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点赞」过的干部

从焦裕禄以及这些年习近平「点赞」过的干部身上,能大致勾勒出,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什么样的干部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凡提必竞」可能导致一些干部把心思都放在迎考上,干得好不好没关系,只要考得好就行了,导致「考试导向」冲击「干事导向」。
习近平明确要求:「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3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参观焦裕禄纪念馆时回忆的几个细节,恰与学习焦裕禄的几次高潮相关。
1966 年,正上初一的习近平第一次知道焦裕禄,听了其事迹后「深感震撼。」当时,焦裕禄离世已 2 年,通过媒体报道,一跃成为「县委书记的榜样」,全国掀起弘扬其精神的第一次高潮。毛泽东两次接见焦裕禄的儿女。
1990 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填词一首《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此时,全国又一次大规模弘扬焦裕禄精神,已经退休的邓小平为《焦裕禄》题写书名。
随着习近平对焦裕禄的「点赞」,已经有媒体分析称第三轮学习焦裕禄的高潮即将到来。而 3 月底,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发通知,要求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
其实,从焦裕禄以及这些年习近平「点赞」过的干部身上,能大致勾勒出,什么样的人,才是习近平心中的「好干部」,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什么样的干部将承担更大的责任。
怎么「点赞」干部?
从见诸于媒体的公开资料来看,近年来,习近平「点赞」过的干部大概有 20 名左右。
这些官员既有基层村官,比如烟台垆上村大学生村官张广秀,也有地方一把手,比如原唿和浩特市委书记牛玉儒;既有当代干部,也有古代官员,比如范仲淹、于谦、郑板桥等。
对于不同干部,习近平「点赞」的方式不尽相同。最常见的方式是如焦裕禄这样,号召、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学习。这些干部的精神或者先进事迹此前已经挖掘相当充分。
此次兰考之行,习近平就明确要求:「要见贤思齐,组织党员、干部把焦裕禄精神作为一面镜子来好好照一照自己,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而此前,习近平还曾要求「党员干部特别是组织部门的同志都要向王彦生同志学习,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示新时期共产党人的精神风貌」、「要向李林森同志学习,以李林森同志为榜样,争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
2007 年,习近平任上海市委书记时,要求「学习邓平寿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境界,激励全市人民,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除了号召之外,习近平也曾通过批示或者回信来「点赞」干部。
2011 年初,张广秀为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尽心竭力,患上白血病后仍为工作奔忙的事迹经报道后,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就批示称,张广秀的事迹很朴实、很感人……要注意总结宣传张广秀同志这样的先进典型。
今年,张广秀病情康复良好、重返工作岗位,习近平获悉后回信称,对此感到欣慰和高兴,再次「点赞」。
2009 年,原山东寿光县委书记王伯祥将《大地为鉴》——一本记录了他任县委书记 5 年半历程的书——寄给了习近平。在海量的群众来信中,习近平将此信挑选出来「点赞」,回复称「看后感到很高兴很欣慰,也很受教育」。
是年底,王伯祥事迹报告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各地开始学习。
对于与自己共事过的同事,习近平也不吝「点赞」。由于对这些干部的事迹更为了解,其「点赞」的方式通常是直接写文章怀恋。
1998 年,习近平在《忆大山》一文中,就称赞了原河北正定县文化局长贾大山的为人为官:「虽说他的淡泊名利是出了名的,可当起领导来却不含煳。上任伊始,他就下基层、访群众、查问题、定制度,几个月下来,便把原来比较混乱的文化系统整治得井井有条。」
在此之前,习近平还曾撰文纪念前正定县委副书记「吕玉兰大姐」。
习近平在正定工作期间,吕玉兰一直担任县委副书记。1993 年,吕玉兰不幸逝世,当时习近平已调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未能参加玉兰的告别、追悼仪式。在她逝世一年后,习近平专门写了文章《高风亮节、一代楷模》,怀念称「知道玉兰同志病魔缠身,去年春天我因公到石家庄,赶忙去看望她。见她虽未康复,但精神尚好,也就放心了许多。谁知病魔无情,当我从北方回到福州不久,就传来了她病逝的噩耗。我为玉兰同志英年早逝而感到深切地悲痛」,
「有幸和她一起共事,耳闻目睹了她的高风亮节、公仆风范,对她更加敬佩和尊重」,「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同志姐弟情谊」。「她的品德和风范,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
实干、实绩、廉洁
不同干部,习近平「点赞」之处也各不相同。
2006 年,在《要善于学典型》一文中,习近平提到多个典型:「学习郑九万,就要学习他『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为民情怀。」
不过总体来看,这些干部虽大多级别不高,却都具备实干、实绩、廉洁的特点。
在一线实干,耐得住寂寞,一步一个脚印,是这些被「点赞」干部的共同之处。
习近平曾提出,干部不能仅仅是一个老黄牛,也不能只是一个空谈家,而要把远大目标和务实工作结合起来,既有老黄牛的品格,又有千里马的气势,既是一个有胆有识的战略家,又是一个脚踏实地的实干家。要坚决改掉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唱高调、尚空谈等假大空恶习。
1999 年,习近平任福建省长伊始,组建省政府顾问团时,就对徒有其名的专家不感兴趣,更喜欢找活跃在一线、敢想能做的「少壮派」。
原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益生说,「他在原有名单上换掉一些很有名的专家,亲自点名要一个不知名的李非参加。」李非当时 38 岁,是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教授,对「对台贸易」颇有研究。李非自己也不清楚为何会被选中,与习近平先前没有什么交往。
这些干部在一线实干的成绩,均没有形式主义,经得起检验。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曾说,「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应该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对于此类干部,如原浙江省农办副主任顾益康,习近平就赞为「省级农民」。
从顾益康的经历来看,在浙江农村改革开放数十年的历程中,几乎每一项政策后面几乎都有他的身影。他的观点往往影响着改革的方向,最后成为历史的选择。
2000 年,顾益康提出把减免农业税费作为普惠性的扶贫政策建议,并向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进言。面对上级有关部门的阻力,他进言称:「严格地说,所有的改革都是对旧体制、旧政策、旧法规的突破,在一定时间上都是违法的……不冲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政策法规,叫什么改革?」
「老顾说得有道理!」时任省委书记的张德江称许道,「免除数千年的皇粮国税,让农民享受实惠,这是真正的执政为民!」
清正廉洁,经得起考验,也是这些被「点赞」干部的共同之处。
今年 1 月,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期间,看望了牛玉儒的家属。他表示,先进模范不能忘记,牛玉儒同志是新时期广大党员干部的楷模。我们党之所以赢得人民拥护,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牛玉儒这样的同志。
早在 2006 年,在一篇文章中,习近平就提到「学习牛玉儒,就要学习他廉洁奉公、清正无私的革命本色。」
作者 尤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