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社会关爱在典型引领下传递延伸

作者
先进全面创新深入研究
近年来,江苏省关工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从关爱工作实际出发,深入发掘典型,积极推广典型,大力宣传典型,培树了一批各具特色、富有影响力的典型,有效推动了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深入开展。
深入调研,善于发现优秀典型
先进典型一般都活跃在基层一线,只有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才能发现这些典型,并将之作为学习的榜样和工作的标杆,促进面上工作的创新发展。
南通校外教育辅导站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它充分利用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的优势,办在家庭,建在村部,植根于基层,集思想道德教育、课业辅导、生活照顾、文体娱乐和心理疏导于一体,既不重复学校教育,又有利于将社会教育的各项要求纳入其中。我们通过调研感到,这个典型延伸了学校教育触角,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连接起来,是基层关工委对未成年人开展社会教育的一个重要创新,值得在全省推广。2007年省关工委在南通召开现场会,全面总結推广校外教育辅导站的经验。截至2009年底,全省共创建村办、村校联办、学校办、家庭办、民营企业办等多种形式的校外教育辅导站3.12万个,参加办站和辅导的“五老”人员12.17万人。社区村校外教育辅导站的覆盖率达80%左右。全省已形成“社区村中心辅导站、自然村辅导分站、村居民集中地家庭辅导站”三级教育辅导网络。我省创办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做法,受到中央及中国关工委领导的肯定。2009年7月,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到南通实地考察校外辅导站,并批示:“江苏的经验很好。”
江阴民营经济关工委成立于2004年10月,是我省首个民营经济关工委组织,主要致力于民营企业青年职工的思想道德教育、技术培训、业余文化生活以及面向社会关爱帮助贫困学生、帮教迷途浪子,配合支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工作。2005年我们到无锡调研时发现了这一典型,认为在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是新形势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探索,是关工委工作领域的新拓展,对促进企业发展、关爱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将起积极作用。省关工委2006年召开全省关工委主任会议专门部署推广江阴经验,使全省民营经济关工委工作由点到面、迅速推开。目前,省、市、县三级都成立了民营经济关工委。无锡市2987家规模民营企业建立关工委的有2747家,组建率达92%。2009年9月,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同志在顾秀莲主任转呈的材料上批示:“无锡市民营企业成立关工委,关心青年职工及下一代的培养教育,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请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党组研究推广无锡的经验。”
面向基层,大力推广典型经验
广大青少年分布在基层,“五老”集聚在基层,关工委面广量大的工作集中在基层。只有面向基层,推广典型,才能使典型经验扎根基层,提升关工委工作水平。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抓了四点:一是根据基层关爱工作需要推广典型。除了推广市、县层面上的典型外,还十分注重推广乡镇、社区(村)以及家庭、个人的先进典型。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是我省关工委的一项重要工作,为在基层推进这项工作,我们推出了无锡滨湖区华庄街道和泰州姜堰市离休干部叶秀芳这两个典型。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关工委对青少年常年坚持“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教育、实施“春雨”行动(帮扶贫困生)以及落实“五老”结对帮教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该街道原有47名失足青少年,除2人病故外,其余45人都已回归社会,表现良好。姜堰市离休干部叶秀芳,20多年来先后帮教194名失足、失学、失业青少年,默默无闻,不求回报,受到群众的衷心称赞。这些典型内容具体,经验实在,对基层干部群众有着巨大的感染力。二是选好典型组织现场推进。2005年下半年,淮安金湖县关工委组织135名“五老”对城区和农村网吧进行拉网式调查,发现全县75个网吧中有38个黑网吧。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由县关工委牵头,工商、公安、文化、通信管理四部门联合行动,不到3个月时间全部关闭了黑网吧。2006年暑假前,全省在金湖召开网吧监督现场推进会。会后,各地集中开展黑网吧的整治行动,取缔了大部分黑网吧。发动“五老”开展网吧义务监督活动在我省已坚持6年,全省现有“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19112人,8000多个经营性网吧,每个网吧都有2至3名老同志坚持常年监督,大大减少了未成年人进网吧现象。三是适时转发典型经验材料。近三年来,省关工委共批转20多份典型经验材料。对这些经验材料,不是采取省到市、市到县逐级批转的方法,而是市、县(区)一起批转。大大缩短了文件周转时间,便于基层尽快学习借鉴。阜宁县关工委2006年以来根据新时期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着眼于培育新型农民,建立健全了县、镇、村三级科技服务网络,组织广大“五老”人员搞“三扶”(扶志、扶技、扶创业),为全县高、中考落榜生、退伍军人及因经济形势变化而返乡的青年农民工创业提供了大量实实在在的服务。省关工委向县(区)转发阜宁的经验后,许多县(区)关工委借鉴了这一做法,有力推动了全省“讲理想、学科技、比创业、达小康”活动的深入开展。四是典型经验纳入专题培训内容。省关工委每年组织一至两次校外教育辅导员培训班。近年来,又组织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培训班、年轻干部培训班等,参加培训的都是来自基层的同志。每期培训班都将典型单位好的做法、经验列入培训内容。有的培训班还安排这方面工作搞得好的同志现身说法,提高了培训效果,推广了典型经验。
创新方法,提高典型宣传效果
典型宣传是一门艺术,在新形势下宣传典型,必须善于调动各方面的资源,争取全社会的支持,使典型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真正起到以点带面,推进工作的效果。
省关工委在近年来的典型宣传工作中,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力求宣传推广实效,形成了一些心得体会:一是积极争取领导决策层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重要典型及时向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关工委报告,有些典型的做法、经验被省委、省政府作为制订政策和做决策的依据。宿迁市经济欠发达,外出务工人员多。父母双方外出的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关爱、监护不力,容易导致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和行为失控。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市关工委会同有关部门多措并举、联手解决留守儿童在学校集中住宿、集中管理问题。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市10.5万留守儿童70%以上落实了在校寄宿的问题。省政府十分重视宿迁经验,将扩大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工作之一,并明确省财政三年拨款10亿元用于解决这一问题。在向领导决策层宣传的同时,我们还积极向有关部门宣传,争取他们的配合支持,先后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发挥“五老”作用,积极推进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城乡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的意见》等,形成了关爱工作齐抓共管的合力。二是努力增强媒体宣传报道力度。重要典型媒体都作了重头报道,比如校外教育辅导站的宣传,2009年7月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无锡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宣传,《中国火炬》杂志2009年11期以“积极探索在民营企业建立关工委组织”为题作了重头报道。省关工委内刊“关心下一代工作简讯”专门开辟了两个专栏:“一线传真”和“‘五老’风采”。“一线传真”摘登工作经验,“‘五老’风采”刊登“五老”事迹。每月编发一至两期,下发至各县(区)关工委,及时交流各地新近涌现先进典型的鲜活经验。三是注意新、老典型宣传相结合、相促进。既注意宣传老典型的新发展、新经验,促使老典型与时俱进,常树常新,又注意宣传新典型,展现时代特色、创新思维。近年来,南通、盐城等市组织系列典型宣讲活动,让新老典型闪亮登场,同台介绍做法、经验,使典型在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导向、引路作用,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作者 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