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在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极其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一个真正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现代大国,不仅要建设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而且要有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不仅要有一个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而且要使这个现代产业体系具有自主可控能力,具有国际竞争力。
在产业关键技术和价值链上实现自主可控
构建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核心诉求点在于形成自主可控能力和具有国际竞争力。自主可控能力与国际竞争力之间又是一个辩证的关系。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是国际竞争力的基础,国际竞争力一定程度上是自主可控能力的体现。有一定的自主可控能力,不一定具备国际竞争力。在计划经济年代,我国部分产业具有一定的自主可控能力,但国际竞争力不强,甚至从来没有在国际上与别人竞争过。但是,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的产业和整个产业体系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必须以实现自主可控能力为前提;没有自主可控能力的产业,即使借助要素的比较优势可以实现一时的高效率生产,但还是与真正的国际竞争力有距离。因此,要构建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首先是要解决自主可控能力问题。
所谓自主可控,就是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产业分工的前提下,产业在发展上可以自己做主,不受制于人;在整个产业体系中,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意志和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布局、调整与整合。在现代产业语境中,自主可控能力的核心就是事关产业发展大局的关键技术和价值链上的自主性、可控性。
不久前美国制裁中兴公司的案例表明,涉及产业发展全局的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不掌握就容易受制于人,一旦人家「断供」,企业立刻遭遇没顶之灾。除了电子信息产业外,我国还有许多产业存在类似问题。江苏制造业发达,规模优势显着,但也同样存在自主可控能力不强的问题。必须从现在起下大力气促进企业尤其是产业的龙头企业在技术源头上解决问题,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制定相关的产业关键技术提升指南与行动计划,力争若干年内能解决一批重要产业的部分关键技术问题或推动产业技术明显升级。
产业自主可控的能力不仅体现在关键技术上,而且也体现在产业价值链上。如果在这个价值链中只参与低附加值的生产,加入这个分工体系是从属的、受支配的,这样一个价值链也是不能自主可控的。以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是被动性地参与全球价值链,自主性差,可控能力弱,现在「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平台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重塑全球价值链提供了重大机遇。江苏应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的经济合作,积极发挥我方的资金优势、市场优势和相对技术优势,与沿线国家共同塑造新的全球价值链。
构建面向内需的现代产业体系
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大国若将经济发展建立在适应和满足本国内需的基础上,经济就相对稳健,遭受国际市场和国际因素变故的风险就相对较小。
我国是一个大国,满足国内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周期,消费升级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消费在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显现。在这一新的时期,更应当以满足正在扩大的内需作为支撑点来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构建面向内需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大大降低受制于人或受外部环境变故的风险,自主可控的能力将大大增强。
江苏是经济大省,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升级方兴未艾,预示着在扩大内需和提升内需层次上大有可为。要积极推动江苏的产业更加贴近消费需求,更有利于激活新的消费潜能。应当认真研究消费问题,完善和创新消费政策,破除现行的限制消费、不利于消费升级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培育具有江苏特点的中高端消费,为产业升级和转向以满足内需为主奠定市场基础。与此同时,江苏的产业还要立足本省、服务全国,为整个国家的消费升级提供大量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产品。
此外,构建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还是要在完善体系上下功夫。作为现代型的产业体系,其内部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各个产业之间相互支撑、互为关联、协调发展,不仅有现代制造业,还有现代服务业;不仅有高新技术产业,还有颇具技术含量的传统型产业。某种程度上讲,这个产业体系越完整、越健全,越有利于促进整个体系实现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
要在国际大舞台上提升自己
构建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强调产业的关键技术自主可控、产业价值链自主可控,并不是要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是简单地搞产业在国内的自我循环,而是要以我为主,整合国内外一切可以整合的要素与资源,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中去加快建设,最后还是要落脚在形成显着的国际竞争力上。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无论怎样稳健可控,都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
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一个产业中某项关键的核心技术可能为某国的某个企业所拥有,但这项技术的形成与成熟则往往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结果。你拥有了关键技术的核心部分,技术的配套部分可能是来自于别的企业、别的国家,即便所有的技术都来自于你的企业内部,研制这些技术的科学家、工程师、项目经理等很可能还是从国外来的。美国苹果公司是全球最具有创新力的知名企业之一,其核心技术很大程度上在于智能手机,但是,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没有一个部件是在美国生产的,智能手机及其关键的触摸式手机屏技术也不是苹果公司首创,但苹果公司有极其强的国际资源整合能力,发扬光大了智能手机技术,并开辟了全球手机产业硬件制造与软件服务的新时代。今天在美国硅谷工作的科技人员中,有一半以上出生在国外,这个现象应该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
我们讲的自主可控、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形成以我为主、整合了国际资源尤其是高端要素的产业价值链,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完整的能够参与国际竞争并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竞争力的最终试金石是国际市场、国际舞台,要在国际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近些年来,国内已经涌现出一批善于整合国际资源和高端要素的优势企业,如华为、腾讯、吉利、小米等,这些企业在国际上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这些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有开放的视野,熟悉国际商业规则,有较强的国际化管理能力。
江苏不乏优秀的企业,但与国内先进地区相比,江苏企业整体的国际化水平有待提高,整合国际资源和高端要素的能力不强,尤其是缺乏若干乃至一批在国际上活跃的产业领军型企业、标杆性企业。应当把培育江苏具有较强国际资源整合能力的产业领军型企业、标杆性企业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来研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转型、创新升级、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等方面形成一些突破,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涌现若干个具有较强国际资源整合能力的产业领军型企业、标杆性企业,以点带面,推动整个产业形成以我为主、整合各方的国际竞争力。
(作者系江苏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段培华
作者 徐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