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
作者

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纪委监委作为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专责机关,必须认真落实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要求,进一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积极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和创造健康发展环境,努力为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坚决维护「亲」「清」政商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纪委监委要认真践行这一重大要求和重要原则,鼓励各级领导干部在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时坦荡真诚、守住底线、把好分寸,于「亲」时厘清关系、划清界限,于「清」中积极帮助、关心扶持。

紧扣「亲近」搞服务。鼓励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定期开展走访慰问、主动亲近民营企业家,帮助民营企业释疑解惑、排除干扰,解决困难和问题;纪委监委要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监督、诉求、反映问题线索的渠道,优先处置民营企业家的信访反映,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好民营企业的各种合理诉求。

紧扣「清爽」明规矩。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划清「红线」、亮明「底线」,严肃查处吃拿卡要、乱摊派、雁过拔毛、不给好处不办事问题,严肃查处党员干部与企业相互依附、搞「互利共赢」问题,严肃查处公职人员特别是经济部门负责人在企业「拿分红」「入干股」问题,推动构建清清爽爽的政商关系。

紧扣「清静」促发展。纪委监委要督促主责部门转变工作作风,认真清理督查检查事项,做到少检查多指导、少打扰多服务,将日常检查融入服务指导之中,对民营企业少说「不准怎样、禁止怎样」,多说「应该怎样、可以怎样」,积极营造清静、安静的发展环境,真正让民营企业安心发展、专注发展。

坚决维护公平竞争发展环境

公平公正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前提,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蓬勃的内在要求。纪委监委要深刻理解和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加强对党员干部参与市场经济行为的监督,加大对违纪违规干预市场经济行为的执纪问责力度,积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和良好发展环境。

依法破除垄断壁垒。严格执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督促深化「放管服」改革,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监督主责部门进一步破除在市场准入、招商引资、招标投标、资质标准等方面的制度机制藩篱,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空间;尤其要严肃处理主责部门人为设置「门槛」和企业利用「人脉关系」「干部保护伞」等实施强制性垄断行为,坚决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坚持既监管好干部、又引导好民企,做到「双向发力」、同步推进,对重大项目的业主部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相关利益关系人,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坚决处置以非法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企业和相关责任人,并将其纳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努力维护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发展环境。

坚决维护高效优质服务环境

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纪委监委要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进一步推动部门单位和干部队伍履行职能、提高效能、优化服务,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规范、更加优质、更加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强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紧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坚决落实「放管服」工作要求,积极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地,努力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真心实意为民营企业办实事、解难事,并要严肃查处经济部门、政务服务、窗口单位在服务企业和涉企执法过程中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与「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切实加大干部监督管理力度。督促党员干部「管住嘴」,不乱表态、瞎指挥,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坚决防范「不吃公款吃老板」现象发生;督促党员干部「管住手」,不乱摊派、强迫拉赞助,不伸手捞好处、故意使绊子;督促党员干部「管住腿」,不今天一个检查、明天一个调研,增加民营企业负担。

严格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坚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把干部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工作失误与个人腐败、缺乏经验与明知故犯、出于公心与以权谋私区分开来,对属于应该容错的大胆容错,对于打击报复、诬告陷害的从严从重惩处,旗帜鲜明地保护干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清廉干事者撑腰。(作者系中共广安市广安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作者 苏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