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地方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徐州市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扎实开展徐州地方创新实践,着力助发展、惠民生、促和谐,奋力书写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徐州答卷」。
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方向
坚持党的领导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前提。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始终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
市委高度重视,强化顶层设计。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全面部署,市委主要领导提出明确要求。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专题工作汇报,制定出台《市委关于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党委领导、人大主导、各级人大代表为主体、各项配套制度为保障的特色路径。
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谋划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强化牵头指导和组织协调,按照制度化设计、规范化操作、程序化运行的要求,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什么、谁来实践、在哪实践、如何实践、实践结果如何运用等深入研究部署,精心指导沛县、邳州、鼓楼、云龙「两县两区」先行开展创新实践试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召开深入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会议,动员全市各级人大全面开展创新实践,并建立市人大常委会领导联系包挂县(市)区制度,指导基层创新向纵深发展。
突出党建引领,发挥主体作用。以「牢记嘱托、勤勉尽责」主题实践活动引领全过程人民民主创新实践,教育引导全市各级人大党员干部和党员代表在「讲政治、讲学习、讲担当、讲团结、讲规矩」上当表率,锻造政治坚定、服务人民、尊崇法治、发扬民主、勤勉尽责的人大工作队伍,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全面提升、争先进位,全面过硬、争创一流」。
突出实践创新,发挥制度优势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我们注重发挥制度优势,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衔接起来,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
推进民主选举更加有序。人大换届选举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直接、最充分、最生动的体现。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后,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组织学习,坚持把人民民主贯穿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始终。建立多层次包挂机制,加强调研指导,及时研究解决换届选举中的具体问题。县镇人大统筹发挥网格员力量,通过「以房找人、以人找人、比对找人」等方式,最广泛地保障选民依法有序参加选举。创新视频「云见面」、代表候选人登门入户等形式,确保选民与代表候选人互动了解。
推进民主协商更加管用。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依托人大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联系点、基层立法联系点,搭建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基地(中心),出台规范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指导意见,切实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健全「周接待联系、月协商议事、年述职评议」工作机制,推进人大代表回选区、入社区、进站点,通过线下「座谈会」、线上「议事群」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人大协商,保障人民群众的期盼和诉求「有地方说、说了有人听、听了有反馈、反馈有落实」,形成了「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民主协商新常态。
推进民主决策更加科学。坚持把察民情、听民意、聚民智贯穿于民主决策全过程,促进重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开门立法」,依托「e 代表」履职平台、基层立法联系点,邀请代表、群众参与法规立项、起草、论证、评估等各环节,使立法更接地气、体现民意。全面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建立「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工作程序,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推动民生实事项目「由民做主」。
推进民主管理更加规范。聚焦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民主管理水平。开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执法检查,促进和支持群众依法参与社会治理。建立代表提出建议前调研沟通机制,通过高质量建议反映人民群众的唿声期盼。组织开展可办理、未办结建议「回头看」,对重新交办、重点督办、推动再办的事项持续跟踪问效。健全开发区人大代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街道议政代表会制度,让群众依法参与社会管理。
推进民主监督更加有效。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民主监督实效。紧扣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点对点」开展调研,「小切口」开展监督,持续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年度监督计划时,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向社会广泛征集监督议题,保证监督内容紧贴党委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完善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建议督办等工作制度,组织代表对政府职能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情况开展专项工作评议,助力政府部门更大力度纾困解难、助企惠民。
坚持与时俱进,更好助发展、惠民生、促和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围绕「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要求,坚持把「五个民主」贯通融合、一体推进,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根本保证。紧扣党委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要重点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依法行使各项职权,始终聚焦党委工作重心,切实保障人大工作跟进、力量汇聚、作用发挥。在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重点工作、重要情况,及时向党委请示报告,坚决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全过程人民民主各环节。
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职责使命。围绕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开展立法,使立法工作更好地体现民情民意、汇聚民心民智。坚持正确有效依法监督,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重大关切,依法开展工作监督,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使监督更好地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更好地帮助企业发展、更好地推动民生改善。紧扣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依法作出符合人民群众意愿的决议决定,及时将党委决策部署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人民的共同意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完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推动倾听民意的触角向村(社区)和企业、社会组织等延伸,使之成为党委决策的「好帮手」、民意表达的「连心桥」、代表履职的「新平台」。健全公民旁听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会议等制度体系,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咨询、听证、恳谈等方式,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聚民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始终,帮助群众解决切身利益问题。
坚持守正创新这一时代要求。加强数字人大建设,建立市县镇三级人大全域覆盖、分级汇聚的信息资源库,做到「线上线下」相互融合,推进各级人大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支持和鼓励基层人大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及时总结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形成「一县一亮点、镇街有突破」的工作格局,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人大离得很近、代表就在身边」。
(作者系徐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苏胜利
作者 王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