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中意 时尚产业辉煌

作者
作者
BASICBRANDMULTI产品探索

  在这里,我要感谢MARIO BOSELLI先生和意大利时尚协会的工作人员及意大利时尚协会驻华代表FRANCESCO FIORDELLI先生为这次会议所付出的大量工作和努力!感谢北京市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一直以来为中国国际时装周开辟“北京时尚论坛”提供有力的支持。2011中意时尚峰会是第一次中意时尚业界有规模的面对面沟通交流活动。
  中国服装产业还是一个很年轻并充满活力的行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并发展壮大的。 经过三十多年的积极努力,中国服装产业已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品类的中高档品牌规模群,其中许多服装企业开始多品牌延伸战略,以适应国内市场金字塔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中国服装业的发展不像意大利是自上而下的时尚民主化进程,而是自下而上的产业转型升级调整。在国际市场上,一批勇于尝试的中国服装品牌在近10年也开始国际市场的探索。目前在俄罗斯及东欧,活跃着一批不同品类的中国服装品牌,如SNOWIMAGE,在俄罗斯东欧有近1000个多品牌销售网点,而产品系列配套齐全的BASIC EDITIONS在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以专卖店形式也已立稳脚跟。设计师MOUSE JI与江南布衣也先后在欧美市场开辟自己的销售网络。但总的来说,中国品牌服装出口还很有限,且多为以量取胜的大众服装产品。
  2010年,在国际与国内经济复苏、需求回暖的背景下,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出口、内销都获得了恢复性地增长。据统计,2010年中国全社会完成服装总产量436亿件,。1-11月,纺织服装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0536亿元,同比增长25%;纺织服装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达到530亿元,同比增长35%。1-11月,纺织服装行业实现利润1745.01亿元,同比增长75.92%;1-11月累计出口186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9%。
  现阶段,中国服装业构成以成衣业为主。近三年,中国中高档成衣消费增长强劲,许多男、女、童成衣品牌的销售业绩这两年都以两位数的增幅在增长。高级定制时装在北京、上海等经济发展水平高、消费能力强的时尚都市也颇受富有阶层与名流明星圈的青睐。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也在增强。蕴含中国文化元素的时尚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群的追捧,尤其是在高端市场。设计师品牌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但因国内中高档时装品牌分销渠道的单一制约了个性独特、受众有限的设计师品牌的发展。而欧美设计师品牌赖以生存的主力分销渠道—多品牌集成精品店(MULTI-BRAND BOUTIQUE)在中国大陆还很少见,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在上海、北京。。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开局之年,服装产业的十二五规划重点,就是要把我国从服装生产大国逐步建设成为时装品牌强国。意大利是举世公认的时尚品牌强国。中意时尚业界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中国和意大利的纺织、服装和时尚產业在世界上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群体,并且在各自的群体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希望通过这次会议,中意时尚产业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促进品牌企业之间的多元合作,利用各自在不同市场定位的产品优势,利用各自在不同市场的网络通路,发挥各自的不同定位的产品优势,真正携手合作,共同面向未来,面向国际市场,中意时尚产业都将会更加辉煌。
  


作者 苏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