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探新路 改革开放再出发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苏州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的嘱托,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省委对苏州提出的「两个标杆」要求,按照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部署,自觉以新思想来统一思想、解放思想,用新发展理念来推动转型、引领发展,做到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在探索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突破守成思想、固化思维,开拓现代化建设「新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解放思想为先声;踏上新征程,仍然需要打响解放思想「当头炮」。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对标找差。注重把握新发展理念的全面性和整体性,把解放思想与补短板强弱项紧密结合,集中精力解决苏州在领先、争先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通过开展对标找差,全市党员干部进一步形成共识,发展决不能吃老本、靠惯性,必须有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打破瓶颈。面对发展「硬约束」,要用「无限苏州」的理念、「精细活」的举措提增经济密度,用「新思维」拓展发展空间。身处中美经贸斗争主战场,坚定咬住高质量发展目标,倒逼改革开放、倒逼自主创新,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在解放思想中重振士气。坚决杜绝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检验解放思想成效的首要尺度。始终保持「只加油、不加水」的发展状态「争第一」「创唯一」,决不追求「数字政绩」。再创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真正让想干事的人「跑起来」,让想观望的人「坐不住」,让不作为的人「躺不下」。
树立极限目标,争当现代化建设「探路者」
全省部署现代化建设试点,6 个试点地区苏州占了两家。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围绕回答好「全面小康之后的路怎么走」,在谋划突破路径、找准赋能切口等方面,切实加强研究性、探索性、开创性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对外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对苏州来讲,更应创造性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要求,开放再出发,铸就新辉煌。
2019 年,我们收获一张张令人振奋的「成绩单」:新增上市企业 21 家,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 6 家,仅次于北京、上海;高企认定创下新认定数、有效数、净增数「三个全省第一」;深时数字地球、超算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相继落户。成绩面前我们追求更高目标:2020 年 GDP 确保突破两万亿元,进出口保持 3000 亿美元,三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 200 亿美元。
坚持开放赋能,在现代化建设中实现「五大提升」
把苏州放到更高的坐标系上去审视、去定位,用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开放的举措为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全面赋能、系统升级。
一是以开放推动科创策源功能大提升。大力发展「开放型创新经济」,对标粤港澳大湾区、上海临港片区,通过制度创新设计,让人才实际收入与贡献度匹配、与国际接轨,让更多创新要素和有潜质的创新型企业到苏州落户。2020 年新增高企不少于 2000 家,三年内引进高端紧缺人才 1 万名、布局海外离岸创新中心 50 家,大力度引进诺奖实验室、重大研发机构、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让一流创新企业在苏州集聚发展,国际高端人才到苏州集聚创新,多元创新要素在苏州集聚融合,打造一座「创造知识、引领产业」的希望之城。
二是以开放推动产业引领功能大提升。坚定积极进取型的转型路径,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华山一条路」上,敢于亮剑,勇于领跑。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光通信等 10 个大产业,瞄准千亿元目标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以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入选首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契机,举全市之力打造「中国生物医药看苏州」的鲜明品牌和全球性的产业地标,让苏州的优势先导产业始终领跑全国、努力引领全球。
三是以开放推动资源配置功能大提升。进一步创新招商手段,完善招商载体,推出融产业用地、平台载体、合作机会等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互动系统,向全球投资者提供透明便捷的招商资讯,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2020 年工业投资力争超 1500 亿元。把自贸片区作为先行先试的新战场、主阵地,在各板块建设联动创新区,以「一片红」带动「全域红」,以「一家热」引爆「全城热」,构筑具有独特核心竞争力的改革开放高地。
四是以开放推动要素虹吸功能大提升。对照世界银行、世贸组织、自贸协定等明确的国际化标准和规则,推出苏州营商环境新品牌,让政府的服务像汽车 4S 店一样透明舒适、标准可靠。深化「放管服」改革,永远让审批效率更高一点,办事流程更简一点,政策措施更优一点,支持力度更大一点,以服务的「一心一意」换取资本的「心有灵犀」、人才的心心相印,打造投资中国、创新创业首选地。
五是以开放推动枢纽门户功能大提升。牢牢把握国家战略多重叠加的重大机遇,全力做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C 位该做的事,努力用协同增强效应与上海共同做强一体化内核。苏州服务的人口已超 1550 万人,我们将按照「现代国际大都市、美丽幸福新天堂」的发展愿景,积极构建现代综合交通新格局,加快公共服务国际化,提升文化传播影响力,打造连接全球的开放枢纽门户,让苏州声音传遍全球,让全球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苏实践的传奇!
责任编辑:张 宁
作者 蓝绍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