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的设计之路

作者
作者
深入策略系统设计项目

我们常说「老北京」,但其实北京一点都不「老」,在北京的设计圈子,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来自天南海北,背景各异,但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北漂」设计师,正因为他们的存在,北京,这个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都正逐渐散发出它独特的时尚魅力。

Alicia Lee 「矛盾」美学

Alicia Lee 的工作室位于北京三里屯附近的一间公寓内,不大的房间充满了明亮的色彩,活泼复古的音乐有节奏地充斥在房间内,品牌的设计师李坤站在房间中央的镜子前,与她的助手们紧张地进行着试衣工作。对于北京,李坤说,杂志在这儿,明星在这儿,创意性的人才在这儿,这里是天然的文化中心。

受阻挠的求学生涯

从很小的时候,李坤就对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想要系统地学习美术,但与大多数八零后所遭遇的一样,李坤的父母对此并不支持。

「不是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么,」李坤笑道,「那个时候父母就很强烈地反对,本身学习也不差,为什么要去学画画,简直是自毁前途。」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坤只得一边自学美术,一边努力抗争,终于在高三那年,李坤从理科转入文科,正式开始系统地学习美术,但却也因为起步太晚的缘故,无缘艺术类高校。

「本科学了四年的英语,但是也一直在自己学习美术,毕业后去了莱佛士国际学院,一边做讲师助理,一边读书,学习服装设计。」

本科的英语基础给了李坤很大的优势,在莱佛士国际学院半工半读拿下学位后,她考取了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继续攻读服装设计。

步入正轨的设计事业

李坤一直认为,自己天生就是做艺术的人,从很小的时候,她就展现出极强的艺术式思维特征,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她的思维也更加发散,更加深远。艺术式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也最终促使她走上了设计师的道路。

毕业后,李坤回国开设了她的第一个设计师品牌店 WILLOW WILLOW。那时的独立设计师品牌还并没有被国内大众认可,也并不常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生存成了每一个独立设计师要思考的问题。

成立初期,为了维持运营,李坤决定品牌以高级定制为主,同时也承接了许多商业的项目。「毕竟是一个新品牌,成衣做出来大家未必会买单,而定制的话是对方有需求才会找上你,没有压货的风险。」李坤说。

那时由于在三里屯店面的优势,李坤的服装定制生意还算不错,其中不乏一些演艺明星,据李坤介绍,王珞丹是她接待的第一位艺人顾客。

「那个时候她可能刚刚演完奋斗,然后来三里屯逛街,就走到了我们店里,」李坤说,「她当时就说,她接下来要去参加釜山电影节,虽然公司那边已经为她准备了一套礼服,但我们能不能给她做出一套更好的,我们就接了这个单子。」

随着大家对原创设计师品牌认可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经纪公司找到李坤,询问是否可以合作,现在蒋欣、秦岚、林志玲等艺人,都是 Alicia Lee 的合作客户。

到了 2012 年,李坤感觉到从资金到经验,品牌的各方面都已经准备成熟,因此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舍弃以前的品牌名称,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品牌,同时,舍弃原来的大部分业务,专心设计品牌每季新品,保证品牌每一季都有一个完整的系列发布,Alicia Lee 就此诞生。

「一开始其实我还不太想把自己的名字拿来做品牌名,但是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这还真是做对了,」李坤笑道,「目前看来,大家对设计师本人还都挺感兴趣的。」

矛盾统一的设计风格

李坤的作品中总是充满了荒诞的艺术氛围,矛盾、冲突、奇妙是她擅长的艺术风格,她经常喜欢把看似不相干的两个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荒谬的戏剧感。

Alicia Lee 这一季秋冬新品的主题是「椅子博物馆」,李坤说是芝加哥艺术馆里的椅子给了她灵感。

「我很喜欢尝试挑战,尝试没有试过的东西,我很不喜欢重复,因此我们每一季都会挖一个完全不同的主题,一个崭新的主题,所以可能很多人觉得我们的风格很多变,」李坤说,「但我觉得其实并没有变,我们的核心一直是为大都市职业者服务的。」

「我希望它是符合大都市生活环境的衣服,」李坤说,「不管出现在什么场合,它都可以是很得体的,很合适的。」

现代和复古,简洁与荒诞,各种矛盾冲突,同时在李坤的作品中得到呈现,这大概也是她的作品能够一直备受青睐的原因之一吧。

术业专攻的发展策略

对于 Alicia Lee 未来的发展,李坤表示,目前品牌已经与 BNC、D2C、AnyShopStyle 等设计师集中店合作,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进行销售。

「独立的旗舰店也在计划当中,但是我们并不准备开设大量门店,」她说,「旗舰店其实也是起一个形象推广的作用,而不是希望它带来多少的销售额。对于独立设计师品牌来说,做一个全产业链已经比较吃力,很难再分出精力来打理门店。」

「我们只能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更擅长的事情上,其他的事情就交给更专业的人去做。」

除了筹备中的旗舰店,李坤现在也在与国外的一些经理人以及投资人接洽,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在国外的设计师买手店见到 Alicia Lee 的产品。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