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历史机遇 共创冰雪未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以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意见》,在冬季运动相关部门、从业人员和社会舆论中引起积极反响,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在于全面落实,方方面面各尽其责,以不负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历史使命。

部署详尽 重在落实
林露
体育评论员
《意见》就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做出了以下部署。一是全力推进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备战工作。立足于既用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参与备战、发展冰雪运动的积极性。二是大力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对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做了全面部署,提出努力实现带动 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持续深入实施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战略,不断推动冰雪运动四季拓展。三是广泛开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提出以青少年冰雪赛事和校园冰雪活动为重点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举办青少年冰雪赛事,鼓励开展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冬令营活动,建立健全冰雪项目 U 系列赛事体系,组织全国青少年冰雪赛事。四是加快发展冰雪产业。积极培育市场主体,推动冰雪产业集聚区、冰雪产业企业、复合型冰雪旅游基地和冰雪运动中心发展。
《意见》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部门联动等方面,对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提出了要求。根据《意见》的部署,各有关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及时沟通情况,密切协作配合。体育系统各有关方面要把冰雪运动发展、备战北京冬奥会作为本部门、本单位重点工作,在训练参赛、人才培养、场地设施建设、经费物资保障、科技助力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冰雪运动 万众一心
朱成翼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原副主任
《意见》的出台肯定会推动中国冰雪运动向前发展,我相信各行各业万众一心的局面很快会出现。在这种形势下,冬运中心要建立健全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工作重点放在备战上,北京冬奥组委和北京市政府应将工作放在筹备好冬奥会上,两个「龙头」共同发力。各级政府在冰雪企业融资、冰雪运动场馆运营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和补贴。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冰雪逢盛世,奋斗正当时。《意见》的出台,为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蓝图,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国冰雪人更应不负期望,锐意进取,为努力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而不懈奋斗。
冬奥争光 信心很足
李琰
中国滑冰协会主席
竞技水平的提升离不开运动员的拼搏,也离不开备战的合理规划和统筹推进。现在,各支冰上国家队的备战工作都在稳步推进,中国滑冰协会在保障备战的同时,也要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有计划、有体系地进行。作为协会,要提供专业的培训体系,把国家队备战放在首位,还要推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有步骤地把《意见》落到实处。
2022 冬奥会短道速滑 8 块金牌摆在那儿,就看谁准备得充分,看谁做得更好。只要愿望够强烈,目标够明确,只要能战胜这三年多时间里的种种困难,站在领奖台上的一定是我们,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
力争突破 满额参赛
高凡
钢架雪车国家队教练
对于我国新开展项目,尽快提升竞技水平,争取在北京冬奥会上有所突破是备战重点。对《意见》中提到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实现雪上项目有突破,取得我国冬奥会参赛史上最好成绩的目标。作为一线教练员,我们要力争全面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通过对运动员训练的紧抓不懈,对训练方法与训练器材的科学创新,达到提升运动员竞技水平的目的,争取在 2022 年北京冬奥会上实现钢架雪车项目满额参赛,并且力争在冬奥会上取得成绩的突破。
作者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