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玲 让更多女孩爱艺体

作者作者
当年的钟铃

钟玲曾是国家艺术体操队的亚运冠军。退役 13 年里,她成功进入商业圈。如今,剪去了当年的长发,钟玲看上去很干练,但也不失女性的温柔之美。

不负众望 亚运夺冠

艺术体操项目,中国从未获得过世界冠军,时至今日的最好成绩是北京奥运会上的那块团体银牌。不过,钟玲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的艺体。她拥有「钟玲跳」、「钟玲转」等 4 个独创动作,在国际排名中比较靠前,被称为「地毯上真正的天鹅」。从 9 岁开始,钟玲连续 10 年夺得国内各个组别的冠军,也征战世界各地,印象最深的是 2002 年釜山亚运会。

中国艺术体操队成绩在亚洲排名第一,出征釜山亚运会前,全队上下夺冠唿声很高。钟玲不负众望,夺得个人全能冠军和团体冠军两枚金牌。当时,她在国际比赛中最好的排名是第九。在个人全能争夺中,她遭遇国际排名第四的哈萨克斯坦选手尤索波娃。前两项,两人成绩不相上下,比分咬得较紧。从第三项开始,钟玲借助强项拉开距离,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最终以 107.800 分的成绩夺得冠军。她清楚地记得,领奖时两个人都泪流不止,她是成功后的喜悦,尤索波娃则是失败后的伤心。的确,为了这次夺冠,钟玲付出了很多。就说控制体重吧,她有一年没吃米饭,都忘了饭的味道。教练没收了她的银行卡和饭卡,并告诉家人和队友不能寄钱、借钱给她。刚开始,钟玲觉得很痛苦,但她以顽强的毅力扛了过来。

亚运会给钟玲的运动生涯增添了亮色,她满怀希望地向着雅典奥运会进军。但出发前 3 天,才确定她为参赛人选。那时,钟玲已筋疲力尽,状态也过巅峰。她来不及调整就走进奥运赛场。个人全能名列第 17,奥运之旅就这样很快结束了。不过,钟玲却是中国第一个拿到奥运「入场劵」的选手,在此之前的队员都是持特卡进入的。

2005 年,钟玲退役,开启生活的另一种模式,拥有了赛场外更多的经历。

创业梦想 落地生根

很多人都拥有一个美丽的创业梦。钟玲说:「10 岁那年,我身穿李宁的品牌参加比赛,觉得拥有自己的品牌是很酷的事。当运动员时,我就陆续搜集关于创业的资料,梦想有一天,也能用自己的名字创办运动品牌。」

钟玲在话剧《甜咸配》里演李师师。
出席论坛

2010 年,她创办了北京熠帆钟玲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有固定学员 100 多人。艺术体操是集艺术和运动为一体的项目,既有舞蹈的优雅,又有运动的力度。钟玲想普及大众体育,也想让更多女孩喜欢艺术体操。

钟玲公司专业团队的教师来自俄罗斯、乌克兰等艺体强国。在教学体系上,钟玲借鉴两国的经验,结合实际,形成独特的教学体系。当年钟玲刚退役时,就在家乡创办过俱乐部。去台湾执教后,她聘请小伙伴为学员授课,很快发现学员渐渐减少。她觉得,必须拥有一套自己的教学体系,才能留得住学员。现在,公司的教学体系分为 10 级,每个等级都有不同要求,是个步步高的过程。授课时,她要求教师结合每名学员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进行私人定制。

除了日常教学培训,钟玲还创办了每年一届的钟玲杯国际艺术体操俱乐部邀请赛和夏令营活动。邀请赛至今已是第 7 届,目的是开阔学员视野,感受艺术体操带来的快乐。比赛中,公司邀请 2016 年奥运冠军马蒙和韩国亚运冠军孙妍在来表演,让更多学员看到艺术体操的魅力,树立奋斗目标。夏令营活动中,除了聆听大师授课外,学员还在国外一边训练一边旅行,感受异样的训练学习环境。

最初举办这些赛事时,为了吸引国际选手参赛,钟玲自掏腰包垫付各种费用,甚至卖掉自家的老房子。后来,随着知名度不断提高,国际艺术体操大腕级人物逐渐加入,也吸引了知名企业的赞助。就这样,钟玲杯赛越办越好,到第四届开始小有盈余。

身为公司老总,钟玲和普通教师一起奋战在教学一线,还利用空余时间出国学习,考察国外行情。俄罗斯练习艺术体操的女孩形成梯队,虽然只有少数人夺冠,但大家仍旧坚持不懈地训练。人们都想从中练就高贵气质,体会坚韧不拔的精神,形成自己的个性。钟玲说:「练习艺术体操不仅是要拿冠军,更多的是体会体育带来的改变,这种改变将伴随终身。」

有名学员最初身体不协调,很多俱乐部都认为不适合练艺术体操,拒绝接纳。她千辛万苦找到了钟玲的公司,一些教师开始也认为她坚持不了,迟早会离开。但这位女孩默默地坚持了 6 年,钟玲给了她展示和表演的机会。慢慢地,她的协调性和形体都得到改善,体育成绩在班级名列第一,有了自信,完全变了一个人。看到这样的改变,钟玲觉得比自己拿冠军都值得。如今,一些学员的艺术体操水平比省专业队的还高。

现在的钟玲
钟玲大婚

此外,钟玲还针对不同的目标客户开设表演班、竞赛班、成人课程、大师营等,收费相对便宜。训练的服装自行设计,公司也有了自己的公众号。

经历丰富 生活精彩

退役 13 年中,钟玲在台湾当过教练,在腾讯体育当过记者,也经营过格子铺商店,可谓经历丰富。

她曾经尽力推广宣传艺术体操。2008 年,她出演话剧《甜咸配》。为了配合当年北京奥运会的宣传,剧中融入体育元素。钟玲饰演李师师,展示了一段艺术体操绝活。拍戏时,她有了意外收获,认识了丈夫东靖川。现在他们的女儿已有 3 岁,经常跟着钟玲进入公司。时间一久,耳濡目染,女儿对艺体有了特别的感觉,小小年纪,训练专注,在国际上拿过 3 次奖。

在训练场上,身为母亲的钟玲没有亲自给女儿传授技巧。教练要严厉,母亲要温馨,她不想混淆两者的身份。课上,钟玲在教室外静静地看着女儿训练。练习柔韧性时,女儿经常痛得跑到钟玲前哭泣。钟玲总会说:「我很理解你的感受,你已经很棒了,请继续努力。」听到这话,女儿默默地擦干眼泪,继续训练。钟玲以身作则,很多事情都是和女儿一起完成的,自己做不到的也不要求女儿去完成。

由于业务繁忙,她不常去奋斗过的国家队为师妹指导。她奔走于全国各地,每到一处都会和昔日的队友小聚,交流创业成功经验,最晚的一次竟聊到凌晨 3 点。谈起以后的打算,钟玲说,想让更多的女孩来学习艺术体操,亲近艺术体操,「我还想在上海、南京等地开更多的分店,办体育旅游和中国艺术体操节」。


作者 林静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