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数字政府 提升治理效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省委省政府明确将数字政府建设列入「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省委深改委多次要求加大数据交换共享力度,着力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取得了良好成效。展望「十四五」,要按照「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深化政府数字化转型,加快政府数字化改革步伐,为推动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充分认识政府数字化转型形势
基础条件不断夯实。当前,全省政务云资源体系已基本建成,政务外网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构建了全省一体化大数据共享交换体系,人口、法人、电子证照、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社会信用等基础数据库投入使用。统一电子印章、公共支付、短信服务等应用支撑平台建成使用。「互联网 + 政务服务」的江苏经验备受重视,「不见面审批」已成为江苏一张靓丽名片,是全国「放管服」改革的一大突破。「大数据 + 网格化 + 铁脚板」治理机制成功实践,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问题有待破解。政务外网使用效率不高,部门专网仍然存在,政务系统未全面上云,政务云不能满足系统云化需要;部分高频政务数据未共享或共享质量不高,水电气等公共数据尚未归集共享;一体化应用支撑体系尚未建成,5G、AI、区块链等新技术运用水平有待提升;通过数据共享创新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手段的举措不够,数据要素流通市场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
发展环境深刻变化。从数字化发展趋势看,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共识,这对深入挖掘数据价值、提升数据服务效能提出了新要求。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运用大数据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能力。从「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看,深入推进政府自身改革,跨越式推动数字政府建设走在前列,必须运用系统理念全面推动全省各级政府加快集成创新。
准确把握数字政府建设内涵
确立数字政府建设边界。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数字政府建设将聚焦到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等领域,以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政府履职的重要内容。结合江苏实际,我省数字政府建设将着力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和政府运行等领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优化营商环境,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政府承担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治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职责,这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将各种管理和服务资源整合起来,对政府业务进行流程机制再造和规范管理,解决以往分散、单一的问题,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强化政府自我革新。依托信息基础设施、运用新技术手段,提升单个部门处理问题能力,这是数字政府建设初级阶段。依托数据共享、系统整合和流程再造,构建多个部门横向协同体系,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业务联动创新,这是数字政府建设中级阶段。从业务数字化管理向通过数据应用重构业务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进行转变,最终导向政府数字化自我变革,这是数字政府建设高级阶段。
创新运用数字政府建设抓手
统一建设入口。站在服务企业群众的角度,按照整体性「网上政府」理念,升级江苏政务服务网和移动端,整合各类服务、治理、执法和协同办公应用,统一构建网上和掌上数字政府总入口。在此基础上,打破「信息孤岛」,丰富各类应用,打造「苏服办」品牌,让人民群众只进「一个入口」就能办成「一件事」,公职人员只登「一个入口」就能管好「一类事」、联办「一项事」。
统一清单推进。以需求为导向,以业务协同、数据赋能为原则,将政府核心业务组装集成公共服务「一件事」、社会治理「一类事」、政府运行「一项事」等三个清单,建立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充分利用一体支撑,构建清单式的业务应用新体系,入驻到数字政府总入口。推动「一件事通办」「一类事统办」「一项事联办」,打造公共服务智办推办、社会治理同频共治、政府运行整体协同的现代政府。
统一标准规范。在建章立制、标准建设、严格监管上下苦功,把分散、重复的建设模式转变为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统一规划部署、统一标准建设、统一规范应用,建设整体性数字政府。重点推进「存量」的充分衔接和「增量」的集中建设,以统一标准规范,引领平台一体化、服务一体化、保障一体化,打破空间和时间的双重限制,推动业务协同和集成服务。
扎实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实施强基工程。数字政府建设基座包括云网支撑、数据支撑和应用支撑,要引导推动部门应用系统建设依托统一的基座部署,为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应用通打下基础。按照「1+13+N」的架构推进全省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统一提供云网资源服务。推动数据共享开放立法,加快推动非涉密的政务数据资源统一汇聚至各级大数据中心,完善数据治理体系。加快身份认证、智能客服、区块链等公共应用支撑技术平台建设,确保共性技术能力统一保障。
实施便民工程。推动政务服务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由政府「端菜」向让群众「点菜」转变,由「一网通办」向「一网好办」转变。围绕公共服务「一件事」,推行「新生儿出生」「我要办理身份证」「惠企政策」等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政府「该办」事项「推送办」,推行「义务教育入学」「电、水、气、网络办理」「企业不动产交易登记」等政策流程明确规范事项「智慧办」。
实施善治工程。聚焦应急、生态、城市运行、「互联网 + 监管」等跨部门跨层级「一类事」,构建一体化特色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社会治理协同化、基层治理精细化。加强移动端和感知体系建设,为应急管理、「互联网 + 监管」、综合治理等提供「治理之眼」。全面推行「大数据 + 网格化 + 铁脚板」治理机制,构建以多层级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为依托的社会治理体系。
实施优政工程。建设全省统一的移动政务协同应用平台,全面接入各地各部门业务系统,提升协同办公、协同审批、协同治理能力,为全省公职人员「松绑减负」。围绕政府运行「一项事」,推行「联合办公」「评选认定」等跨部门跨层级「一项事」联动办理。建设省市经济社会运行中心和「领导驾驶舱」,大中小屏提供咨询分析,让领导决策「耳聪目明」。
实施兴业工程。加快公共数据管理立法,为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依据。建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打通政务数据与社会数据的融合通道,加强数据运营、盘活数据资产。加大有关企业培育和技术研发力度,形成数字政府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引导和督促数据要素市场主体依法开展数据活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实施利社工程。着力提升数字民生服务,推动数字医疗、教育、交通、文旅、民政、未来社区等建设。着力提升数字普惠服务,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完善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普及数字素养基础教育,营造技能提升环境,加强技术应用培训,推进区域交流发展。
(作者系江苏省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党组成员、省大数据管理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李佳婧
作者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