱼肉和素菜。
那天,毛泽东亲自主持婚礼,祝酒后还特别对女婿孔令华说了一句:「不用忧来不用愁,二人心意两相投。」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当时我和爱人都在上学,没有收入,觉得太让爸爸破费了,心里过意不去。」李敏说。她理解,毛泽东「破例」亲自操办婚礼,「是把对妈妈的关心和思念全给了我。只要我过得好,妈妈就高兴,爸爸也能得到宽慰」。
1987 年 9 月 1 日,习近平的婚礼在其任职地福建厦门低调举办,婚礼从筹备到举行只用了 1 天。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并未出席。
据人民日报主办的《环球人物》披露,当时,身在京城的彭丽媛接到习近平的电话,几句话商定后,到单位开了张介绍信,就坐上飞机直飞厦门。一下飞机,习近平拉着她到照相馆去拍结婚照,接着办理结婚证,简单举办了婚礼。新婚第 4 天,彭丽媛就飞回北京参加全国艺术节。
作者 艾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