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家风底蕴 助力廉政建设

作者
作者

截至 2021 年底,共接待参观单位 418 家、483 批次,累计接待参观者 22493 人次,集体参观预约已排到今年 6 月,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表现形式最完备的家风家教主题展馆,天府家风馆自 2021 年 7 月正式开馆以来人气持续走高。

伴随天府家风馆正式开馆举办的全国「好风传家」研讨会,形成优秀论文集 100 篇,来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全国妇联的相关同志,全国各地党政机关、高校院所的论文作者代表共 100 余人同台交流,共襄盛举。

从 2016 年四川省纪委牵头举办「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到汇聚全省廉洁文化资源,分批次培育命名 32 个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形成「两核两类三十二集群」廉洁文化传播格局,「天府家风」不仅是四川诞生的又一张「文化名片」,更日益成为涵养清朗党风政风的土壤和养料。

2021 年 12 月,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决定》,明确将深入开展「传家风、立家规、树新风」活动作为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政治生态的着力点之一。四川省纪委监委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式,把家风建设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

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传承红色家风

2021 年,全省抢抓党史学习教育和建党 100 周年契机,将带头传承中华民族优良家风和共产党人红色家风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当前,四川已经建成天府家风馆和四川省法纪教育基地两个一正一反核心基地,建成国企「清风堂」、在建教育系统廉洁文化教育基地两个分类专题基地。同时汇聚全省廉洁文化资源,分批次培育命名 32 个四川省廉洁文化基地,其中包括小平故里、朱德纪念馆等名人故居,由此形成「两核两类三十二集群」廉洁文化传播格局。

2021 年 2 月下旬,位于南充市西充县的张澜故里数万株梅花盛开,每天上万名远近游客闻香而来。沿着蜿蜒的游步道前行,一座上书「家风馆」的院落格外引人注目。大门两侧一副金字对联映入眼帘——传先贤家风应视国事如家事 承红色血脉当以民心为己心。2020 年落成的「西充家风馆」,内容涵盖中国传统的家风家训、共产党人家风传承以及西充传统家风文化,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营造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

在广安,「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已成为知名的红色旅游品牌。2021 年,华蓥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提炼开国中将毕占云和上川东地工委禄市特支革命英烈的廉洁家风故事和家风家训,在「毕占云将军生平展陈馆」和「上川东地工委禄市特支纪念展陈馆」精心打造廉政家风展区。目前已吸引重庆及广安等周边地区 15 万余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参观。

全省党员干部通过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不忘初心、对党忠诚的精神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念,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质。

发挥监督警示作用,筑牢家庭防线

2020 年,原四川省铁路产业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勇与其胞弟凉山州宁南县委原书记郭均共同敛财、双双落马。

「不重视家风建设,对子女失管失教,生活腐化堕落……」2021 年 2 月,四川省纪委监委在对郭勇的「双开」通报中这样表述。

郭氏兄弟案是四川省纪委监委查办的又一起领导干部家风不正、纵容默许家属利用职权影响力牟取私利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件。

典型案件反映出的问题关键,在于引导领导干部家属正确看待配偶、子女、父母手中的权力,时刻保持警觉,对家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帮助其祛除杂念、悬崖勒马,在家庭内部形成互相提醒和被提醒的关系。

 2021 年 7 月 26 日,位于四川成都市新都区的「天府家风馆」正式开馆。

四川省纪委监委将家风建设纳入干部日常教育重要内容,联合省直机关工委、省妇联等单位,在领导干部家庭中开展「树清廉家风·建最美家庭」等活动。同时,聚焦领导干部及其家属、亲属、身边工作人员,注重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经常教育提醒,督促领导干部带头抓好家风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宜宾高县已连续 4 年举办「家庭助廉」活动,邀请县、科级领导干部家属参加,通过召开座谈会、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洁教育基地、签订助廉承诺书等方式,让干部家属感受家庭助廉的深远意义,自觉当好「廉内助」「贤内助」,主动把好家风门风,筑牢家庭防线。

2021 年,雅安市天全、汉源、石棉等多个县开始探索加强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监督工作。以天全县为例,该县从乡镇、部门科级领导干部家庭中征集了 10 个家庭作为试点,签订了《家庭助贤承诺书》。这些家庭来自乡镇、部门、企事业单位,涵盖医生、教师、公安等。试点工作聚焦构建和谐稳定家庭关系、营造崇严尚实家庭教育、加强廉洁齐家家风建设三个方面,细化成九项具体工作任务,旨在强化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教育监督管理。

常态化开展家庭助廉教育,让家风建设发挥涵养政德、拒腐防变、防止特权思想的重要警醒和教育意义,已成为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

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涵养社风民风

「事父尽孝敬,事君贵端贞。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冬日的清晨,射洪市一小的学生正在朗读《诗廉家风》乡土教材。射洪市纪委监委深入挖掘本地历史名人家风家训内涵、故事,编撰《诗廉家风》,收录了「四知先生」「中国古代经典家风家训」「爱菜说」「勤廉杨最」等 6 篇家风家训小故事,纳入中小学生品德教育内容。

一个家庭的好家风能带动一片邻里的好风尚。近年来,绵竹市纪委监委充分依托清廉村居建设,围绕「孝爱亲和廉」等方面,面向广大家庭征集好家风好家训,积极打造家风家规示范点。目前已建成家风家规示范点 12 个、家风小院 28 个,并逐步向全市推广。

在凉山州,甘洛县纪委监委立足彝区实际,开展廉政文化进「家支」活动。通过彝族家族支系长者的宣传带动,将民俗和法纪融合起来,制定村规民约,加强廉政家风宣传教育,在彝乡逐步形成了良好新风气。

在民间智慧的创造下,家风文化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近年来,四川省鼓励各地丰富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一批贴近实际、群众叫好的家风文化主题动漫、情景剧、木偶戏等。以四川历史上着名的清官廉吏张鹏翮、纪大奎为原型的川剧《苍生在上》《草鞋县令》等,在全国巡回展演 300 余场次。其中,《草鞋县令》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百年百部」创作计划,并赴中央党校专场演出。

此外,四川全面梳理本土历史名人以及相关典籍中的优良家风,整合各地档案馆、史志办、博展览馆等内容资源,编印出版《天府家训》《天府家风》《巴山皓月·蜀水清风》《廉说三国》等反映本地家风文化的作品 30 余部。组织开展「廉洁四川·你我同行」微视频征集活动,开展「金沙杯」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面向全国共征集包含优秀家风文化主题在内的视频、剧本等近 1200 部。

下一步,四川还将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式,构建家风建设融入机制、监督机制、教育机制、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好家风建设在作风涵养、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助推器作用。


作者 夏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