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怀感恩之心 人生会走得更远等

作者
作者

  近日,有一位高校学生因各题面试对答如流即将拥有一份喜欢的工作,而在面对招聘人员最后一道试题:“你爸爸的生日是那天”时,被问住了。“我们很认可你的专业知识,但连自己父母的生日都不知道,我们公司不会用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关心的员工。”招聘人员很遗憾地说。
  虽说这位学生遇到的这位“考官”出题有点意外,也与招聘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答不出父母生日也不完全代表不会感恩或孝敬父母。为此,无锡电视台还专门作了随机采访,结果显示,只有60%的人能记得父母生日。这道题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以感恩之心对待工作和生活,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以感恩之心常记父母,我们才能走得更远。该企业在招聘时之所以出这样一道题,就是在考验应聘者的“责任”意识。即:作为人,要永远记住父母养育之恩,作為企业员工,要牢记工作之责。如果尽用一些没有责任心的人,企业怎么能发展好?
  大家都知道,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座孤岛。我们的快乐成长,离不开父母无私的关爱与呵护;我们的成功发展,离不开单位乃至社会广泛的关心与支持。检验应聘者的感恩意识,实际上在拷问他们的责任担当。而“责任”实际上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必备素质。成功的企业之所以兴旺发达,之所以在危机面前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全体员工齐心协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与企业共渡难关。试想,如果我们的企业遇到一时困难,员工们就信心动摇,各自寻找归宿,那么这个企业必死无疑。
  因此,只有常怀感恩之心,认真履职尽责,尊重他人为你付出的劳动,感激他人对你的奉献,并且牢记在心,加倍地回报,我们的社会才会充满真情,人间才会充满真爱。只有学会以感恩之心对待工作,我们才更能体会到自己的职责,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内耗,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责任编辑:刘忠
  布置工作少不了召开各种各样的会议,如何做到端正会风与提高效能,一直以来都是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会议发言实事求是,讲问题、提要求都应力求针对性、操作性强。毋庸讳言,在不少地方,一些干部的发言仍然脱不了“官话、套话、空话”,让人昏昏欲睡。其中不少属于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的废话”,能起多大的作用,能解决多少问题,大家心知肚明。
  据报道,近日有个市要求40个区县“一把手”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用4,5分钟总结2009年工作亮点,字数控制在1000字以内,并用PPT配合展示。该要求是以政府通知的正规形式下发,且只给区县“一把手”5天的准备时间。
  
  开短会的能力
  杨昌俊
  
  全市性的会议,参加的人员肯定不少,又是研究讨论重要的经济工作,多投入一些精力,是人之常情。而“4.5分钟”发言限时令,对早已习惯了开长会、常开会的发言者、听会人来说,无疑都有点不适应。因此,这对领导们是个不小的考验。
  话说回来,此次会议毕竟事先打了招呼,可以保证效果。八仙过海各显其能,“4.5分钟”发言限时令必然让领导干部学会讲短话、讲精话、讲实在话。
  据说,海明威是一只脚站着写作的。他自己说:“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自己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思想。”道理是相通的。“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展现出来的是绘画中高超的技艺。开短会又何尝不是展示发言者用精炼的语句提炼深邃的思想的能力?
  责任编辑:刘 忠


作者 何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