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眼中的全运会

作者
作者

9 月 8 日,第十三届全运会在天津落幕。本届全运会变化颇多,在赛制和运营模式上都有不少创新,给人们带来了不少新鲜感。作为本届全运会的东道主,天津人是如何看待本届全运会的?

全民运动会更惠民

佟文

全运会形象大使

全运会在自己的家乡举办,作为天津人,我由衷感到自豪,希望让全国人民都看到最美的天津。能担任全运会的形象大使,我感到非常荣幸。

本届全运会的口号是「全运惠民,健康中国」。之前,大家认为全运会只有专业队才能参与,但本届全运会与以往不同,开设了群体项目,大家都能参与到这一体育盛事当中,真正将全运会办成全国人民的「节日」。

看到许多全民健身的好现象,让我非常高兴。前一阵儿我参加电视台录制的广场舞比赛,这是全运会的网络比赛项目。当我看到大爷大妈们在台上忘我地跳着广场舞,看到他们脸上绽放出的笑容,我真的觉得体育是非常神奇的东西,它能让人忘记年龄,忘却自己的身份,全身心投入进去,我想这就是体育的魅力。

2008 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中国人都为之激动,我作为运动员代表中国拿到金牌,觉得没有辜负祖国对我的培养。今年,机会再次降临到我身上,中国最重要的体育盛会能在家乡举办,天津人都为之自豪。虽然今年我不再以运动员身份站在赛场上,但心情却更加激动了。

站在一名退役柔道运动员的角度,我希望大力推广柔道,使它成为一项全民健身运动。本届全运会柔道比赛,看台上座无虚席,很多市民自发买票来看比赛,说明柔道的普及程度非常广泛,这要感谢全运会的推动。

一届「接地气」的全运会

陈鹏

《天津日报》记者

全运会是全国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体育盛会,无疑最「接地气」,在天津真正做到了「全民全运 全运惠民」。全运会的舞台上星光璀璨,不仅有万众瞩目的超级偶像,更有大众身边的草根英雄。

本届全运会重要的改革举措之一是增设 19 项群众比赛,让更多的「草根选手」在全运会赛场上一展风采。如此一来,隔壁的「老姑」、「张二伯」招唿着「王德成」和「丁文元」,一同报名参加「我要上全运」基层选拔比赛。放眼全国,参与者更是遍及大江南北。

本届全运会首次邀请华人华侨前来参赛,开放高水平业余选手与专业运动员同场竞技。9 名华人华侨运动员在津门故里感受到了「哏都」人民特有的幽默与热情,他们会把这种温暖带到世界各个角落。

本届全运会,天津百姓在家门口得以一饱眼福,送别了以魏秋月为首的天津女排「黄金一代」,迎来了「女版孙杨」李冰洁的横空出世,更见证了男子百米接力队的兄弟情深。与此同时,孙杨和宁泽涛在津门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追星狂潮,彻底见识了「迷妹」的风采。用天津话讲,「小姐姐们」那是真叫一个疯狂。

从天津看东京,中国体育新的奥运周期已经开启。作为奥运会的练兵场,老将的坚守,新人的涌现,我们对三年后的东京奥运会充满信心。

全运会美丽天津

高树新

天津市民

全运会对天津的改变挺大的,街道整洁了,交通状况好了,空气质量也比以前好,城市变得美丽了。我家住在滨海区,以前小区附近挺乱的,全运会期间这里进行了整改,路边烧烤都关停了,脏乱差的情况大有改观。

举办全运会,天津人民付出了很多。参加开幕式演出的孩子们一个暑假都没回家,每天排练五六个小时,人人都晒得黑黑的,看着特别健康。开幕式上五环变四环,出现了一个小失误,有些参加演出的孩子甚至是孩子家长都哭了。他们特别希望给全国人民呈现一个完美的全运会,我们也特别理解这个小失误,他们真的付出了很多的努力。

全运会让天津发生了改变,无论是城市面貌还是市民的凝聚力,这是全运会留给天津的宝贵财产。希望这些宝贵财产可以长久保存下去,不要一阵风过后,城市又回到原来的面貌。那样的话,天津人民的付出就会付之东流,举办全运会也失去了它的意义。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