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营商沃土 澎湃发展动能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区域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对于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盐城市陆续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政策,通过服务提效、数字赋能、制度创新,推动项目审批至简至快,持续为民营经济提供更优发展环境。
强化政策惠企,着力打造比较优势。先后出台《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盐城市 2023 年「盐诚办」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等惠企政策措施,11 个县区板块因地制宜推出具体举措,形成了涵盖民营企业全生命周期的「1+1+11」的政策体系。持续实施减税降费,优化惠企政策直达机制,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截至 11 月底,「盐企通」政策平台共对 25.5 万户企业需求进行「精准画像」,在线推送各类优惠政策 10 多万条。
强化问题导向,着力降低企业成本。组织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清理各类违规预选库,加大串标围标打击力度。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招标投标优惠政策,全量清退招投标历史沉淀保证金 1.9 亿元,率先实现全市域「清零」。大力推进通关贸易便利化,实施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截至目前,今年全市采用「标准地 + 双信地 + 定制地」方式供应土地面积 199.2 公顷,累计减让企业关税 10.2 亿元,减免进口设备货物税款 4795 万元。
强化集成改革,着力提升审批效能。深化「一照多址」「一业一证」改革,统一编制服务市场主体「一件事」办事指南,在全省率先设立市场主体代位注销制度。常态化提供企业开办「一站式」免费集成服务,8 小时内办结率达 100%。持续优化 12345「一企来」企业服务专区功能,定期组织热线政策专员「上门会诊」,使市场主体真正感受到「政府可找、政策可见、服务可得、难题可解」,企业诉求按时办结率、服务满意率均保持在 95% 以上。
强化数字赋能,着力优化政务服务。深入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行」不见面审批集成改革,推广「苏服码」和电子证照应用,形成办事窗口、政务网站、移动端、自助机「四端同步」的「一网通办」格局,全市 95% 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我的盐城」APP 接入超 500 项政务服务,累计提供「全市通办」「跨省通办」「长三角一网通办」等异地服务 17.3 万件次。完成企业「盐企通」惠企综合服务平台迭代升级,汇集普惠类政策 1.1 万余条、申报类政策 600 余条,汇聚 7 个部门 43 类 479 万条涉企数据,完善智能化推送、无纸化兑现等功能。高标准建设政务「驾驶舱」,全省首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个人空间、法人空间」和「数据保险箱」应用获评 2022 江苏省区块链优秀解决方案。
优化营商环境是关系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对盐城而言,需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聚焦优化政务环境、助企纾困减负、市场监管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紧抓营商环境「牛鼻子」,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努力让政策更优、办事更快、成本更低、服务更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内生动能。
项目化统领现代治理。按照「改革推进项目化、项目推进清单化、清单推进责任化」推进思路,以「市县联动、试点先行、一县一(多)特、整体提升」为路径,组织实施全市域整体性政府现代治理十大标志性改革三年攻坚行动。全市域十大标志性改革项目暂列为:重大项目全主题全流程在线智能审批攻坚行动、商品房交易登记一体化「数治」攻坚行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一类事」集成改革攻坚行动、「人才乐业」一件事集成改革攻坚行动、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四化」(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攻坚行动、净化招投标公平竞争新生态攻坚行动、「人工智能 + 星级」全闭环精准综合监管改革攻坚行动、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攻坚行动、民生诉求「一哨联办」响应直达攻坚行动、现代政府数字转型赋能治理攻坚行动。
体系化优化政务环境。围绕企业从设立到注销全生命周期,推进跨部门、跨层级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构建「政府整体对外、部门后台服务、数据保障应用」的政务服务新范式。坚持「城市客厅、政府形象、市民中心」服务大厅目标定位,构建「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全市域四级政务服务体系,从而实现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全市域通办、全流程掌办。建立健全审管衔接协同的长效机制,明确审批监管职责与边界,持续深化「互联网 + 监管」,大力推进信用监管,探索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真正实现涉企审批监管信息「双向推送、同步共享」和审批监管执法「协同联动、无缝衔接」。
集成化释放惠企红利。借鉴苏州、台州的经验做法,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政策惠企、一键通达。全量归集市发改、科技、工信、商务、人社等部门的惠企政策,建立全市域惠企政策资源库。采用「机器学习 + 自然语义分析 + 人工审核」的办法,将惠企政策数据标签化并复审入库。推动政策与企业智能匹配,通过开发建设惠企政策智能匹配模块(即「政策计算器」)精准绘出政策「画像」与企业「需求图谱」,将企业信息和政策信息精准匹配、高速计算并得出智能匹配报告,真正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打破财政、发改、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孤岛」,通过部门数据共享推进全市域财政奖补政策兑付「一键直达」,最大限度、最快速度释放政策红利,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升级企业服务。积极整合相关部门职能,成立「盐城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盐城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审查中心)」,提供从注册开办、生存发展到注销等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开发建设市县「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平台,并与 12345 热线并轨运行。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企业综合服务专区,让法人只进「一个入口」高效办成「一批事」。打通企业开办、投资、项目审批、清户注销等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平台数据,构建市县镇(功能园区)三级企业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服务,实现全市范围内高频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数字化牵引治理转型。围绕「云、网、数、用、安」,推进政府治理数字化转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实现业务与技术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政府履职效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主线,以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为突破口,统筹抓好数字化体系建设,不断优化数字应用服务能力,切实强化数据要素供给能力,加快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企业发展智能化。坚持系统观念,重点实施数字基础设施升级、数据共享开放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城乡治理数字化水平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提升、「城市驾驶舱」能级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数字政府制度规范提升等八大行动。
常态化培育「盐商」精神。综合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布局、发展战略等因素,研究制定《盐城民营企业家年度培训计划》,启动实施系统化、高端化、精准化培训工程,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资本运作、科学管理、市场开拓、国际竞争五大能力,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有国际视野、有发展智慧、有社会担当的领军型、标杆型企业家。常态化开展「企业家日」活动,健全企业家参与政策制定的工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传承、提升、培育出企业发展的价值灵魂。
(作者分别系盐城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盐城市行政审批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孙秋香
作者 胡柏林 沈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