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唿唤信访工作新作为

新时代唿唤信访工作新作为,新思想引领信访工作新发展。信访工作担负着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光荣使命。我们要深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更加自觉地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融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体系为契机,以建设高素质信访干部队伍为保障,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信访部门,全面深化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智能信访建设,努力实现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以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为牵引,全面提升信访工作规范化水平
标准化,是社会高效治理的技术基础,是经实践证明的科学管理方法。对信访工作实行标准化管理,就是要建立健全一套体现法治、符合实际、规范务实、科学严谨的标准化体系,以标准化保证规范化,以规范化促进科学化。
部门建设标准化。根据信访形势任务需要,结合机构改革「三定」方案,对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信访机构建设统一标准,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原则性规定加以细化量化,对信访接待场所、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等提出明确具体的标准。
工作职责标准化。严格落实《信访条例》,准确把握信访工作定位,聚焦主业,回归本位,对信访工作职责和要求进一步明确标准,厘清职能边界。
业务流程标准化。根据信访业务范围,针对信、访、网、电各类型和受理办理、复查复核、督查考核各环节,设定可操作、具体化的工作标准,确保各项业务规范有序。
处理依据标准化。对群众信访事项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对同类信访事项处理明确统一标准,梳理一批具有指导性、可借鉴、可复制的案例,依托网络建立标准化案例库,避免同类问题处理结果前后不一、上下不一、左右不一。
以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为保障,全面提升信访矛盾化解水平
群众对信访工作满意不满意,主要取决于矛盾有没有化解掉、问题有没有解决好。坚持「控增」「减存」「防变」并举,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实实在在地解决信访问题,建立信访矛盾化解长效机制。
注重规范化解。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到位一处理」要求,按照国家信访局《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则(试行)》,严格规范信访事项办理流程、标准、时限,全要素、全流程录入信访信息系统,做到认定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意见恰当,经得起检验。
依靠制度化解。围绕信访矛盾化解,认真总结固化好做法好经验,建立一套涵盖责任落实、领导包案、联合会办、资金保障、督查考核等的制度体系,为信访矛盾化解提供制度依据,为各级各部门推进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保持常态化解。注重信访矛盾源头预防、初信初访及时解决、信访积案攻坚化解,坚持情理法并用、多元化解,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千方百计推动矛盾化解。
以方便群众、减负增效、优化管理为取向,大力提升信访智能化水平
信访智能化,是顺应时代发展、推进「互联网 + 信访」的要求,是坚持信访为民、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是提升工作效能、优化工作管理的技术支撑。江苏省近年来大力推进「阳光信访」建设和应用,开通领导信箱、手机信访,实行信访事项网上流转,基本实现了办理过程和处理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以智能化为取向,推动信访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
提升便民性。准确把脉群众需求,加大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公开透明力度,在互联网公开受理办理主体、流程和结果,通过微信、短信推送受理办理信息,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价,建立智能语音咨询服务平台、信访自助一体机制,为群众提供更为便捷顺畅的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渠道,着力控减走访,大力提升网上信访占比。
增强实效性。着眼破解基层人少、事多、压力大、负担重等矛盾,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为信访工作减负增效,对信访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进行整合完善,把群众通过信、访、网、电等各类渠道提出的信访诉求全部纳入系统,实现对各级各部门和所有信访事项的全覆盖、一网通,依托网络推进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减轻工作压力,节省成本负担,提升质量效率。
突出智能化。着眼于优化管理,研究开发信访业务智能辅助系统,在信访业务程序和实体两方面提供信息保障和要素约束,以智能化助推信访基础业务规范化、精细化,利用信访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研判,对各类信访动态随时掌握、跟踪关注、超前预警,更加精准地研判形势、把握规律、防范风险、服务决策。
以社会化、科学化、实战化为方向,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建设水平
信访问题绝大多数产生于基层,也能够在基层得到解决。实践证明,做好信访工作必须依靠基层、筑牢基层、建强基层,充分发挥好基层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作用,以坚实有力的基层基础支撑信访工作创新发展。
突出社会化。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的要求,全面对接融入社会治理创新体系,实现信访工作力量、阵地、机制与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增强基层排查化解信访矛盾的能力。通过购买服务、组建专家库、成立工作室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专业力量更多地参与信访工作,同时发挥好人民团体、专业协会、民间组织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作用。
突出科学化。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准基层信访工作薄弱项、关键点,根据信访形势任务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信访机构、配备工作力量、保障必要经费,从源头预防、领导责任落实、矛盾排查化解、工作目标管理等多个方面建立完善机制,不断提高县乡两级信访工作科学化水平。
突出实战化。牢固确立「面向实际、贴近实战、务求实效」的理念,坚持上级围绕服务基层争取资源、基层围绕实战开展工作,在政策激励、平台建设、力量保障等方面确立讲实战的鲜明导向,以争创「人民满意窗口」和「三无县区」「四无乡镇」为抓手,着力提升基层风险研判预警、矛盾排查化解、问题就地解决的实战能力,努力实现职能向实战整合、机制向实战调整、资源向实战汇聚。
以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为目标,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提出「对党忠诚可靠、恪守为民之责、善做群众工作」的总要求。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政治性强、人民性强、业务性强,必须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信访工作队伍。
加强正规化建设。准确把握新时代信访工作新规律新特点,按照把信访工作全面纳入法治化轨道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力的保障机制、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全面推进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严格规范信访干部管理,切实加强职业保障,激发信访干部队伍爱岗敬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
加强职业化建设。坚定信访工作「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核心价值,把「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作为职业追求,培育信访干部职业精神、职业理念、职业品格,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提振信访干部精气神,激励信访干部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对信访事业的满腔热情开展工作。
加强专业化建设。大力实施信访干部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信访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着力提升信访干部处理信访事项、解决信访问题、化解矛盾纠纷、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实现信访干部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与承担的职责任务相适应,为信访工作规范高效开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作者系江苏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省信访局局长)
责任编辑:刘卫东
作者 姜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