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近期,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具体要求,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实践要求,坚定政治方向,纠正政治偏差,夯实政治责任,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一、坚定政治方向,保持战略定力,拧紧思想总开关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全体党员干部必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准政治方向,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践行使命担当。
坚守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坚定理想信念,强调信心、信念的重要意义。坚定政治信仰,挺起精神脊梁,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航向,坚决站稳政治立场,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真正经受住历史的考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切实提升党性修养,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动力。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旗帜鲜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体党员干部要始终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一切服从大局、一切服务大局,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决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同时要积极作为,加强对党中央的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令行禁止。
牢记为民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觉行动。进一步聚焦民生监督,向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亮剑,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难事一件件落到实处,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纠正政治偏差,注重标本兼治,拧紧问题安全阀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要经常对表对标,及时校准偏差。全体党员干部必须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勇于发现问题、纠正政治偏差,善于认识和化解矛盾,以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不断提升党的政治建设质量。
高悬惩腐利剑。久久为功方可滴水穿石,驰而不息才能善作善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败斗争已经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对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一点也不能低估。”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需要我们把握好政治态势,持续发力,坚决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的党员干部,把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任重道远。推动事业发展创新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前,就是要以驰而不息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恒心防止已经初步解决的问题反弹回潮,尤其要紧盯“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一以贯之狠抓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对容易诱发政治问题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潮、模糊认识、不良现象,保持高度警惕,做到眼睛亮、见事早、行动快。
扎密制度体系。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党治党制度举措,为源头防腐奠定了坚实制度基础。只有不断织密织牢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始终在制度轨道上运行,全面从严治党才能更好向纵深推进。要盯紧公权力运行各个环节,完善及時发现问题的防范机制、精准纠正偏差的矫正机制,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研究制定重要工作的党内法规,补齐制度设计和执行中的短板,着力提高制度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
三、夯实政治责任,强化党内监督,拧紧监督螺丝钉
对我们党而言,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监督。加强党内监督,推进党的政治建设,需要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扛起政治责任,从知行合一的角度审视自己、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做实做细监督职责,压紧压实政治责任。
涵养政治生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在选人用人上,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对“带病提拔”的干部实行倒查,对政治标准把关不严的严肃处理。坚持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服从组织决定和组织分工。牢牢牵住党委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突出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深化政治巡视,强化政治监督,坚决纠正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问题,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严肃政治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增强党组织功能,彰显政治属性,强化政治教育和政治引领,让党员干部经常接受政治体检。认真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坚持和完善重温入党誓词、党员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发挥组织生活的凝心聚力作用。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锐利武器,在党内营造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干干净净的政商关系,确保党的肌体健康。
严明政治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是抽象的,而是由具体的人和事构成,必须看行动、见实效。领导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严格执行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对来自家属亲友的违规干预行为,要坚决抵制、如实报告,严管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增强斗争精神,强化政治担当,发现违反政治纪律、危害政治安全的行为要坚决抵制,勇于做“战士”,不做“绅士”。以党章为根本遵循,紧盯“六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管在日常、严在日常,着力在日常监督、长期监督上探索创新、取得实效。
(作者系中共泗阳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
责任编辑:段培华
作者 李启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