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 推动规则改变

作者
作者

历史上,多位球员实力太出众,已经影响到赛场上的公平。NBA 不得不对相应规则进行改变。

职业联赛从管理到赛制不断修改规则,并非 CBA 独有。NBA 创建之初,没有现在这样出彩,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篮球职业联盟,与不断完善和改进规则有关。在这些名目繁多的规则中,许多球员推动了 NBA 修改规则,他们被称为「特权者」。

「硬实力」改变规则

历史上,多位球员实力太出众,已经影响到赛场上的公平。这种情况下,NBA 不得不对相应规则进行改变。

在这些用硬实力迫使 NBA 改变规则的球员中,以中锋居多。

乔治·麦肯是被称为 NBA 首位天王级巨星的球员,身高 2 米 08,现在看来并不算很高,当时却鹤立鸡群。大学时,他就打遍全美无敌手,特别是能轻易盖掉对手的投篮,令对手胆寒。为了限制麦肯,当时的大学联赛曾因他而特设过一条规则:不许干扰投篮。

大学毕业后,麦肯加入国家篮球联盟 NBL 的芝加哥齿轮队,并夺得当年度冠军。齿轮队解散后,麦肯加入了明尼那波利斯湖人队。不管在哪支球队,对手都不能阻止麦肯在得分、篮板和助攻方面的杰出表现。为限制他在篮下的巨大威力,NBA 出台了史上首条因单个球员而设定的规则,将三秒区的宽度由 6 英尺(约 1.83 米)扩大为 12 英尺(约 3.66 米)。

然而,这依然无法削弱麦肯的威力,1949-1952 年,他连续 3 年成为 NBA 得分王,1952-1953 年,连续 2 年成为篮板王。

唯有伤病能够阻止麦肯。1954 年,正值事业巅峰,麦肯因伤痕累累,突然宣布退役。他的退役让明尼那波利斯湖人措手不及,被迫转往洛杉矶重新组队。麦肯于 1959 年入选篮球名人堂。

张伯伦身高 2 米 16,有出色的跑跳能力,集高度、速度、力量于一身,百米跑 10 秒 9,400 米 47 秒,跳高达到 2 米 02,是 NBA 史上第一位全才中锋。

和麦肯一样,张伯伦在堪萨斯大学打球期间,因为水平远超对手,对方不得不对他进行 3 人包夹式防守,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仍然无法限制他的表演。大学联赛不得不因他而改变了 4 项规则:进一步严格限制对投篮的干扰;将三秒区扩大;修改发边线球规则;修改罚球规则。

1959 年,张伯伦加盟费城武士队(76 人队前身),后转会至洛杉矶湖人队,开始了他传奇般的 NBA 生涯。特别是和尼克斯队的比赛中,他一人独取 100 分,还有过单场抓下 55 个篮板球,连续 18 次投篮命中的数据。为限制张伯伦,NBA 再次将三秒区扩大,由 12 英尺扩大为 16 英尺(约 4.88 米),也就是现在看到的三秒区外侧两块长条。

此外,为防止张伯伦直接扣篮得分,NBA 还规定,发底线球不能将篮球抛过篮板。

张伯伦篮下二次进攻能力超强,为限制他在篮下的威力,NBA 还特设了一条规则:若进攻球员投篮后,篮球还没有离开篮框上空,另一名进攻队员便把球扣进或拨入,将被判违例,也就是现在说的进攻干扰球。

奥尼尔,1972 年出生,20 岁时横空降临 NBA,成为篮下又一「怪物」。当这位百年一遇的大中锋在 NBA 赛场上横冲直撞时,NBA 发现规则远远落后了。为了限制这条「大鲨鱼」,NBA 接连修改了篮下合理冲撞区、允许联防、篮下禁区内三秒违例等 3 项规则。

奥尼尔虽然厉害,但也有软肋,这便是罚球非常糟糕。有时候,当奥尼尔所在的球队进攻时,即便他手上没有球,对手也采取犯规战术,将他送上罚球线,利用他罚球命中率低的弱点降低得分,同时打乱他的进攻节奏,这就是着名的「砍鲨战术」。

为避免出现奥尼尔因躲避犯规被对手追得满场飞奔的尴尬局面,NBA 特别出台了一条规则,比赛最后 2 分钟内,不得对无球球员犯规,否则,将被判一罚一掷。

查尔斯·巴克利身高虽然只有 1 米 98,但因体重大,力量足,打起了大前锋。巴克利拥有壮硕的大屁股,这让他在篮下背身单打时,一步步向篮下推进,几乎没有人防得住他。

退役后的巴克利。

为此,NBA 专门制定了背身单打 5 秒规则,就是一名球员在篮下单打的时间不得超过 5 秒,否则将被吹罚违例。此后,巴克利再也无法利用力量在篮下无节制进行坦克式背身单打了。

技术性修改规则

NBA 有一些规则的制定或修改是出于维护比赛秩序或公平。

「魔术师」约翰逊球打得好,但风流成性,每到一座城市打客场,都要千方百计风流快活。后来,他被查出染上了艾滋病,不得不于 1991 年 11 月离开球场。但 1992 年他复出参加了当赛季全明星赛,获得 MVP,并率西部队获胜。

约翰逊的复出引起球员们的强烈不满和抗议,认为如果他在场上受伤流血,很可能把艾滋病传染给其他球员。为防止这种事情发生,NBA 特别制定了一条规则——当球员在场上受伤流血后,不论伤势轻重,都要暂停比赛去止血。

1990 年 1 月 20 日,当时效力于尼克斯队的特伦特·塔克在和公牛队比赛的最后 0.1 秒,在三分线外接队友马克·杰克逊传球,转身把球投进,帮助球队获胜。赛后,公牛队提出抗议,要求判定进球无效,因为 0.1 秒不足以完成投篮动作。

NBA 组织专家观看录像和实际测试,发现除非空中接球扣篮或者把队友没投中的球点拨进篮筐,否则,低于 0.3 秒无法完成接球投篮动作。

于是,NBA 在 1990-1991 赛季开始前,制定了一条新规则——球员接球投篮的时间至少需要 0.3 秒。这条规则被称为塔克规则,也称 0.3 秒条例。

「大将军」吉尔伯特·阿里纳斯参加了 2001 年 NBA 选秀大会,但首轮无人问津,最终被勇士队在第二轮选中。

身怀绝技的阿里纳斯很快打出名气。他的新秀合同到期时,很多球队都想得到他。但当时 NBA 有条规定,阿里纳斯和母队勇士签约,只能得到二轮秀中产合同,其他队可以用高于这个合同的条件和他签约。后来,阿里纳斯加盟了奇才队。

勇士队强烈不满,提出抗议。NBA 认为勇士队抗议理由正确,便出台了一条新规——像阿里纳斯这样的二轮秀在签第二份合同时,所有球队均只能开出二轮秀中产合同,这条规则也被称为阿里纳斯条款。

2011 年 11 月底,NBA 劳资双方达成了新的协议,持续了 149 天的停摆结束。新劳资协议中规定,在新秀 4 年合同期内,如果当选过赛季 MVP,或两次入选全明星首发阵容以及两次入选 NBA 年度最佳阵容,在签订第二份合同时,可以得到一份占全队工资帽 30% 的顶薪合同,之前是 25%。

当时,符合这些条件的只有 2008 年的公牛状元德里克·罗斯,也被称为罗斯条款。至今,能够享受到罗斯条款的只有 4 名球员,他们是凯文·杜兰特、布雷克·格里芬、保罗·乔治和达米安·利拉德。

1984 年,28 岁的「鸟人」拉里·伯德成为自由球员。他当时已经在凯尔特人打了 5 年,他和湖人队「魔术师」约翰逊的「黑白之争」是 NBA 的一大看点。

伯德成为自由球员后,许多球队都想高价签下他。但 NBA 为了维持「大鸟」和「魔术师」争夺的轰动效应,特规定一名球员在一支球队连续效力 3 年以上后成为自由球员时,母队和这名球员签下合同,薪水可以在原有基础上上浮 10.5%,所签合同期限由以前的 5 年延长到 6 年。如果加盟其他球队,只能上浮 8%。

在这条新规则吸引下,伯德和凯尔特人签下了合同。后来,这个条款被称为伯德条款。

法庭强令修改规则

斯潘塞·海伍德 1949 年 4 月 22 日出生于 10 个孩子的贫困家庭,18 岁升入底特律大学队,第二年场均便得到 32.1 分和 21.5 个篮板。他决定放弃后两年学业,直接加盟 ABA 丹佛火箭队(丹佛掘金队前身)。首个赛季,他包揽了最佳新秀和最有价值球员两个大奖,并以场均 30 分成为联盟得分王。

1970 年,海伍德决定到 NBA 一展身手,和当时的西雅图超音速队口头达成加盟协议。但当时 NBA 有条规定,不准所属球队和大学未毕业的学生球员签约。

「魔术师」约翰逊

为阻止海伍德和超音速队破坏联盟规矩,NBA 把海伍德和西雅图队告上了法庭。庭审中,海伍德强调自己出身贫苦,又是家庭唯一的收入来源,家里需要他早日到职业联盟挣钱养家煳口。

美国最高法院最终支持了海伍德,判定 NBA 败诉。于是,从 1971 年开始,NBA 制定规则,允许大学未毕业的学生球员参加选秀,但必须向 NBA 办公室出具家庭困难证明。

1976 年,放弃学业提前参加选秀的学生球员越来越多。这时,NBA 适应潮流,修改规则,允许任何适龄球员及在校大学生球员参加选秀,不再需要出具家庭困难证明,但要提前 45 天向 NBA 办公室通报自己参加选秀的决定。

为国际球员修改规则

国际球员进入 NBA 后,为扩大影响力,NBA 专门修改了全明星投票规则,允许球迷通过网络投票,把自己喜爱的球员选入全明星阵容。

没想到,2003 年,姚明进入 NBA 的第一年,中国球迷就把还是新秀的姚明推到了西部全明星首发中锋宝座,如日中天的「大鲨鱼」奥尼尔被挤到替补中锋的位置。

当时 NBA 规定,如果一名新秀参加了全明星正赛,就不能参加新秀挑战赛。于是,姚明参加了级别更高的全明星正赛,奥尼尔成为姚明的替补。

这年的全明星首发阵容投票结果公布后,美国媒体和球迷不干了,纷纷批评 NBA 全明星投票制度有问题,称姚明根本没有首发中锋的实力,奥尼尔应该担任首发中锋。

NBA 没有屈服于这种压力,并且于 2004 年作出全明星新规定,新秀既可以打挑战赛,也可以打正赛。

虽然如此,当易建联 2007 年加盟 NBA 后,时任 NBA 总裁大卫·斯特恩害怕奥尼尔给姚明当替补的情况再发生,担心中国球迷会把易建联投进全明星首发阵容,让当时表现异常出色的「狼王」加内特给易建联当替补。斯特恩对全明星评选规则进行暗箱操作,在确定 2008 年全明星候选人时,直接把易建联排除在外。

加内特给易建联当替补的事情没有发生,美国媒体却对 NBA 提出了批评。密尔沃基报纸质问 NBA,如果易建联打得很好,就不能把包括他在内的任何球员排除在全明星候选名单之外。

修改规则离谱,还发生在格鲁吉亚球员扎扎·帕楚利亚身上。

2016 年的全明星投票中,帕楚利亚得到了近 30 万张票,只排在杜兰特、格林、莱昂纳德、布雷克·格里芬、安东尼·戴维斯和邓肯之后。这让 NBA 感到不安,如果在接下来的 2017 年全明星投票中,帕楚利亚的票数超过以上几位,他就会成为全明星赛首发前场球员。2016 年 12 月 20 日,NBA 公布了一项有关全明星投票的重大变革计划,改变全明星首发阵容评选系统,球迷投票占 50%,媒体和球员各占 25%。

姚明

果然,今年全明星球迷投票开始后,来自格鲁吉亚的球迷纷纷为帕楚利亚投票,其票数一路飞涨,最终排在西部第二位,仅次于他的队友杜兰特。在整个西部,他的票数高居前 5 位。但媒体和球员投票,帕楚利亚得票极少,最终无缘全明星首发。

去年,格林对帕楚利亚得到那么多票数说三道四,今年两人成为队友后,口风也变了。格林炮轰 NBA 制定的新规则是扎扎规则,说「如果我是帕楚利亚,会非常生气」。

帕楚利亚却很看得开,他说 NBA 总裁萧华为此事专门坐下来开会,这已经是个成功,「我感谢格鲁吉亚球迷,他们的努力对 NBA 产生了影响。我不在乎全明星,我在乎祖国球迷的支持,所以,我会更多关注祖国人民和格鲁吉亚篮球,只要国家队需要,我会义无反顾地为国家队效力。」

另类修改规则

有些规则的修改是因为球员的行为令人反感。比如,「花大虫」丹尼斯·罗德曼的百变花头就令斯特恩很头疼。

近 20 年职业生涯中,罗德曼共夺得了 5 个总冠军,7 次入选 NBA 最佳第一阵容,两次入选全明星阵容,两次当选最佳防守球员,并于 1992-1998 年连续 7 年荣获 NBA 篮板王。但罗德曼以性格怪异着称,其处事风格不被大众所接受。他爱把头发染成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颜色,成为 NBA 赛场上一道风景。特别是转会到芝加哥公牛队后,他的花头更加疯狂。

NBA 虽然气得不行,但也没有办法。直到有一次罗德曼不仅染花头,还在头发上为商家做起了广告。忍无可忍之下,NBA 出台了一项规则,任何球员不得在头发上做广告,否则给予禁赛处罚。

「怒吼天尊」拉希德·华莱士也是有名的「刺头」。他被吹罚犯规后,总是跟在裁判身后喋喋不休,甚至谩骂、侮辱裁判。

慈世平

为肃清赛场风气,NBA 于 2006-2007 赛季前专门制定了「零容忍」政策,凡对裁判吹罚说三道四的球员,一律判罚技术犯规。

华莱士对此不以为然,认为 NBA 只是摆摆威风而已。2006 年 11 月 3 日,活塞赛季首战主场对雄鹿,第二节结束前,华莱士对裁判肯·摩尔吹他犯规不满,像以前那样跟在摩尔身后抱怨不停。握有「零容忍」尚方宝剑的摩尔毫不客气地吹了华莱士技术犯规,使他成为新规则的第一位试验品。

华莱士当即大爆发,冲到另一位裁判刘易斯·格里洛那里讨要说法。没想到,格里洛当即吹罚他第二次技术犯规,直接罚出场。

华莱士的不冷静导致全队情绪受到影响,本来实力占优,并且是主场比赛,最终 97 比 105 输球。赛后,活塞主帅桑德斯和比卢普斯等球员都对华莱士提出了批评。

慈世平也是位性格不好的球员,他有个嗜好,到了一支新的球队,都要求更换球衣号码。他在大学和 1999 年刚进 NBA 公牛队时,穿的都是 15 号球衣,说这是对父亲高中时穿 51 号球衣的纪念。从公牛到步行者队后,他穿的是 23 号球衣,说这是对乔丹的尊敬。

23 号球衣穿了 3 年后,慈世平却向球队提出要求,想穿 91 号球衣,说这是罗德曼穿过的号码,他要向罗德曼学习。

一个赛季之后,慈世平决定穿回 15 号球衣,说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找回学生时代的感觉。

他的怪异行为引起步行者队管理层不满。上诉后,NBA 为此专门制定了一条规则,球员更换球衣号码,必须在一支球队效力 4 年以上才可以。

后来,慈世平加盟国王队,在萨克拉门托打了 3 年,2008-2009 赛季又到火箭打了一个赛季。这期间,他又想换球衣号码,但 NBA 新规则不允许。结果,直到 2009 年被交易到湖人队后,才有机会改穿 37 号球衣。


作者 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