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认识再升华引领发展新跨越

作者
创新效率服务深入高效
2009年以来,泗阳县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在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和正科职干部中,深入开展每月听一场讲座、读一本专著、写一篇体会、作一次评比的“四个一”理论学习活动,以认识升华引领实践创新,以实践创新助推发展提速,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引领科学发展、服务和谐发展、推动跨越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一、着眼形势变迁,以每月举办一场专家讲座开阔眼界思维,在跨越发展目标上力求高定位。当今时代是一个以变革、调整、创新为显著特征的时代。形势逼人,不进则退;挑战巨大,不学则退。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教育引导各级党员干部既埋头干事又抬头看路,既认清形势又顺应潮流。泗阳县在扎实抓好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领导干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形势把控能力,每月邀请一名专家学者前来举办讲座,以此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学习新思想、掌握新知识、汲取新经验,努力站在时代最前沿,走在发展最前列。这些在各自工作研究领域有着深刻造诣和丰富经验的领导、专家学者。不仅给泗阳党员干部带来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信息,开阔了视野,而且切实增强了广大干部对当前“形势最严峻、政策最宽松,挑战最巨大、机遇最难得”这一非常形势的认识,更加坚定了全县上下“跻身苏北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的信心和决心,达到了真听、真懂、真用的效果。
二、注重理论武装,以每月研读一本专著深化理性思考。在科学发展思路上力求更清晰。多年来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社会的经验昭示:一个不断发展的组织,必然是渴望学习的组织;一个充满活力的个体,必然是崇尚知识的个体。为真正使学习成为习惯、观念变为行动,泗阳县委牢牢把握意识形态、思想建设的主动权,坚持每月向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推荐一本必读书籍,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挤时间读书、任务再重也要下功夫学习。2009年,先后推荐阅读了《2009金融风暴下的中国》、《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等11本有影响力的专著,倡导广大干部爱学习勤学习,多读书读好书,真正把读书的成果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形成了“紧盯大项目、干好大项目”为主题、以“抓投入、优结构、促就业、保增长”为主线的清晰思路。在提升做强轻纺、木业、照明电器三大传统产业基础上,县委重新确立了“3+4”产业体系,着力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造纸包装、新能源四大新兴产业推进县域新型工业化、产业集成化发展;以打造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国内一流“滨水城市、运河新城”为目标,深入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城、卫生城、园林城、双拥模范县等“四城同创”活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工贸生态城市;围绕脱贫攻坚、农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元、村居集体经济达10万元、乡镇财政收入超1000万元的“脱贫、上八、达十、超千”目标,以培育一批规模企业、发展一批现代农业、壮大一批村集体经济、建设一批镇村项目和引建一个进开发区亿元项目的“4+1”工程,持之以恒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县建设等等。这一系列从读书学习、理性思考中催生的新思路、新举措,成为泗阳改革创新名副其实的源头活水、科学发展的动力之源。
三、立足实践运用,以每月撰写一篇心得体会强化感性认知,在统筹发展上力求新提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认识运动的一般规律。2009年,面对转变发展方式与扩张经济总量的双重任务。面对金融危机与跨越发展的双重挑战,县委要求每名正科职干部立足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在“一讲”、“一书”基础上,进一步认清形势、廓清认识、理清思路,紧密联系招商服务、信访稳定、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五个一线”,每月撰写一篇学习心得体会或调研文章。通过对所学理论的创新运用和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真正实现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创新,感性认知与理性认识的交替升华,综合素养与实际工作的齐头并进。一是在驾驭复杂局面上下功夫。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先后开展“科学发展在泗阳”、“科学发展大家谈”、“科学发展乡村行”等活动,特别是由分管县领导牵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了《加快滨水城市、运河新城建设的意见》、《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8项促进科学发展政策性文件,有效提升了各级党员干部理解、把握和运用科学发展观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在破解难题上下功夫。在适应宏观调控上,大力实施招商引资“5333”工程,即全年完成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50个、开3130个、竣3130个、引建15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大项目、好项目化解土地环境制约;在新农村示范县建设上,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以产业化竞争性扶贫、“接二连三”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培育等新举措,促进镇村经济繁荣、农民增收;在应对金融危机上,及时出台并落实《促进工业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十条意见》、《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等一系列政策,以领导挂钩帮办、单位负责人全程帮办、驻厂员终身帮办等差别化、个性化服务理念,与广大企业携手共渡难关。三是在促进和谐上下功夫。以平安泗阳、法治泗阳建设为抓手,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安全县,2009年又被授予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省首批法治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首批金融生态达标县,并高票當选2009浙商(中国)最佳投资城市,成功入围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
四、严格绩效考核。以每月开展一次交流评比营造争先创优氛围,在构建长效机制上力求管长远。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既需要先进理念指导下的长远规划和近期安排,又要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来保证和推动。泗阳县委着重从党员干部抓起,从建立长效机制入手,每月对学习内容、学习成果开展一次交流评比,年底根据个人积分奖优罚劣,形成了人人重视、个个支持、群体参与的良好学习导向。一是突出干部领学。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学习不仅是自身建设的需要,而且还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起到风向标的作用。县委坚持从领导机关做起,从领导干部抓起,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努力多学一点、学深一点、学透一点,率先成为学习型领导干部。二是整合资源研学。进一步理顺和强化学习、宣传、教育、培训等部门职能,建立和充实符合各层次需要、兼具不同水平的教学师资库,并经常性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学习沙龙、发展论坛等开放式学习活动,不断推动学习深化、成果转化。三是丰富载体助学。一方面依托县委党校、江苏现代林业继续教育学校、干部素质拓展训练基地、机关干部信息化知识培训中心和272个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加大集中学习、实践学习、短期培训的力度和频度:另一方面积极开辟泗阳党建网、意杨之乡干教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以及泗阳讲坛、泗阳论坛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新载体,通过推行“菜单式”选学、“点题式”研学、“互动式”交流学等方式,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四是完善制度考学。在完善学习计划、确定学习内容和具体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党员干部学习考勤、学习通报、网上考评、学习档案、调查研究、积分考核等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学习过程管理,并把考评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任的重要依据,不断推动党员干部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
责任编辑:袁 文
作者 赵 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