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大事记(1980-1989)

作者作者

1980 年 1 月 7-23 日,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面系统地总结 30 年来体育事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为 80 年代的体育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1981 年 4 月 15 日,中国乒乓球队参加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 3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获得全部 7 项冠军,创造世乒赛 55 年来的新纪录。

1981 年 11 月 16 日,中国女排在第三届世界杯决赛上战胜日本队,获得冠军。这是中国三大球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袁伟民获最佳教练员奖,孙晋芳获得最佳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和最佳二传手 3 个奖项,郎平获优秀运动员奖。

1982 年 10 月 24 日,中国运动员李宁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 6 届体操世界杯上独得 6 枚金牌,被誉为「体操王子」。

1982 年 11 月 19 日-12 月 4 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 9 届亚洲运动会,获金牌 61 枚、银牌 51 枚和铜牌 41 枚,金牌数居首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被评为亚运会最佳运动员。

1984 年 6 月 10 日,朱建华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埃伯斯塔特国际跳高比赛中,以 2 米 39 的成绩刷新世界纪录,这是他在 12 个月内第三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1984 年 7 月 28-8 月 12 日,中国派出强大阵容参加洛杉矶奥运会。7 月 29 日,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中,以 566 环的成绩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为许海峰颁奖时,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1984 年 10 月 16 日,中国围棋协会、日本棋院和《新体育》杂志社联合举办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该赛事共进行了 11 届,中国队以 7 比 4 获胜。聂卫平成为前三届赛事的终结者。

1985 年 6 月 3 日,何振梁在第 90 届国际奥委会代表大会上当选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这是中国代表首次当选。

1985 年 7 月 31 日,首届国际足联 16 岁以下柯达杯世界锦标赛在中国举行。比赛期间,邓小平同志指示「我们中国足球运动要搞上去,要从娃娃和少年抓起」。

1986 年 9 月 20 日-10 月 5 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汉城举行的第 10 届亚运会,金牌总数保持第一。

1987 年 5 月 18 日,第 5 届羽毛球世界锦标赛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羽毛球世锦赛,中国队荣获 5 项冠军。

① 第 24 届奥运会于 1988 年 9 月 17 日至 10 月 2 日在韩国首都汉城举行。中国此次选派 301 名选手参加比赛。
② 1981 年 4 月 30 日,参加第 36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体育健儿凯旋归来。图为本届男、女单打冠军郭跃华(左)、童玲手捧奖杯走下飞机时的情景。
③ 1981 年 9 月 27 日,第一届北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天安门开跑。23 名外国选手和 52 名中国运动员参加了本届比赛。图为奖杯展示。
④ 1980 年 10 月,中国女排用业余时间来到香山欣赏红叶。左起为梁艳、张蓉芳、郎平、朱玲在香山红叶前留影。

1987 年 9 月 23 日,国家体委宣布《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试行办法》从 1988 年开始试行。《办法》规定,凡身体正常而体育不及格的学生,不评「三好生」,不能报考高一级学校。

1988 年 2 月 13 日,李琰在第 15 届冬季奥运会上,夺得表演项目短道速度滑冰女子 1000 米金牌,500 米和 1500 米铜牌,并打破女子 1000 米、1500 米短道速滑世界纪录。

1988 年 9 月 17 日,第 24 届奥运会在汉城开幕,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 5 枚金牌,11 枚银牌,12 枚铜牌。

1989 年 8 月 29 日,中国奥委会主席何振梁在第 95 届国际奥委会大会上,当选国际奥委会副主席。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