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新春探寻年味京城

2023 年 12 月 22 日,第 78 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这一起源于中国的古老而又盛大的节日如今已成为全球性的文化盛事,为世界人民带去了欢乐与祝福。
在北京这座古韵悠扬、文化灿烂的城市中,春节更彰显出醇厚的味道。
大街小巷挂起红灯笼、中国结,家家户户吃饺子、贴窗花,天坛、地坛举办的各类弘扬传统文化的庆典仪式,各大商圈策划的迎春接福拥抱新气象的节庆活动……
北京的年味,是地域文化与传统习俗的交织,是古老纹样到现代设计的创新,也是新时代砥砺奋进的又一个崭新的起点。
时间镌刻崭新年轮,我们终于迎来了充满祥瑞的 2024 龙年春节。
本期让我们跟随《时尚北京》的脚步,追溯历史,感受年俗,围绕「游购娱」,多领域探寻北京的年味,感受这座古都的文化魅力与时代风采。

龙年春节话年味儿北京城里故事多
又是一年年来到,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它不仅是阖家欢聚团圆的日子,更是集中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佳节。尤其是对于老北京人来说,春节的年味儿体现在各个细节,贯穿整个正月。2024 年龙年春节更是将中华民族的图腾文化和年俗完美结合。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一种神话动物,是中华民族的标志。对于生活在皇城根儿的北京人而言,龙年春节更有说不尽的故事。
春节寻年味儿,忙碌并快乐着
按旧俗,一进腊月就忙碌着准备过春节了。正如老北京童谣所云:「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老舍笔下的《北京的春节》详细描写了老北京过年的点点滴滴。从腊八节到小年,从小年到除夕,从除夕到元宵;从衣食住行,到吃喝玩乐;从各种春节年货的采买,到春节前后的各种准备工作和礼仪风俗,老一辈北京人都是忙碌并快乐着。

在传统风俗礼仪方面,老北京人把传承千百年的春节习俗薪火相传。祭灶、扫房、做豆腐、割肉、宰年鸡、蒸馒首、吃饺子守岁、拜年等,尤其是除夕夜吃饺子和大年初一的拜年习俗,也是春节期间最热闹最有年味儿的部分。对于包饺子和吃饺子,老北京都有讲究。包饺子要有肉有菜,取「有财」的谐音。饺子还要包成元宝形,并且包进糖、铜钱、花生等,吃到糖的意味着来年生活甜蜜幸福;吃到铜钱意味着来年财源广进;吃到花生意味着来年健康长寿。剁馅则是全家轮流剁,边剁边说「剁小人」,图个喜庆辟邪。饺子一定要在子时吃(夜晚 11 点至次日凌晨 1 点),因为饺子意为「交子」,有辞旧迎新之意。


「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满街走」。自大年初一开始,春节的重头戏拜年就开始了。自大年初一开始,晚辈向长辈拜年,街坊四邻亲友之间拜年,此后还有家庭内部,街坊亲朋之间的拜年,节庆气氛可以贯穿整个正月。接着,大年初二祭财神,大年初三过「小年朝」,大年初四祭拜灶王爷等诸位居家神仙,大年初五迎来「破五」,各种风俗接踵而至,安排得满满当当。
龙年说春节,龙元素无处不在
龙年春节,龙元素自然是主题。古人认为,龙是和风化雨的主宰,还能消灾降福,因此一直是祥瑞之物。与此同时,龙作为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岁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在古代称为「春龙节」,俗称「龙抬头」,也是北京春节期间最重要的节庆之一。
在「春龙节」,民间一直有吃龙食、剪龙头等习俗。尤其是在饮食方面,各种传统食物都会在这一天被冠以「龙」主题的新名称,以讨个好彩头。比如,春饼被称为「龙鳞」,饺子被叫成「龙耳」,面条则有了「龙须」的美誉,驰名海内外的北京龙须面正是由此而得名。
与此同时,民间有「龙不抬头天不雨」的说法。每到「春龙节」,北京等很多地区的老百姓都会在龙神庙前摆供祭祀龙神,还会举行多种活动纳吉,诸如舞龙、剃龙头、戴龙尾等。而说到舞龙,北京市级非遗项目、始创于清朝康熙年间的顺义杨镇龙灯更是以技法高超闻名,「金龙盘玉柱」等招牌套路更是名扬海内外。
此外,庙会作为老北京春节期间的特色活动,也深受老百姓喜欢。而在北京众多庙会中,龙潭湖庙会则把民间艺术、宗教信仰、物资交流、文化娱乐融为一体,成为近年来最火爆的北京庙会之一。除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之外,大烤串、薯塔、龙须酥等风味小吃和特产更是让人流连忘返,成为无数人的打卡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的是不断简化的年俗,不变的是家人团聚那悠悠的乡愁和热闹红火那浓浓的年味儿。重拾记忆中的烟火气,感受正宗的北京年味儿,龙年新春,我们相约北京,不见不散。

龙腾盛世·福禄尊龙年新春的盛世之礼
以精妙设计庆贺新春,以古老非遗献礼盛世。近日,由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研发设计团队联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倾力打造的首款贺岁重器龙腾盛世·福禄尊在京发布。花丝、铸造、金箔压纹……精妙绝伦的工艺与匠心独具的创意凝聚成这件蕴含时代力量与民族文明的匠心之作。本期邀请龙腾盛世·福禄尊主创设计之一、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设计师姜悦,详谈龙年春节、古老非遗与工艺美术的深厚渊源。
龙腾盛世:传承年味 贺岁迎祥
象征着祥瑞、福泽和力量的龙年新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节日。明清时期,每逢春节紫禁城都会挂起宫灯,祈愿河清海晏,四季平安。北京的工艺美术大多来自宫廷技艺的传承。「龙腾盛世·福禄尊由清代珐琅宫灯创新设计而来。」设计师姜悦介绍道,「宫灯是春节庆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审美的集中体现。龙腾盛世·福禄尊的宫灯部分四面镶嵌四季花鸟图案,承载四季平安、福运绵长的美好祝愿。福禄尊正面装饰金龙祥云,双龙汇聚,寄寓着双龙护主、平步青云的吉祥愿景,是贺岁迎祥、献礼新春的不二选择。」

随着时代变迁,年味在变,设计也在变。工艺美术具有深厚艺术底蕴,是传承和发扬年味的重要载体。龙腾盛世·福禄尊开创性地将玺印、尊、宫灯、瑞鹿四器合一,将花丝、玉雕等技艺融合,以独特的创新理念和吉祥纹饰生动地展现出新年的欢乐与祥瑞,也让年味在技艺的代代相传中历久弥新。

「联合国大会将农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姜悦道,「一方面,设计思路更加开阔,设计师可以借助这一契机,将中国的优秀文化和技艺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潜移默化中让世界人民爱上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作为行业内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应该担负起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让非遗文化、传统工艺与时代潮流交相辉映。未来我们将推出更多兼具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与时代价值的作品,让有品质、有内涵的设计作品进入市场,让世界人民都能看到中华文明的璀璨光芒。」
千年花丝:致敬非遗 礼敬经典
龙腾盛世·福禄尊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式花丝创始人程淑美大师,中国玉石雕艺术大师、新一代袁派玉雕掌门人袁霖大师,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冯超,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总工艺师宋玉以及高级工艺美术师姜悦五位大师联袂创作而成,采用了花丝镶嵌、金箔压纹、宝石镶嵌、铸造等工艺,熠熠生辉、靓丽典雅,其中最具特色之处当属花丝镶嵌。
「采金为丝,妙手编织,嵌玉缀翠,是为一绝。」花丝镶嵌技艺作为「燕京八绝」之一,距今已有 4000 年的历史,要历经掐、填、堆、垒、编、织、攒、焊等八道工序才能制成,工艺复杂,步骤繁多。花丝经过千年传承本身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语言,将其与中国传统元素融合并适应现代审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姜悦介绍:「龙腾盛世·福禄尊鹿背的如意形装饰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程淑美按照皇家御用的标准设计制作,经过反复多次打样,最终呈现出花丝饱满清晰、造型繁缛华丽的艺术效果,展现了传统花丝的精致与典雅。」


工艺美术:面向市场 面向未来
工艺美术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重要载体。但传统的工艺美术品造价高、耗时长,不利于传播。「我们也在积极推动工艺美术面向市场,面向大众。」姜悦道,「我们秉持着对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的敬畏之心,将工艺美术与现代市场相结合,积极创新营销方式,以国礼为原型设计了多款特色印章,吸引年轻人前来打卡、集章、互动,并运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推广工艺美术,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中国传统工艺的魅力。」
工艺美术不仅要面向市场,更要面向未来。面对时髦又会玩的青年消费力量,姜悦认为:「年轻群体使消费思维产生了变化,消费者更喜欢具有实用性、独特性、趣味性又带有美好寓意的产品。近年来,我们陆续设计了一些物美价廉又带有工艺美术特色的礼品,例如去年推出的『前途似锦皂』『吉祥相伴香薰』『龙凤银瓷杯』,这些产品不仅保留了工艺美术的艺术价值与工艺价值,也紧跟潮流巧妙利用『谐音梗』为年轻人送去祝福。精致可爱的造型与吉祥真挚的祝愿让工艺美术『破圈』生长,这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龙腾盛世·福禄尊不仅是一件工艺美术作品,更是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的象征。它以新创意和新理念重塑大众对年味的想象,以文化精髓与非遗工艺传承华夏文明,以艺术性和时代性献礼盛世中国,展现了中华文脉生生不息的磅礴生命力,也是对新岁安康、盛世辉煌的美好祝愿。

程旭:老字号迎新春打造北京潮流文化的地标性品牌
从 1853 年内联升品牌开始创立,这一双一直走在时尚尖端的布鞋跨越了 170 余年,见证了历史变迁,伴随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带着传统鞋文化的火种,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迈着守正创新的步伐,来到了我们身边。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那些远在他乡的亲人、那桌丰盛精致的年夜饭……在人们的期待中,年,如约而至。尽管年年都在过,但却年复一年地期待那份刻在骨子里的仪式感。北京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旭说:「小时候一到过年,我们就去天桥看舞龙、舞狮,还有吹糖人,约上小伙伴去龙潭湖庙会,逛逛北海的九龙壁。现在比较推荐去前门,感受北京老字号的魅力。前门大街和大栅栏聚集着众多老字号,稻香村的糕点、全聚德的烤鸭、六必居的酱菜、吴裕泰的茶叶等,在春节的日子口儿都比平日里更讨人喜欢,就连一串串刚出锅的冰糖葫芦,也显得尤为喜庆红艳。新年是柔软有温度的,在这个时间段,人们可以有正当理由放松往日紧绷的神经,偶尔『放纵』一下。比如,买一个心仪已久的包犒劳自己,给爱人买一块精美手表倾诉爱意,给父母和孩子置办一套新衣服增添年味儿。CBD 商圈、双井商圈、三里屯商圈近年来新增了多家首店,徜徉其中,不仅可以买到称心如意的新年礼物,还可以打卡尝鲜多家『网红店』。」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味儿也逐渐有了变化。「胡同缺少了烟火气,年味儿不那么浓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多样化的过年迎新方式,有人听新年音乐会跨年,有人去雍和宫烧头香,各有各的过法儿。」程旭说,「现代人对年味儿的理解和使用也在发生变化。在过去,年味儿主要体现在家庭的温暖、亲朋好友的相聚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新一代成长起来,他们对年味儿的认知和期望发生了变化,更多地将之视为商业化促销活动的体现,而非纯粹的家庭文化传统。另外,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减少,人们更多地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减少了与家人朋友共度佳节的频率和时间。」

老北京有句顺口熘:「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在龙年,内联升也为大家带来了惊喜。「内联升 2024 龙年限定主要包含龙年宝宝鞋、鱼跃龙门和龙角拖鞋,针对新生宝宝、文青学子、职场女性不同需求设计的专属鞋款。千层底手工布鞋是北京代表性物产,是中国布鞋集大成者,选料考究,做工精细,体现了老北京城市文化与生活方式。不管是与内联升同年诞生的品牌李维斯、天梭或者是可口可乐、迪士尼这样的百年品牌,始终没有被年轻人所抛弃,引领着人们对于特定精神、美好价值或者生活方式的方向前进,这才是百年品牌应有的样子。回到最本源的,我们希望内联升从百年老店成为一个百年潮牌。」
年轻化已经成为品牌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内联升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程旭说:「截至目前,内联升的产品从工艺流程上进行区分的话,主要分为四类:手工布鞋、手工皮鞋、冷粘布鞋、冷粘皮鞋,鞋子也从过去单一的款式中积极寻求创新,与众多热门 IP 影视、迪士尼、愤怒的小鸟以及时尚秀场等跨境合作,在鞋面图案、花色、样式上『减龄』,添加个性化、国际时尚潮流因素。我们主要也是想在文创上做一些新的尝试,因为它既可以做辅助产品设计开发,同时也具备文化传播功能,有助于品牌的传播。目前我们在文创这块走了两条路,一条是包括故宫淘宝、大鱼海棠这种比较传统的中国风产品;另一条路就是与一些国内外市场秀场、时尚潮流的开发合作,两条路面向的人群是不一样的,我们在样式的选择上,既要体现传统文化内涵,也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利于服装搭配,展现国潮文化。可喜的是,经过上述尝试,目前内联升 40 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比已经从 70% 降到 50%,35 岁以下的消费者在持续递增,产品得到活化,品牌也更加趋向年轻化了。」



春节不仅在中国拥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而且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文化符号,它的影响力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经济、文化、教育、外交和政治。春节的国际化趋势意味着它将继续在全球范围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程旭谈道:「春节越来越多元化和国际化,随着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也在提升,对于中国非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推广有巨大的助力,对中国的服饰品牌也是巨大的机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春节期间的消费热潮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看到了春节带来的商机,纷纷推出各种针对中国游客的优惠政策和特色产品,以吸引中国游客前来旅游购物。这种经济驱动效应进一步推动了春节在全球的传播和影响。」
年货,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年货」,程旭说:「未来的春节产品不仅要体现过年氛围,更要强调主题性。设计不能『为过年而过年』,具备丰富的内涵和趣味性才能打动消费者。」
在采访的最后,程旭也送出了他对《时尚北京》杂志的新年寄语:「祝《北京时尚》杂志 2024 龙行,步步高升。」



《天之传说》数字科技重现中国传统文化
2024 年龙年春节,秉承着那些充满温馨和年味的传统习俗的同时,在大胆创新中,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为春节赋予更多元和丰富的形式,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有意义的龙年春节。
「中轴线数字文化消费综合体」项目是东城区推出的重磅文化项目,它以天坛古建筑群为依托,围绕「天文化」主题,创新科技中国风,打造天坛文化产业集群。该项目从天坛建筑文化的角度,系统解读了历代人们对天坛文化的追求与诠释,通过明清两代京城场景再现,打造天坛敬天大典等舞乐仪式的沉浸式演艺,让人们能深刻感受到时光中的北京记忆。其中由中青旅集团等企业投资、北京电影学院倾力打造的《天之传说》沉浸式体验项目,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全息影像、体感互动为代表的数字科技手段赋能文旅,通过多媒体内容制作、文化 IP 运营,数字技术研发应用的方式,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天之传说》沉浸式体验项目的灵感来源于天坛祭天仪式,用数字科技重现古老而庄重的中国传统文化。青旅天坛(北京)国际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艺涵说:「天之传说项目的主题是『数字文旅·天之传说』,希望通过数字化展示、庆典活动,将天坛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新相结合。传承古老的祭天文化,通过数字艺术等现代手段,使观众能够在欢庆春节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碰撞。同时在数字展示中项目也融入了更多北京独有的文化元素,如红灯笼、传统戏曲等,旨在体现北京深厚的地域文化特色。每一个数字化的场景都是对北京传统文化的致敬和创新。」
龙年春节已经到来,各种和「龙」相关的元素比比皆是,而龙元素也是《天之传说》项目中重要的元素之一。王艺涵介绍说:「我们通过对舞龙、龙灯等传统元素的呈现,结合数字展示和互动体验,让观众沉浸在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龙年主题中,这是对龙年独特魅力的致敬。而且我们精心设计了每个数字化场景,将传统春节元素巧妙融入现代潮流中。例如在舞台表演中,传统的舞狮和现代的数字艺术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视听盛宴。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符号,又赋予其时尚和现代感。」
针对逐渐成为市场主流消费群体的年轻消费者,《天之传说》沉浸式体验项目中也加入了许多年轻人喜爱的元素,如潮流艺术、音乐、互动体验等。王艺涵说:「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我们营造了年轻化的品牌形象,希望吸引年轻人参与。此外,在数字展示中加入了虚拟现实互动,使年轻观众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增强参与感和互动性。通过项目的呈现,我们旨在以数字艺术等现代手段传承和发展传统年味。在庆典活动中,我们不仅展示了传统的文化仪式,还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呈现古老传说和历史故事,使观众在传统年味中感受到创新和时代的脉络。」


《天之传说》沉浸式体验项目通过数字化展示天坛文化,不仅向国内观众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为国际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通过与国际接轨的数字艺术手段,在推广中国文化的同时,也赋予其更多时尚和现代的表达方式,提升了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
《时尚北京》对话青旅天坛(北京)国际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艺涵
《时尚北京》:在北京龙年春节有哪些独特的习俗和特色?哪些京城春节的特色活动和景点您比较推荐?
王艺涵:北京的龙年春节独具魅力,在北京可以体验到传统的拜年、赏灯、舞狮等习俗,还可以参与现代庆典。值得推荐的包括天坛庙会,这里传承了古老的祭天仪式,同时也举办了融合传统与现代文化的庆典活动。此外,北京的商圈如王府井、三里屯等也有别具特色的迎春庆典,如美食节、文艺演出等,呈现了现代都市春节的热闹氛围。
《时尚北京》:随着时代的发展,您认为北京的年味儿是否有所变化?
王艺涵:随着时代的进步,北京的年味儿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春节更强调家庭团聚、参加传统的庙会活动等,而如今北京的年味儿更加注重文化庆典和数字化展示。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现代的方式和手段来感受传统文化,例如数字艺术、灯光艺术、虚拟互动等元素的融入,使得春节庆典更富有现代气息。
《时尚北京》:随着春节习俗的演变,关于春节的项目近年来有哪些变化和趋势?
王艺涵:近年来,春节项目逐渐趋向多元化和数字化。传统的花灯、花市等庆典活动依然存在,但在这些传统元素之外,数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大型投影秀、虚拟现实互动等。越来越多的项目尝试结合传统和现代元素,创造更具创意和震撼力的春节庆典。
《时尚北京》:您认为,联合国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并且每年全世界约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庆祝春节,会对您所从事的行业带来哪些影响?
王艺涵:联合国将春节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是对中国文化的重要肯定,也是对春节文化全球传播的认可。这也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文旅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参与中国的文旅活动。随着全球范围内春节庆祝的增多,我们有机会扩大文化影响力,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时尚北京》:您认为,未来春节的消费趋势是怎样的?为什么?
王艺涵:未来春节的消费趋势将更加注重体验和创意。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庆祝活动的期待也逐渐升级,他们更希望通过参与创新、有趣的庆典活动来度过节日。因此,数字文旅项目将成为吸引消费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独特的体验和视觉盛宴。
《时尚北京》:请您为《时尚北京》的读者送出您的新春祝福!
王艺涵:在新的一年,祝愿《时尚北京》的读者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愿新的一年里,我们共同分享文化的美好,共同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新春快乐!



国贸商城春龙起蛰新春贺禧
作为展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国际商务交流活动的重要窗口,国贸中心见证了中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高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并成为北京繁华商业史上的重要地标,被誉为京城的「城中之城」。在历经 40 年的岁月沉淀后,今天的国贸正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近日,为恭贺龙年春节,国贸商城特别策划「春龙起蛰」公共艺术项目,将国贸锐意进取、铸就非凡的理念与中华「龙文化」多元、包容、无畏、创新的精神相融合,以丰富多元的艺术形式彰显二者相通的昂扬勃发、与时俱进的非凡气韵。
锐意进取,铸就非凡
2024 年 1 月 24 日至 2 月 25 日期间,国贸商城联合中国杰出当代艺术机构 UCCA 旗下 UCCA Lab 共同呈现为中国农历甲辰龙年贺岁迎春特别策划的「春起—国贸商城 2024 春节公共艺术项目」,希望在岁末春首这个特别的时节,通过富于中国文化与美学意蕴的当代艺术表达,传递如春的温暖、富足、活力与希冀。此次公共艺术项目致力于推动当代艺术与非遗技艺的合作,通过可持续、可参与的艺术活动,为北京开启新年新气象,打造一个连接国贸历史与未来的新春地标和文化艺术空间,诚邀公众共赏。
此次公共艺术项目以「春起」为题,其意象取自唐代画家孙位的《春龙起蛰图》,作品描绘了二龙逢春复苏、威势大展、生机勃勃的景象。主题中的每个汉字都富有一语双关的深意:「春」代表喜庆的春节,万物生发的温暖春天;「 」代表中华源远流长的「龙文化」,也直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的生肖形象;「起」象征着一年之始,振兴之势;「 」则喻指物候节律,蓄势待发之态。这四字合在一起,又成为一句吉祥福语,寓意人才如春龙一般,适逢良辰,舞动生机、大有作为。「春起」旨在将中华传统「龙文化」中的吉祥符号转化为当代美学表达,令公众于岁首新春之际,感受北京独特的人文气韵,并整体提升国贸街区的感官体验,共庆中华传统新春佳节,亦为商业经济的复苏注入勃勃生机与无限希望。


传承「龙文化」
户外篇「舞」强调龙的舞动,以及群体协作赋予其之动态。「舞」的概念源于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华人庆祝春节的习俗「舞龙」,一群人协作使龙起舞且遒劲有力;而国贸区域的经济动力正源于群策群力,「舞龙」正是对国贸强劲主体势能的具身化呈现。该篇以曲线造型语言为主,结合国贸发展史、国贸建筑形态与外观以及其商企汇聚的业态,邀请艺术家刘亚洲创作两件户外装置作品《龙行》和《龙腾》,分别将中国书法草书的生动气韵与舞龙的运动感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流动性和线条美的抽象形式;抑或是将舞龙仪式中的动态过程与吉祥的龙纹样融为一体,以颇具现代感的材质,展现了传统艺术和当代雕塑的完美结合,力量与美学的高度统一。这两件作品以充满力量与流畅线条感的造型语言,描摹昂首腾空、形趣传神的龙舞之姿,为公众展现流动的力量之美和新春祈年、心致高远的吉祥寓意。
室内篇「造」强调龙的造就、传承创新和欢聚联结。「造」的概念源于舞龙背后的功夫,即「造龙」的过程,它囊括了竹编、剪纸、布披等历史悠久的传统技艺,是一系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结晶。「造龙」这一凝聚了无数不同非遗工艺精华的过程,指向人们在国贸中心欢聚一堂、共享喜悦的联结,象征着入驻国贸中心的商业伙伴相互交织、共创卓越。该篇以交织造型语言为主,将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的龙造型与中国非遗、器物、古建筑载体等元素相结合,邀请艺术家崔小清创作《龙转有时》《龙在时空》《龙行太平》《龙驻有芯》《龙翔干坤》与《翔云镜》6 件室内装置作品,将非遗的魅力转化为当代艺术的创造力,亦展现了「龙」文化在时间维度中的传承和生命力。这些作品既在元素运用和空间位置上相互唿应,又蕴含丰富的细节与演绎变化,在国贸多元业态内的各个空间节点间建立交相辉映的视觉网络,共同营造出一幅聚合吉祥福运的图景。
活动篇「妙会游」强调贸易与精神活动的重叠,其灵感来自北京春节民俗「赶庙会」,由艺术家陈岑创作的参与式生物装置作品《生生不息》以及「春起」主题活动空间组成。该作品以中国传统神话中的青龙为灵感,将中式东方美学和环保议题融入当代公共艺术,进行实验与创新,观众可通过提供回收材料或助力「青龙」生长,参与这一可持续作品的发展过程。「春起」主题活动空间运用中式园林构景手法,渲染出寓意吉祥与团圆欢聚的多层景致,观众可于其间拍摄龙年春节全家福,体验非遗皮影技艺带来的光影互动,也可以在艺术家崔小清创造的浪漫桃花树装置下祈福,尽享春节游园之趣,共赴一场奇妙的相会。

新春年货新潮流
除了此次公共艺术项目,国贸商城在之前还举办了北京老字号艺品雅集,汇聚北京老字号文创新品和全国各地年货精品,通过各类互动体验交流和工匠非遗展演活动展示品牌文化,让消费者在购买年货的同时也能体验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得阁、珐琅厂、吴裕泰、内联升、双合盛、月盛斋、富华斋 7 家北京老字号品牌汇聚旗下文创新品和年货精品,在国贸商城举办的 2024 北京年货节老字号艺品雅集精彩亮相,突出时尚国潮风设计,龙年主 IP 形象贯穿活动现场,除了展示北京老字号品牌的产品外,还举办 7 场北京老字号品牌主题活动,带来创新时尚、新意满满的文化主题活动,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个方面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2024 北京年货节老字号艺品雅集」发布「老有礼卡」和「老有福卡」两款北京年货卡,精选 12 家百年品牌的年货佳品,推进老字号产品和时尚潮流新消费品牌的创新,打造购买年货的新潮流。
今年国贸商城的年货、年夜饭也火热推出,汇聚天南地北思乡味。譬如全新北京首店莉莉海堂融汇烤鸭、粤菜以及独具匠心的鸡尾酒,蟹仙画苑主打生鲜、释出国风,数十家高品质餐厅翠园、上海滩、甬府尊鲜等将在团圆夜为客户提供各式除夕晚餐;瑭所的纯手工限量礼盒为国贸顾客独家呈现,鼎泰丰、莆田等都已上架琳琅满目的贺岁礼盒、盆菜,老鼎丰更准备了喜气十足的点心礼盒,带来舌尖上浓郁的年味。


欢乐祥和庆龙年
「春起—国贸商城 2024 春节公共艺术项目」从北京国贸这一商业与文化地标的历史与当下出发,从中华传统文化谱系与丰富艺术宝藏中汲取灵感,将「龙」这一传统符号通过当代艺术语言,转化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与鲜活当代特质的美学表达,精心策划和呈现装置艺术、参与式生物艺术、互动体验和工作坊等妙趣横生的春节游园空间,邀请观众畅游其中。本次艺术项目令公众于新春之际感受独特的人文气韵,让交流、联结在参与性艺术中自然而然地发生,让「春」般蓬勃的生机与盎然的希望升腾于万象之间。
作者 张候 董潇 杜燊 郭嘉 张于惠子 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