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信心,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

新年伊始,江苏多地启动新赛程,火热推进重大项目、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南京在三张版图上拼经济谋跨越,苏州吹响「四敢」集结号,无锡建设区域性航空枢纽……连云港攻招商、拼项目。各地锚定目标、实干笃行。
在今年江苏「两会」上,「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也是最强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均居全国第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 8 年居全国第一」,省政府工作报告中诸多「第一」,直接为「四敢」作了生动诠释。尽管经济运行面临的风险挑战仍然比较多,但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强信心」有坚实支撑。实践也反复证明,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信心越足,「四敢」越自觉;越是「敢」字当先,就越能够「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进而信心更足,「四敢」文章则越做越好。
强信心,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就要以「人一之我十之」精神抓落实。《中庸》有言:「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未来发展蓝图绘就之后,「狠抓落实」就是常态了。所谓「狠」,就是「人一之我十之」,干得更实、干得更快、干得更好。干部有多强信心就有多大担当,干部有多大担当地方就有多大发展。「人一之我十之」核心则是以必胜信念干事业,用创造性精神干成事。「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和群众就越「敢干」「敢首创」,经济发展信心则越拼越足。
强信心,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就要善于走「之」字路,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中国大河向东流,但没有一条是直线,不走「之」字路,就要碰壁。如果走不通,就要转一转弯。红军长征选择爬雪山过草地,解放战争初期「放开大路走两厢」,都是在走「之」字路。实现「全力推动经济社会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目标,不可能一马平川,各种困难在所难免,也需要善于走「之」字路。检验信心足不足,往往就看困难前怎样表现。对未来有坚定信心,才会不惧「之」字路,不断闯出新路。这也绝不是「遇到矛盾绕着走」,而是把死角当拐角,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强信心,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就要激扬我们的雄心壮志。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就应该有雄心壮志。」志之所趋,无远弗届。雄心壮志凝聚着高远目标、使命担当,激励人们千方百计抢抓机遇、争分夺秒苦干实干,让成功成为更大成功之母。雄心壮志凝聚着信仰信念信心,催动人们将个人命运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紧密相联,进而愈挫愈奋、愈战愈勇。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图景,其蓝图壮美,其道路宽广,我们要勇于「归零翻篇」,以既有高度为新起点,创造新的荣光。「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坚定信心追求高远目标,以持续奋斗精神把定下来的事做实做好,江苏必因「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而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段培华
作者 刘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