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雷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作者
作者
安全方法王雷设计金亮

在接触王雷之前,我对他的印象仅仅局限于他演的那些角色——金亮、刘春雷、陈峰等等。因为他并不是我喜欢的男演员的类型,所以关注甚少。在国内演艺圈里,一个长相还不错的男演员可以说不计其数,但相较于演技,我只能说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我看来,王雷应该属于演技派。他并不仅仅孤立于一种角色,一类人群,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展示了他的不同面。而正是这些不同面却恰恰给与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王雷。

「金太狼」的幸福生活

一部《金太狼的幸福生活》让我们见识了王雷的另一面——一个孝顺的儿子,一个体贴的丈夫。而在朋友眼中那基本就是他的本色出演,因为私底下王雷真的会把家里、爱情、事业权衡得恰到好处。能够出演这部作品让王雷很开心,因为通过这部戏大家给了他一个亲切的称谓「国民女婿」。「大家这么定位说明我是成功的,人家愿意把你当做好男人好老公的代表。」王雷有些兴奋地说道。「我想诠释的是一个真实的完美老公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也融入了我自己的一些东西。『国民女婿』一定要处理好一家人的关系,不是一味的顺从,一定要有自我。金亮是有自我的,但他又用胸怀包容承担这些给他的问题。」其实,在剧中你总是会看到不管有什么问题金亮都会说「好好好,我去想办法」,其实他就是一个操盘手,用智慧把一家人联系在一起。

在拍《金太狼》的时候,王雷跟所有合作的演员都相处得十分愉快,像宋丹丹老师、杜源老师,而且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表演上的东西。王雷想了想,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杜源老师,他在演戏上有很多自己的方法,尤其他喜欢不按路数出牌,很多场戏他都是怎么想就怎么演,有时还『故意』使坏,看我接不接得住。记得有一场是『金亮』刚买车的戏,原本这只是一个三四秒的过场,但是导演余淳觉得还是需要表现点什么,不然显得太突兀,于是就把我、小璐、杜源三人扔在车上,让我们随意发挥。当导演说开始后,我就想笑,小璐一直不说话,我当时就觉得杜源老师肯定要『使坏』。结果他真来了,上来就指着安全带来一句,『小子,这是绑什么的?』我赶紧接『那是安全带』,然后扭头给他系上。结果这还不算完,他又开始继续编词,『我记得广州,你那个亲戚好像也有车……』我也跟着接,可剧本里根本没这些词,都是自己边演边编的。」这些看似「刁难」的演出,其实却让他们乐在其中。

在王雷看来,每一次的表演最重要的就是把人物的心里状态和情感表现出来,虽然每个人物的类型、性格有所差异,但是走进「人」的内心世界,演出「人」的真实状态,反而不会让他感觉到任何困难。

「我享受在舞台的每一个瞬间」

王雷出身中戏,这是所有演员梦寐以求的学府。其实每个考进了中戏的人,都是被明星梦召唤着,但他们很容易在这样的氛围里迷失了自己,变得躁动不安。进入中戏后,王雷仍然热爱着唱歌,但他没有忘记艺校周老师的鼓励,「你肯定能成为一个好演员。」而成为一个好演员,王雷知道,除了努力,别无他途。他也一直坚持着每天出晨功,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经过六年的表演学习之后,他确定了自己的方向,立志要当一名话剧演员。因为他越来越迷恋站在舞台上的那种成就感,享受在舞台上的每一个瞬间。

大三那年,王雷去北京人艺看了一场人艺着名导演任鸣执导的话剧《足球俱乐部》。王雷被人艺演员们精湛的表演所折服,同时他也被人艺的环境深深吸引了。因为这里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表演艺术大师,在他眼中人艺就是一座神圣的殿堂。就连人艺门口那块写着剧院名称的石头,都仿佛有着艺术的灵魂。「那时我就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够成为人艺的一名演员该多好啊。可是,这实在太难了。」在王雷心中,这几乎是一个近似于白日梦的奢望。

可是天赐机缘,临近毕业时,中戏请了人艺的导演任鸣来给王雷所在的班排练毕业大戏《楼梯的故事》。这是一部着名的西班牙话剧,被称为「西班牙的茶馆」。王雷被选定扮演戏中的男一号费尔南多,从 20 岁一直演到 80 岁。演出当天,王雷扮演的费尔南多得到了专程前来观看的人艺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这次成功的演绎为王雷迈向人艺之门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跑龙套跑进了人艺

2004 年 3 月,人艺为即将毕业的中戏学生们举行了一场考试。等待中,王雷接到了任导的一个电话,他说人艺正在排演法国品特的作品《情人》,其中有一个跑龙套的角色,问他愿不愿意出演,王雷二话没说就答应了。「那时我根本没有考虑角色是什么样子,台词有多少,我就想抓住这个机会,因为那真的很难得。」

不过当他拿到剧本后,从前往后,又从后往前,翻了好几遍,根本没有找到他要扮演的角色的台词。「当时我怀疑是不是印错了?最后总算在一个不起眼的夹缝里找到了。」原来,他演的人物是个送奶工,在剧中只有四句台词:「要鲜奶油吗?」「来一罐吧,稠极了。」「来一罐吧,隔壁欧文太太要三罐呢。」「来一罐吧!」然后,他就被主人的「咣当」一声关门声赶下了台。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因为戏份太少,任鸣导演甚至没有给他排戏。王雷就自己设计动作,设计人物表情。结果,这个出场不到几分钟的角色,却被王雷给演出了彩儿。在连续 30 多场演出中,每到这里,观众必会哄堂大笑。而正是因为这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四句台词,让王雷被人艺相中,当即决定录取他,这让王雷激动万分,他说那时觉得东棉花胡同都宽了。当王雷怀着朝圣般的心情走进人艺大门时,他在门口那块他所敬仰的石头前用手机给自己留了一张影,这是他另一个开始的见证。

「话剧是我演员生涯的重中之重」

在演员这条路上,王雷一直都是清醒的,他说没有一个演员是不想成名的,他也想,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方向。「我不想昙花一现,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表演艺术家。我觉得我是打性格牌的演员,我要塑造角色,而不是演什么都一个劲儿。你会慢慢发现,我塑造的角色反差都非常大。」

上学时,王雷从不会利用学习时间去拍戏,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一定要练好基本功。所以只要导演来选人他就躲出去。因为他觉得在中戏学习,这辈子就四年,而拍戏是可以拍一辈子的。

在与王雷的接触中,你不会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任何娱乐圈的气息,内心波澜万千,嘴上不掺一丝虚假。除了作品,你几乎不会在任何声色犬马的名利场里见到他。他也从不把自己摆在哪个高度,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俯瞰。他平平淡淡,低调,不张扬。

从进入中戏到一路走到今天,王雷把自己的事业分成了几个阶段:「第一是在中戏的四年,我踏踏实实的学习,从没有出去接过戏,因为我在为以后的人生做着准备;第二是毕业之后去了人艺,我又演了好几年的话剧,跑龙套,演配角,台词少,但是这对我来说却是很重要的积累。我觉得与其刻意的做太多打算,倒不如踏实稳步的工作,一定会有收获的。其实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它的重点。」

王雷说希望自己做个能跑马拉松的演员,不是昙花一现,红一阵就没了影儿,而是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我热爱这个舞台,因为正是舞台给了我很多养分。这几年我不断地拍戏,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离开舞台。只要人艺需要我,我随时都会回去,因为那里才是我最大的舞台。」


作者 郭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