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发再遇见

作者
作者

「StudioHVN」工作室名称是国际设计师 Henny van Nistelrooy 的名称缩写,2012 年入驻中国。Henny van Nistelrooy 选择来到中国发展自己的事业得益于 2011 年到中国的第一次旅行,他被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深深吸引,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旅行也为当年在意大利米兰国际家具展,他受邀参加由 Ca'laghetto 主办,现瑞士巴塞尔项目空间 Depot Basel 艺术总监 Matylda 共同策划的一个项目「The Front Room」提供了灵感,创作了独特的分隔屏幕系列「Shelter」。

「中国最吸引我的就是其深厚的历史以及自然景观。他们是广阔且多样化的,所以我总是能在其中发现新鲜事物。另外我的爱好是公路自行车,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组合。因为它让我可以去不同的目的地,看到新的风景。」来中国旅行成了特别的缘分,他于 2012 年决定正式将工作室 StudioHVN 迁到中国北京。

「StudioHVN」致力于将本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并为人们贡献积极影响。每一个由工作室设计的项目都是以优雅、效率和技艺所成就的极致概念的设计成果。

2017 年 Henny van Nistelrooy 受艺术地毯品牌 TAN 毯言织造的邀请,为其设计了一组「蚀」系列艺术地毯,并通过此次成功的合作,遇到了事业上新的合伙人,也就是毯言织造的创始人张启。

基于相同的设计理念及价值观,2018 年通过与张启的联合,StudioHVN 重新起航,发布了中文名称「罗德岛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了原创家居定制品牌「Noord」 。

再出发后,「StudioHVN」工作室作品颇多,近期完成了两个代表性项目:长征空间和颐堤港共享空间。

长征空间是 StudioHVN 正值 2020 北京画廊周开幕之际完成的对 798 长征空间画廊的第二期升级改造,继续延续事务所在 2016 年长征空间第一期升级改造中的设计理念,在向历史建筑致敬的同时,与客户共同创建了全新的艺术空间展陈体验,并模拟了艺术品在不同环境的展陈呈现。同时 StudioHVN 设计团队依托长征作为商业艺术机构的整体业务运作方式,在适应不同类型的销售、展览和活动举办的同时,为到访者的观看动线赋予了更多的延续性与多样性。9.0 版本的长征空间已于 5 月 21 日朱昱个展「静音」的开幕正式亮相,面向公众开放。

颐堤港是一个顺应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形势、具有高实用性的项目。如今高速的工作生活节奏下,在办公场所拥有一个解压舒适的社交空间成为白领上班族日益增强的精神需求。颐堤港敏锐觉察到这一趋势,联合 StudioHVN 设计工作室,大胆创新,将颐堤港一座写字楼大堂重新定义,为白领打造一处自然绿色空间,一个有助于解压、社交、商业会面等综合型需求的共享空间。

有别于传统的商业空间,StudioHVN 设计团队设计的颐堤港一座共享空间采用大自然花园式理念,设计创造以自然光及绿植景观为中心,这一主题也通过源自植物园元素的花架和家具得以延伸,例如运用大面积南方绿色植物,以及宁静气质的植材组群式线性排列,营造出静逸内敛的空间氛围,让置身其中的人们仿佛被阳光、自然、柔和色彩环绕,整个人瞬间放松下来。

在设计中,Henny van Nistelrooy 注重将荷兰的文化融入到所设计的项目中。「我觉得很大一部分是『荷兰文化』在我们工作室的理念文化中。我们之所以如此紧密地与本土文化相连我觉得也是一种十分『荷兰』的表现。与当地相结合在我看来远比与当地文化相背离要聪明的多。基于荷兰背景的第二部分是跨界的工作模式。我在荷兰求学的时候就已经被鼓励涉及不同领域。尽管从专业来讲我们是产品设计专业,但是我们会从事所有事物的设计,从时尚饰品到建筑项目。」

如今,StudioHVN 刚经历了工作室的乔迁,正在迈向新的阶段。Hennyvan Nistelrooy 说自己最喜欢「材料陈列室」的部分。因为设计师不仅可以在这里搜寻、拼贴、组构各种材料,还能带业主来一同讨论。便利的空间可以让设计师们的灵感创意不受环境资源限限制。同时材料室每周都会进行演讲更新,提高全体员工对于材料特性的了解,丰富知识储备。


作者 悦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