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并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战略要求。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新时代江苏要努力实现「六个高质量」;要坚持以我为主、科学规划,积极推进高铁、航空、水运、过江通道、公路、管道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省委书记娄勤俭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强调指出,江苏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为全国发展探路」要求,就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驱动,最主要的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最迫切的是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将提高站位、放大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系统性谋划,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深刻认识「最迫切」的深刻内涵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服务性行业,更是先导性产业、引领性行业。经过多年努力,特别是通过最近十年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江苏交通运输发展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省。当前,我省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总体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与全省高质量发展尤其是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相比,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的需求相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服务水平还不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将聚焦江苏实现「六个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深入查找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问题,深入查找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堵点」和「痛点」,深入查找综合交通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切实增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使命感、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综合交通运输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各种运输方式都要融合发展,提高效率、提高质量。当前,江苏公铁水空等运输方式发展还不协调不平衡,各种方式之间的衔接还不够顺畅高效,迫切需要以系统性思维,统筹谋划推动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有机衔接,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江苏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地带,把区位优势切实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迫切需要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加快打通大通道,加快建成大枢纽,依托海港、铁路枢纽、航空枢纽等推动构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高质量地服务对内对外、东西双向开放。改革开放 40 年来,支撑江苏经济高速增长的生产要素成本低等比较优势已经大大减弱,提升江苏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在于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迫切需要充分发挥江苏水运、铁路的优势,进一步提升物流组织水平,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依靠降低产品运输成本来降低物流成本不同,高新科技产业主要依靠降低时间成本来控制物流成本,我省高水平发展开放型经济、高水平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迫切需要加强国际航空运输能力建设。当前,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也已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公铁水空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和服务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需要。
二、加强系统性谋划,强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总体设计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涉及到多种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区域和城乡交通的协调发展、基础设施与运输服务体系的协同发展,必须对标「六个高质量」加强系统性谋划,加快建设安全畅通、集约高效、便捷公平、智慧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系统谋划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发展。江苏公铁水空等各种运输方式齐全,具有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优良基础。按照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的「补短板、强优势」的要求,一方面将加快补上铁路、航空这两块突出短板,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运网络,提升江苏公路率先发展优势,发挥好得天独厚的水运资源优势,有效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同时,按照加强衔接、促进融合的思路,加强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加强港口、机场等集疏运体系建设,强化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推进多种运输方式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综合运输体系的整体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系统谋划重大功能性、支撑性交通项目建设。落实「改革开放高质量」要求,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加快构建东西向的陇海、沿江以及南北向的京沪、沿海这四大国家级综合运输通道,加密畅通省际通道,加快完善省域综合交通网和机场、港口、铁路站等重大枢纽布局,加快形成高效畅达的海陆空立体化国际运输大通道,提升江苏在长三角、在全国综合交通网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系统谋划各地交通运输协调发展。落实「城乡建设高质量」要求,服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尤其是「1+3」重点功能区战略实施,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维,按照省委书记娄勤俭提出的「江北突破、江南优化」的要求,统筹区域交通发展。扬子江城市群加快构建沿江高铁环线,推动城市集群发展;全面加密过江通道,促进跨江融合发展;加强港口、机场资源整合,提升国际运输能力;加快推进以南京为中心的放射状交通网建设,加快形成设区市到南京的 1.5 小时高铁交通圈,提升南京首位度。苏南地区在以我为主、自主谋划上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南京禄口机场和苏南硕放机场做大做强。苏北地区重点围绕支撑「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谋划交通发展重点,其中,连云港着力建设大海港,畅通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徐州充分发挥铁路枢纽作用,支撑向东向西开放。
(四)系统谋划货运与物流业降本增效。落实「经济发展高质量」要求,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加快构建运输成本更低、运输效率更高的货运与物流体系。突出加强高铁、城际铁路建设,进一步释放铁路货运潜能;大力发展内河航运、江海河联运和国际海运,充分发挥水运低成本优势;实施公路通行费、船闸过闸费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内河集装箱运输以及铁水联运等先进运输组织方式发展。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以降低时间成本控制物流成本,支撑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支撑我省高新科技产业发展,更好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合作。
(五)系统谋划建设人民满意交通。落实「人民生活高质量」「生态环境高质量」「文化建设高质量」要求,加快建设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出行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多层次的轨道交通体系,打造轨道上的江苏,同时加强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努力实现「零距离」换乘。把公交化发展理念从城市交通领域拓展到城际、城乡交通领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推进城乡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应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交通信息服务。加大交通运输领域污染治理和推广清洁能源、新能源工作力度,打造节能环保、生态优美的交通环境。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指示精神,大力推进京杭运河江苏段经济长廊、生态长廊、文化长廊建设。
三、紧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加快推动重大任务落地生根
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既是一项长期任务,更是当前「最迫切」的任务。近期,省委、省政府密集调研推动交通运输深化改革、补齐短板。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将在加强系统性谋划的同时,紧抓当前、迅速行动,突出务实操作,加快推进省委、省政府明确的重大任务的落实。
(一)加快补上铁路突出短板。坚持以我为主、创新体制,积极探索高铁和城际铁路自主规划、建设、运营模式。一是扎实抓好在建工程建设协调保障工作,确保今年建成铁路项目 5 个 355 公里,即建成连盐铁路、青连铁路和连云至连云港东增二线,完成宁启铁路二期主体工程,配合完成符夹铁路扩能改造项目。二是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在今年已开工盐通铁路的基础上,确保今年开工建设苏南沿江铁路;力争开工建设沪苏湖铁路、通苏嘉铁路、沪通铁路二期;加快北沿江高铁、宁淮铁路、盐泰锡常宜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尽早开工建设。三是抓紧推进我省沿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修编,把宁淮、宁黄铁路等亟需建设项目纳入规划修编,解决我省自批项目的规划支撑问题。四是积极推动组建省铁路集团,着力解决好资金需求的保障问题、自主建设的路径问题、自主运营的衔接问题,使之成为全省铁路筹资、建设和运营发展的主体。
(二)加快补上航空突出短板。系统谋划机场布局定位,加强机场资源的整合利用,着力推动形成以南京禄口机场、苏南硕放机场为枢纽,其他客货运机场相互协调、差异化发展格局。一是加快推进南京禄口机场 T1 航站楼改扩建工程,规划高铁、城际铁路接入禄口机场。二是着力破解苏南硕放机场空域容量、设施容量不足等问题,充分释放苏南地区民航发展空间;同时加快连接苏南硕放机场的地铁 3 号线建设,规划城际铁路接入机场。三是省市合力加快推进淮安建设东部沿海货运机场的方案研究。四是着眼于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完善相关程序,高标准推进连云港新机场建设。五是协同推进长三角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加强与航空公司的合资合作,培育壮大基地航空公司;加快开辟国际、国内航线,建立苏陕高端旅客服务联动体系。六是积极协调争取南京民用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获批,着力推进临空经济区港产城融合发展。
(三)加快提升综合网络效能。一是高标准、大力度规划建设综合客运枢纽,加强与铁路方面的沟通协调,优化方案设计,加快建设一批以铁路客站为核心的综合客运枢纽。二是全面加强过江通道建设,今年全面开工南京和燕路过江通道,力争开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加快推进常泰、龙潭、张靖、润扬第二通道等过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加强省际「断头路」和高速公路主通道扩容,今年开工建设宁合、宁马高速扩建、溧阳至宁德高速等项目,实施京沪高速公路涉铁应急工程。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今年建成农村公路 4000 公里及桥梁 2000 座。四是加快推进干线航道联网畅通。上半年建成长江南京 12.5 米以下深水航道二期工程;集中力量加快打通内河「卡脖子」航段,加快推进碍航桥梁改造,今年建成内河干线航道 57 公里及船闸 1 座。
(四)加快提升运输服务水平。一是着力发展多式联运和国际运输,促进货运物流业集约发展、降本增效。实施差异化收费政策,积极支持和推进沿江港口集装箱业务一体化经营发展,推动内河集装箱运输加快发展;加强苏陕合作,共建新亚欧陆海联运通道,统筹推动中欧(亚)国际集装箱铁路班列扩量增效;今年力争新开或加密 3 条以上民航国际(地区)货运航线。二是着力推动客运便捷化、舒适化,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需要。今年开通民航洲际航线 2 条以上。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确保今年底主城区公交站点 500 米覆盖率苏南地区达 95%、其他地区达 92% 以上;加强城市公交、市镇班线和镇村公交之间衔接,组织实施镇村公交攻坚工程,今年底镇村公交开通率达到 80% 以上。推动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三是加强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建设。实施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计划。积极争取一批国家级交通科技创新平台落户江苏,抢占无人驾驶、智能交通等产业发展制高点。加强长江生态修复和交通运输领域污染防治,加快建成全国首个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示范省份。
当前,全省人民正在用奋斗书写新时代「江苏答卷」。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交通运输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把思想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决策部署上来,让「最迫切」的要求深入人心,以加快建设的使命感增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以更大力度解放思想,把观念转变到「以我为主」的发展理念上来,坚决摒弃「等靠要」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交通运输探索性发展、创新性发展、引领性发展;把精力集中到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上来,强化担当意识,敢于攻坚克难,奋力开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新局面,以最过硬的作风写好「最迫切」的答卷。
(作者系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兼铁路办主任)
作者 陆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