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理旧账的「前任攻略」

作者
作者

新官上任,需要有一本「前任攻略」,前任的「旧账」,应当理也必须理。

走马上任一方的官员,最怕遇到的情况是前任拍屁股走人,身后却甩了个「烂摊子」。以前或许还可以逃避,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政府要信守承诺,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前任的这本旧账该怎么念?

赖账怪在谁头上?

前任埋的「坑」,后任得填上,其中最大的坑,就是烂尾工程。这个「坑」不填,容易形成更大的「坑」。

一些新官采取的方式简单粗暴:置之不理。

但是,后续处置不力,会造成资源持续闲置浪费,债务负担沉重难消,积累社会矛盾。如太原市委原书记申维辰当年要在龙潭片区建「新地标」,2014 年申维辰落马后,部分项目烂尾至今,群众频繁投诉,但因为牵扯的资金过大,至今尚未得到圆满处理。

对于前任留下来的与投资商签订的各种协议、承诺,拖欠的工程款等「旧账」,有的继任者采取概不负责、能推则推、能拖则拖的办法,被批公然「赖账」。2017 年 4 月,《法制日报》报道,河南省林州市市民王某在与镇政府的拆迁补偿纠纷中胜诉,但就是始终没能拿到补偿款,一拖就是好几年。前任都拍屁股走人了,他找到继任镇领导,对方却黑着脸说:「又不是我欠你的,谁让你拆的,你就去找谁。」无奈之下,王某再度诉诸法律,最后,经林州市人民法院主持调解,镇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与王某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王某的遭遇不是个例。

近日,京东董事局主席刘强东在参加全国政协工商联小组讨论时,提到了京东投资所在的一个地区因为换了区长,前任区长承诺的道路拓宽项目落空了,尽管他们的投资已经到位。在试图和新任区长沟通时,对方并不买账,并让他们「去找上面,找副省长、省长去」。而这种尴尬的境遇,在过去 10 年间,京东曾遭遇过不止一次,「几乎每年都要遇到『新官不理旧账』的问题。」

作为一名白手起家的商人,深谙政府行政力量对投资积极性的影响,刘强东说,如果能遏制「新官不理旧账」,效果不亚于反腐,去年上半年下降的民间投资也会由此而提升投资积极性。

2016 年 11 月,《人民日报》一篇「『官员失信』案频发为哪般」文章显示,全国法院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中,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失信案超过 1100 件。在一些「官员失信」案例中,赖旧账成为主要原因。有媒体发现,这其中有不少党政机关主要领导换人,继任者都会拿出「新官不理旧账」作挡箭牌。

政府带头违背契约精神,对于整个社会诚信、公平正义的构建,本来已是坏样板了,新官如果再对前任的「旧账」采取消极处理手段,容易引发「二次伤害」。

契约精神应是法律约束

继任者有责任处置遗留问题,但是如何处理,是一个难题。

「即使前任官员不落马,很多继任者上台后也更愿意启动新项目。更别说前任有污点,为了避嫌,就更没有动力去解决遗留工程。」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称。

「但是很多工程由于前期投资巨大,完全回避显然不现实。」一名研究地方治理与政社关系的学者称,因此,「如何对待前任落马官员的遗留工程,非常考验现任政府的智慧。」

在媒体梳理的 11 个典型落马官员的遗留项目中,5 个重启或重建完成,5 个处于烂尾状态,1 个被彻底搁置。但无论重启还是烂尾,对继任者而言,都需付出巨大代价。例如淮南神州欢乐园项目,当地知情人透露,2015 年,有一些企业对继续投资开发表示出兴趣,当地政府也积极接洽,「但是重启的可能性不大,涉及非法用地,要将其改为合法用地非常困难。」

「贪官下台,民生工程不能烂尾。应该用科学再用的方式,实现对腐败官员治下工程的有效『止损』,这也是我们在反腐倡廉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叫停贪官工程看似和贪官划清界限,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奢侈浪费,同样是一种权力滥用和责任缺失。」辽宁省委宣传部外宣综合处原处长武雪梅撰文称,对有利于民生和城市建设的遗留工程应该「善待」,主政官员落马之后,不能简单一停了之。

遗留工程中的民生工程,也相对容易「复活」。比如当年南京的麒麟有轨电车项目,作为一种环保节能的公共交通工具,也颇受当地居民拥护。然而,距有轨电车开工建设仅 8 个月,季建业落马。之后,项目一度陷入停滞。最新的消息是,南京有轨电车项目「重生」,已完成电通和热滑试验,最快有望在今年 8 月通车。

类似的案例还有广东珠海有轨电车项目,时任珠海市委书记李嘉对推进该项目很积极,李落马之后,项目一度搁浅。2016 年 1 月,在珠海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时任市长江凌表态称,有轨电车未能如期通车,市政府承担主要责任。正是在现任官员的支持下,珠海有轨电车于 2017 年 6 月开通试运营。

根据市场经济法律,与企业签订合同的主体是政府,一把手落马,但政府并不会改变,法律主体责任仍然存在,因此,包括政府在内的双方都应该按照合同办事,未履行合同的政府和行政机关应承担行政责任、法律责任。

算清「旧账」应亦责亦功

要让新官理「旧账」,先得把「旧账」算清。对前任实行「终身问责制」,对那些因好大喜功而导致欠账,未还清债务就「拍屁股走人」的官员要进行追债问责。如此,倒逼前任落实好任期内工作,健全「交接机制」,才能保持工作的延续性。

有的地方对前任进行了硬性要求,如安徽、四川等多省要求,贫困县不摘帽,党政正职等原则上不调离或换岗。如此,领导干部能沉下心来工作,确保贫困县如期脱贫。

其次,新官如何理「旧账」要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中山大学党史党建研究所所长郭文亮建议,继任官员应先对项目进行评估,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处置方法。

他分析,遗留问题一般分为几类情况:项目本身合法合规,继任者应继续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可能不太合理,但前期已投入大量资金,再停就是更大的浪费,这种项目也应推进;项目存在腐败行为,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然后重新规划与设计,使其物尽其用;项目一开始就完全没必要推动的,比如一些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应果断停掉。

只有前任和新官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让「旧账」不至于陷入恶性循环。要将「新官理旧账」纳入具体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形成评价考核导向,既鼓励履新干部大胆创新,又提醒履新干部维护政府诚信,接过发展的「接力棒」,使新任上任、旧账新主实现无缝隙对接。

企业因政府失信造成的损失应该有补偿。如益阳的「香港城」烂尾项目就正在和政府协商解决。该项目被当地官员形容为「烫手山芋」,知情人士称:「主要是益阳中南公司此前曾为政府垫付拆迁款,提出的垫付金额数字较大,审计部门不认可。」但至少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寻求解决办法,公司高管也没有跑路,还在想着如何盘活。

当然,良好的法治环境是企业充分施展拳脚、专心谋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帮助企业化解风险、渡过难关的同时,也应严防党政干部干预司法插手案件。

正是在现任官员的支持下,珠海有轨电车于 2017 年 6 月开通试运营。


作者 司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