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末日」

作者
作者

  关于世界末日的各种预言,历史不可谓不悠久,种类不可谓不繁多。
  公元1世纪,耶稣说,“我老实向你说,这儿有一些站立的东西,应该没有体验到死亡的滋味,直到它们看到来自那个王国的‘圣子’。”这条语录被解释为,末日审判会发生于一生的任何时候。
  《启示录》也大胆地预测一个即将到来的最后审判日的日期:“哦,我很快就会来了,我的报答就是根据他的工作把我赏给每一个人。”这些言论在接下来两千多年的宗教崇拜中,一直支撑着基督教至高无上的权威。
  公元970年,洛塔林王朝的某些教徒在第一个新千年到来前夕,散布世界末日的言论,从此,每到一个新旧千年“交接”,总伴随末日预言。
  科技发展了,世界末日言论也要“与时俱进”。末日预言渐渐不再来自宗教,而是哈雷彗星的“天启恐慌”、核武器、外星人入侵、异形……
  2010年,霍金在一次访谈中说,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把手表当鸡蛋煮的牛顿也曾认为,世界末日将发生在2000年,事实证明,“牛顿也有错的时候”。最雷人的世界末日预言,或许是19世纪初一只母鸡“有话要说”,生活在英国利兹的这只英雄母鸡,生下一颗鸡蛋,鸡蛋上写着:“救世主要回来了!”整座城市因此陷入恐慌,连教廷都出动,研究这只母鸡。经过一番折腾,才真相大白——母鸡的女主人恶搞,目的是发泄她对工业污染的强烈愤懑。
  有趣的是,形形色色的末日预言都来自西方文化,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几乎都找不到人们对于“末日”的忧惧。
  在基督教统治西方的两千多年中,末日言论主要来自教廷,这不难理解,因为地狱,因为救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或将人们从宗教的迷思中松绑,但随之又进入了工业和科技时代。
  相比西方的线性历史,中國几千年来,农耕文明占主导,既没有宗教的强行干预,也没有类似文艺复兴、这样的巨大冲击。农耕文明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所演绎的是四季循环的规律,从春到夏到秋到冬再到春,实际上是一个圆。一个圆,怎么会有断点呢?


作者 寇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