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

江苏省委工作会议强调,经济大市要挑重担、扛重责,其他各市要主动扛起责任,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勇争先,为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务作贡献,努力当好全国发展大局的「压舱石」「顶梁柱」。挑重担、作贡献,需要同时间赛跑、以实干奋进。启东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深入实施向海发展战略、接轨上海战略,锚定目标、奋楫争先,努力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造成的损失补回来,加快建设沪苏一体融合发展窗口城市,为全省发展大局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定不移勐攻项目建设,稳定经济增长。坚持接轨上海不停步,持续强化项目建设,做优产业结构,做强市场主体,让经济发展稳有「压舱石」、进有「动力源」。一是招商引资再精准。聚焦先进制造业项目,抢抓上海、苏南优质企业战略转移、布局调整的机遇,用足商会、乡贤、校友等资源,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不少于 100 个。二是项目建设再提速。紧盯益海嘉里、卫华港机等重特大项目建设,「一企一策」做好全流程跟踪服务,全年开工建设制造业项目不少于 100 个。扎实开展低效产业用地再开发专项行动,强力推进 2018 年以来认定新开工的亿元以上工业土建类项目「回头看」,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三是营商环境再优化。深化重大项目建设审批「一件事」改革,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入开展「千人千企」挂钩帮服活动,健全挂钩服务企业「终身制」,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即申即享、免申即享。四是产业转型再发力。深入推进产业倍增三年行动计划,加大部门挂钩重点产业发展的服务力度,推动电子信息及半导体、生命健康、电动工具等主导产业提速发展、量质齐升。强化分层梯队扶持、分类靶向施策,不断壮大「1521」工业龙头企业规模,扎实推进上市挂牌企业倍增行动,支持企业智能化技改、星级上云、两化融合,为高质量发展增强后劲、增添动能。
坚定不移推进港口开发,深化江海联动。锚定向海发展不动摇,放大港口辐射带动效应,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空间,全力打造沿海加速崛起的「蓝色引擎」。一是高标准提升港口能级。加快与中外运、上港集团合作开发进程,组建吕四起步港区集装箱合资运营公司,推进港口支持系统、综合服务区等配套设施建设,全年力争集装箱吞吐量达 30 万标箱。积极推进卫华码头、粮油专用码头等岸线报批工作,推动先进制造、粮油加工、冷链物流等产业集聚,打造临港产业「强磁场」。二是全方位深化开发开放。加快北沿江高铁启东段征地组卷、拆迁安置等工作。推进入境粮食口岸、保税物流中心 B 型申报建设,提升港口口岸功能。引导电动工具等产业与跨境电商融合互动,支持更多企业「扬帆出海」。三是大力度推动园区更新。加大对征而未供、供而未建等闲置土地处置力度,加快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有机更新,全面提升园区要素集聚力、产业承载力。
坚定不移加快城乡融合,打造宜居城镇。协同推进镇区改造和乡村振兴,聚焦品质提升、产业兴旺、环境整治,匠心勾勒「都市乡村」「田园城市」。一是打好城市品质升级战。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精品示范工程,通过小规模、渐进式的「微改造」,持续提升城市品质。扎实推进「1549」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程,健全城市精细管理常态长效机制,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标准化启东样板。二是打好乡村振兴持久战。深入实施小城镇建设升级行动,完善镇区功能配套,盘活存量资源,落地一批优质制造业项目,不断做强镇域经济。大力引进科技型、融合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提升吕四海鲜、四青作物、地产三宝等品牌知名度。用足用好各类对农支持政策,大力发展乡村观光、农事体验等农旅融合业态。积极拓展物业经济、资源经济、服务经济等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将「土地三项」工作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有机融合,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是打好环境整治攻坚战。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加快「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高质量整村推进「厕所革命」,推动乡村风貌全面焕新。
坚定不移扮靓「缤纷百里」,建设美丽启东。坚持生态优先,赋能绿色发展,以「生态金边」扮靓「缤纷百里」,塑造全域全时全景的旅游格局,建设多姿多彩多元的美丽启东。一是做靓文旅品牌。锚定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目标,持续完善「乐游启东」服务体系,深化与环沪旅游圈融合互动,吸引更多游客畅游启东、旅居启东。持续做靓碧海银沙、黄金海滩、江海文化景观大道等景点,推动龙湾水镇尽早运营,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垦牧文旅品牌,让启东成为彰显江风海韵的「诗和远方」。二是建设最美岸线。高标准建设最美江海岸线五大特色风貌区,加快推进美丽岸线二期工程建设,实现沿江沿海堤顶路全线畅通,建成开放滨江生态绿廊。三是厚植生态本底。扎实做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后半篇文章」,毫不放松抓好「长江大保护」,巩固沿江一公里范围内化工企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成效,强化空气质量精准智能监控,拓展区域治水成效,争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落实「双碳」要求,加快建筑、交通、农业等领域低碳转型,让绿色成为美丽启东的鲜亮底色。
坚定不移办好民生实事,增进群众福祉。聚焦百姓富裕富足、服务普及普惠、保障更全更优,精准务实办好民生实事,倾力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一是推动民生保障更完善。坚持总策略总方针不动摇,压实「四方责任」、落实「五早」措施,强化重点人员、重点场所、重点环节常态化防控,加强疫苗接种、核酸检测、集中隔离房间储备、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把保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供需对接、技能培训,探索企业用工余缺调剂机制,促进就业扩量提质。健全全民参保精准扩面长效机制,提高托底帮扶的精准率、暖心度。二是推动公共服务更健全。统筹抓好「双减」「双创」工作,强化优秀教育人才梯队培养,巩固教育质量持续攀升态势。纵深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全力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持续关爱「一老一小」,推动养老、托育服务多元化供给,让老人安享幸福晚年、孩子拥有快乐童年。三是推动社会治理更高效。大力开展「精网微格」工程,推进物业服务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推动「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工作常态长效、提质提效,打造「小事居民治、大事物业办、难事社区商」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坚定不移抓好风险防控,筑牢安全屏障。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一是坚决捍卫政治安全。坚决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应急处置、源头治理机制,深入开展「清朗 2022」「净网 2022」等专项行动,守牢意识形态主阵地。二是有效保障经济安全。稳妥做好金融领域风险化解,守牢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支持重点房企「保交楼」,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三是全力守护公共安全。深入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解决好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努力实现「事心双解」。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百日攻坚行动,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营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
(作者系南通市副市长、中共启东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朱 瑾
作者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