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北京给北京的时尚礼物

作者
作者
专业创新技术探索研究

在「时尚北京 Explore the Fashion BEIJING」的主题驱动下,北服时尚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时尚传播方向)、广告学专业、摄影专业、表演专业(服装表演方向/广告传播方向/时尚编导方向)的 173 位毕业生,对学习生活之地的首都北京进行深度洞察,从城市时尚力视角探索时尚北京的差异、特色和竞争力,以问题导向思考与创想「如何让北京更时尚?」

他们以北京为心脏,用思考为首都唿吸;以北京为大脑,用创意为首都希冀;以北京为「爱人」,用心心念念为首都注入独一份的情感。他们用 149 组作品完成了与北京的激情碰撞—用专业与严谨活化了璀璨厚重的古都文化,用脚步与汗水体验了遍布大街小巷的京味文化,用意志与态度讲述了赓续信念与使命的红色文化,用创意与技术展示了推动社会进步与美好生活的创新文化。这些以「时尚」为关键词的城市发展策划、市情民意研究报告、民俗影像图册、非遗传承记录、文创设计作品、交互设计应用、绿色北京创意、城市睡眠行为艺术等等,他们称之为「给北京的时尚礼物」,以毕业展、毕业秀、毕业大戏的形式全景展示。诚然,这些礼物尚不够精致成熟,还有许多稚嫩粗疏之处,但它们却像一封封情真意切的表白「情书」,表达了 173 位即将奔赴五湖四海的「北京爱人」,协力完成的一部根植「土壤」「翻转」「京潮」「印象」「迭变」的北京时尚传记,让世界看到北京的时尚肖像、读到北京的时尚故事,领略北京的时尚魔力,也共同期待北京更加时尚的未来。

传播学专业(时尚传播方向)

北京服装学院是中国首个创办时尚传播本科专业的高校,传播学专业(时尚传播方向)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立足北京服装学院时尚高校办学定位,本专业将传播学、传播媒介、公共关系、传播推广,与时尚文化、时尚经济、时尚产业、时尚创新交叉整合,开创性构建了时尚传播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模式,与新文科建设理念高度契合。从时尚传播驱动文化传承创新、赋能产业升级、推进可持续与时尚消费等建构专业核心价值。

2023 届传播学(时尚传播)毕业设计由 9 位导师指导 27 位毕业生,推出 25 组作品,从不同视角展现了灵动的北京、厚重的北京、庄严的北京、热闹的北京、美味的北京、跃动的北京、烟火气的北京、有情绪的北京、时尚的北京……

他们记录北京的城市样貌,描摹这座城市的色彩、情绪和纹样肌理;他们探访老北京的传统文化和非遗精华,用年轻人喜爱的方式去再传播、再表达;他们深入北京的人文地标,从名人故居到博物馆、书店,展示北京的文化新魅力;他们热爱这座城市里的人,无论是时尚男女还是热情讲规矩的朝阳大妈;他们身处这座时尚之城,从三里屯到北京电影节,体验城市的勃勃生机;他们换个视角看待「美食荒漠」,为北京美食找到另一种打开方式;他们敏锐感受城市跃动的脉搏和平凡的烟火,去呈现城市中人们向往绿色、自然和舒展的生活方式。他们用「00 后」的视角,关注时代语境,解读北京文化,展现北京时代新风貌。

广告学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广告学专业是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成立于 2002 年。本专业以「知品牌懂时尚,让创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理念,定位于时尚广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精专业的 T 型人才,崇尚艺术、时尚与智能三位一体的广告传播,奉行竞赛质检、产教协同的教学理念,构建了自主内驱、追求卓越的育人模式,立足首都、胸怀全国、面向世界。

2023 届广告学毕业设计由 7 位导师带领 58 位毕业生,推出 42 组毕业设计作品。他们用五感六识、八方来朝、寰宇内外、往古来今、民族互鉴、和合共生、青春元力、个性表达……解读时尚北京的多元之美。

红墙绿瓦琉璃顶,古都北京的厚重之上,有创新北京的轻盈灵动;色声香味触法间,烟火北京的市井巷里,有遗世独立的一缕艺魂;金木土石声光电,狂飙北京的突进之间,有人文北京的一抹关爱;眼耳口鼻舌身意,消费北京的陆离之中,有超越自我的人格坚守;低碳减排可持续,绿色北京的包容之下,有留白未来的一片长远。同学们以我思我行、我痴我爱,展现着他们对时尚北京的多元探索和深厚情感,将北京多元共生的和谐之美呈现给世界。

摄影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摄影专业为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建立于 2004 年。依托于学校的「大时尚」和「新媒体」平台,本专业将艺术设计、服装服饰设计、广告学、传播学、表演等多学科进行整合,在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建立了独树一帜的时尚特色和艺术化培养的办学方向。

2023 届摄影专业的 22 位毕业生,在 7 位导师指导下,如破土春芽,蓬勃而出,作品风格多样,展示了创作者在各种尝试中的探索,有挫折带来的忧伤,有胜利给予的悦动,也有厚积薄发的幸福感。

毕业生在深邃的思维处,探索自我与时间、自我与世界之间弥漫的意义及无意义;在缠绕的心结里,探索自我与家人的血缘纽带;在温暖的笑容中,探索隔代亲情关系;在成长的经历中,探索女性的身体与伤痛;在时代的脉动里,探索 95 后 00 后一代的自我身份解读;在集体的历史记忆深处,探索个人与历史大事件的关联;在个人的文化基因深处,探索个人与出生地、与原生家庭的渊源;还在儒雅清幽的茶中,绚丽多彩的京剧中,花团锦簇的风筝上,古朴传神的甲骨文中,荡气回肠的古代神话中,讲述北京故事、中国故事,展示东方审美,探索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形式上,有传统风格影像,也有实验性、个人化的影像。有的使用了羊毛毡这种手工艺性质的综合材料,有的尝试了光栅打印这种古老技术,有的使用 AI 生成图像。这些带给我们关于摄影本体与媒介的新思考,关于 AI 生成作品、综合材料作品在摄影专业教学、考核与毕业创作中的比例与边界。其中的优秀作品一目了然,是那些最成体系,整体素质最高,工作量也最大的作品;是那些画面的视觉表现力与画面所表达内容之间,平衡得最好的作品;是那些既没有忘记摄影的尊严,也没忘记使影像具备观念性、文学性与创新性的作品;是那些岁月带给摄影师以冲击、以涤荡,艺术家带给岁月以凝结的图像,以锤炼的思考的作品。

表演专业

北京服装学院表演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表演专业(服装表演方向)建立于 1993 年,至今已有 30 年历史。2015 年建立表演专业(广告传播方向)、2016 年建立表演专业(服装表演与时尚编导方向),体现了本专业不断适应行业发展需求,对职业模特进行细分化、精准化培养。2023 届表演专业毕业设计包括服装表演方向和服装表演与时尚编导方向的毕业设计作品秀,以及广告传播方向的毕业大戏《梦·红楼》,用传承经典、创新未来、音舞诗画、舞台风尚,演绎时尚北京的厚重与绚烂、活力与魅力。

时尚北京,是光影穿越颐和园窗棂时的「框影于窗」,是大运河荷花在裙摆绽放的一串涟漪,是后海波光里点点闪烁的灯火,是 CBD 日夜不眠的多彩霓虹;时尚北京,是粉墨登场的京腔京韵,是古巷胡同的花鸟鱼虫,是护国寺斑斓的各色小吃,是地铁穿行间往来匆匆的步履;时尚北京,是随处盛放的月季、是校园娉婷的玉兰,是春来和煦的风、秋季明澈的月……是你、是我,包容开放、海纳百川,感知、体验,毕业生以四年的丰富与美好,共同书写时尚北京。

表演专业(服装表演方向)和表演专业(服装表演与时尚编导方向)

8 位导师指导 41 位毕业生,带来 3 个系列毕业设计作品。他们以「如何让北京更时尚?」为创作的研究方向,以「什么承载着北京的时尚魅力?」为设计的灵感来源,寻找北京本土文化与现代时尚创新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古今中外,在北京的春夏秋冬中寻找自己的乌托邦世界,在成衣中完美衍生与融合对于「时尚北京」的多重解读。或是结合浮雕拱门等建筑艺术,或是融入剪纸等非遗,或是联系花鸟鱼虫市场,或是和水墨画产生羁绊,抑或是探寻元大都遗址,追寻山水城市楼背后的故事。站在新时代的北京城下,京剧、剪纸、墨染、传统建筑、京城烟云、京城美食、京城细语、时尚风韵……挖掘时尚元素、聆听时代声音、吹响未来号角,为时尚发声!

表演专业(广告传播方向)

在 4 位导师带领下,19 位毕业生共同带来原创话剧《梦·红楼》,这是一部极具「幻想现实主义」的当代舞台作品。他们以学校「与美同行」校训为出发点,以「花神」为介质,体现了作品兼具表演美与时尚叙事的「以美为媒」的双重属性。同时,他们尝试了服装表演与戏剧影视表演的有机融合,以打造「音舞诗画」气质的舞台整体风貌为目标,将原创服装设计作品的「动态展演」植入剧中,以「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美学风格凸显人物「命运」的横截面。透过宝玉、黛玉的爱情,刺透现实的命运枷锁,在虚实交织的情节串联中,映照原着令人扼腕的命运进程。服装美是表演美的基石。特别鸣谢《梦·红楼》服装设计边云菲、石慕珂,设计顾问阿宽、麻厚浩老师。


作者 董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