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官员失联遐想


地方政府惮于「丑闻」的负面效应而捂盖子,只能让「丑闻」更丑,让民间对官场的猜测浮想联翩。
最近,河南洛阳市副市长郭宜品与两名房地产商一齐失联一月有余。当地警方成立专案组,正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其下落。
官员失联,郭宜品并非孤例,特别在反腐声势下,这样的新闻更是屡见报端。官员为何要「跑路」?他们到底去了哪儿?又是谁给其创造了失联的可能?不禁引人遐想纷纷。
是自绝,也是「险棋」
廉政了望记者梳理发现,今年经由媒体曝光的失联官员事件已近 10 宗。江苏省句容市档案局副局长郑某因卷入高利贷案后失踪;湖南一名欠下巨债的地方副局长也「跑路」数月;再有江西修水县政协委员借贷 5000 万元后没了音讯……而据最高检公布的数据显示,5 年来最高检会同有关部门抓获在逃职务犯罪嫌疑人 6220 人,追缴赃款赃物计 553 亿元。
近年来失联的问题官员,结局各不相同。有一去不返、如同黄鹤的,如辽宁凤城市原市委书记王国强,他与妻子持隐私护照跑往美国至今下落不明。也有深圳市南山区原政协主席温玲前往美国一去不归。但「回归」者也有很多。
据媒体报道,涉嫌受贿 5000 多万的贵州省交通厅厅长卢万里,得知有关部门在调查他后,用名为「张唯良」的护照跨越边境,后逃至南太平洋岛国斐济。但短短 3 个月后,就被押解回国,终被执行死刑。
还有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胡星「突然消失」后逃窜至新加坡。中国警方发出 A 级通缉令,胡星后在专案组办案人员规劝下回国受审,并被判无期徒刑。
事实上,问题官员选择失联,表明其已做好最坏的打算,不惜与组织公开决裂,但这同时也是一招「险棋」,无异于「引火烧身」。
2007 年 9 月,重庆市涪陵区原经委副主任何明胜宣称自己在外地办点事,过几天回去,但此后一直未见身影,也失去了联系。何失踪后,放高利贷的到经委登门讨债,引起反贪局注意,由此顺藤摸瓜,查出何明胜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问题,并牵连出 13 人被查处。
而要说最戏剧性的失联,还属当年江西副省长胡长清。他在参加昆明「园博会」期间私自飞往广州幽会情妇,行迹诡异,后同样被组织调查。
「请假看病」和悄然离去
据媒体报道,郭宜品失联前曾向市长请假,「说要带母亲去北京看病,已经约好了医生。」由于郭母确实久病,市长就准了假。「大概过了三四天,有人出于关心,给郭宜品打电话询问看病情况,才发现无法联系到他。」
廉政了望记者梳理发现,「请假看病」成为失联官员屡试不爽的理由,往往是他们「跑路」的前奏。
今年 7 月,河南省颍上县交通局长胡波被曝失联,据其下属介绍,「上周一胡局长还到单位来上班,但后来其家属就打电话称胡波生病去外地看病了。」
还有去年失联的广州花都区原政协主席王雁威,80 天后被组织认定「畏罪潜逃」。其时,他让工作人员代其向区委办请假,「原因是身体不好,想休息几天,出去看病」。而王雁威并未说明自己的请假时间与去向,两天后,电话便再也接不通。
相比于仓惶的出逃,「请假看病」是「金蝉脱壳」最名正言顺的理由。既可避人耳目,又可借机试探官方反应。
不过,还是有人选择「悄然离去」。
2010 年 5 月 19 日,时任河南安阳市委副书记的李卫民在北京参加完海南省原常务副省长方晓宇的遗体告别仪式后,乘车返回安阳途中,路过石家庄并入住该市的一家宾馆。陪同他的司机住另一间房。
次日早晨,司机没见李卫民用餐,遂在房间等他。直到当天晚上,李仍未出现,司机只好让服务员打开房间,还是不见其影,司机便只身返回安阳。两天后,司机还没见李卫民回来,于是上报。
官员失联,官方不应失聪
官员失联,往往被地方官场视为「丑闻」,在处理上格外低调谨慎。每当各大媒体向官方探听相关情况时,常被「无可奉告」的语气回绝。
不过,遮遮掩掩的姿态,不但引来舆论对于事件本身的猜测纷纷,更使地方政府处于「被动挨骂」的境地。
就在李卫民失联后不久,坊间、网络传言甚嚣尘上,但安阳官方始终未做任何说明或回应,秘而不宣。直到 3 个多月后,2000 多公里外的云南媒体披露了李卫民神秘失踪的消息,这才迫使安阳市主要领导承认了此事。
不过,官方最初的说法却是李卫民「外出看病了」,市委领导也承认他不在岗,但否认其潜逃,而河南省纪委则称不知情。
但就在各家媒体跟进后的第二天,官方又一改说辞,承认李卫民涉嫌职务犯罪出逃,已被开除党籍、公职,检察机关也已依法对其立案侦查。
对待如此显见的丑闻,官方的态度难免不让人生疑:暧昧的背后,究竟藏有多少隐情?
此次失联的洛阳副市长郭宜品,8 月 5 日就已不见踪影,可直到 9 月 13 日,当地警方才出台了一个类似「寻人启事」的排查提纲。官方为何如此迟钝?
对于洛阳官方近乎「失明、失聪」,网友纷纷吐槽:当地官员是在观望什么,还是期待郭宜品等「浪子回头」?
记者发现,官方处理失联事件一般都「悄无声息」。登报、贴寻人启事、甚至撤下简历,一切都在「大事化小」的指导思想下进行。
时评作者燕农指出,现代公共行政的一个基本准则,是信息公开透明。包括行踪在内的官员信息,尤其关乎行政权力运行,都是必须公开的政务信息的内容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惮于「丑闻」的负面效应而捂盖子,只能让「丑闻」更丑,让民间对官场的猜测浮想联翩。
不能成为「说走就走的旅行」
综观媒体公开报道的失联事件,记者发现,问题官员往往是在听到风声后「说走就走」,甚至有人在被调查期间成功出逃。也难怪社会上流行一种讽刺的说法,「贪官不打无外逃之仗。」
反腐专家毛昭晖认为,当前我国在认定某个官员是否构成违法违纪职务犯罪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只能对其谈话,而不能采取一些强制性措施,谈话等于给这些职务犯罪分子提了醒,容易出现外逃情况。
事实上,过去一些贪官在外逃前已经做足充分准备:伪造身份证件,办理出国手续,进行财产转移,甚至有人将家属全部安排妥当……
针对问题贪官的失联特征,「十八大」后,中央出台一系列组合拳,加大对领导干部活动的监管,决不让「跑路」成为问题官员的救命稻草,任由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一年多来,公安部对全国的重复户口和身份证进行清理;多地要求官员上交护照;广东等地对「裸官」一律清退;北京处级以上干部因私出国一般不准;同时加大国际合作力度,建立「国际追逃追赃网络」等。
但好制度关键在于落实。各级政府对待官员,不能以信任代替监督,尤其不能把对「一把手」的监督流于形式。而在官员失联发生后,也应对上级如实汇报,对社会及时发布消息,使其跑不远,跑远难。
作者 曾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