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一:打好主动仗

作者
作者

「现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进行到打攻坚战、持久战的阶段,就要在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反腐败占据优势地位的基础上,更有目标、更有组织、更有章法、更可持续地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2023 年 6 月 30 日,省纪委监委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2 周年大会,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廖建宇在会上为委机关党员干部作了一场打好反腐败斗争主动仗的专题报告。

此次报告既深刻阐明了打好主动仗的现实背景和必备条件,又指明了方向路径和推进策略,为四川在反腐败斗争中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提供了有力指导。

党的二十大报告发出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的动员令,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就此作出重要部署。号令长吹、令出惟行。在省纪委监委的示范引领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更加牢固树立「把握主动意识」,切实以政治主动、系统思维、精准理念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各项工作更有目标、更有组织、更有章法、更可持续,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

打好主动仗,首先要解决的是「往哪里打、打什么」的战略问题。对此,四川坚持对标对表,将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明确的重点领域、重点对象、重点问题,作为全系统的主攻方向。

深化整治国有企业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是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明确要求。以该领域为例,四川明确将办案优势兵力向国企领域聚焦,查处蜀道集团原董事长唐勇、四川能投集团原总经理张志远等一批典型案件。

与此同时,2023 年 2 月和 5 月,省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廉洁四川」先后两次累计公开通报 17 起国资国企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涉及违规决策、行贿受贿、关联交易、设租寻租、套取挪用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释放出强力推进国企反腐的强烈信号。

在对标对表的基础上,四川还结合地方工作实际和政治生态状况,持续找准发力「小切口」,让办案方向更加聚焦。立足四川人口大省的实际,为更好发挥就业补贴的托底和支撑作用,聚焦就业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设置和管理退出等 4 个方面,省纪委监委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部署开展低收入人群就业补贴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斩断截留挪用、虚报冒领就业补贴的「黑手」,让党的惠民政策更好惠及群众。

解决「往哪里打、打什么」的战略问题后,四川又不断探索总结「怎么打、如何打好」的战术方法。在以查办案件贯穿联通「三不腐」一体推进理念指引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整合多方力量,采取「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以及加强与巡察、审计、统计等多部门联动协作等方式,强化联合攻坚,不断突破办案难点。另一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查处具体的人和事,而是通过办案,为警示、整改、治理打开通道、找准病灶、创造条件,不断取得净化政治生态、提升治理效能的整体效应。

在立案查处巴中市市政园林路灯管理处原处长汪某后,受指定管辖该案的恩阳区纪委监委从中敏锐发现,该领域「一把手」作案的特征较为突出,随即恩阳区调整办案思路,加强由人及事核查,累计查处园林绿化领域系统违纪违法人员 8 名,将「土豆案」办成了「葡萄案」。与此同时,深刻剖析该领域存在的搞利益捆绑、变相捞钱等四大类作案手法,以及制度形同虚设、不良作风泛滥等行业弊病,这又为后续治理找准方向。

查处一案更要治理一域。在前述工作基础上,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运用前期案件查办获得的宝贵成果,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思维,精准找到警示、整改、治理的点位,将办案的治理效应持续释放。

「细化 34 项工作任务,开展党建引领等『三大提升行动』、整治滥发津补贴等『四项专项整治』以及参观一次警示教育基地等『五个一警示教育』活动。」这是省纪委监委在全省国资国企系统部署开展以案促改的部分举措。这些措施的推出既源自前期对某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与商人合谋侵吞国有资产案的深度剖析,更综合考虑了监督检查、巡视巡察、信访反映、日常调研等方面获悉的情况,是对全省国资国企系统共性短板的系统诊断。

巴中市恩阳区纪检监察干部实地核查园林绿化项目竣工验收情况。

在强有力的以案促改工作下,该项治理已取得警示教育 85 万余人次,修改完善制度 2.9 万余项,查办案件 1979 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 20.02 亿元的系统性治理效果,其后续以案促改成效正持续转化为护航全省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动能。


作者 本刊全媒体报道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