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 缺少亚洲球星

作者
作者

我永远记着 2012 年 2 月 14 日,既因为这一天是我的生日,也因为「林疯狂」热潮正席卷全球。在让人难以置信的两周时间里,林书豪是全世界最出色的篮球运动员,纽约尼克斯对多伦多勐龙的比赛还剩下 0.5 秒,林书豪投中三分完成绝杀。

当林书豪与队友疯狂庆祝时,我被他迷住了。在 NBA 赛场,亚裔球员本来就不多,能够决定比赛胜负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对全美数十万像我这样的亚裔孩子来说,林书豪的快速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受到伤病影响和状态下滑,「林疯狂」现在似乎已经是遥远的回忆了。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在美国主流体育联盟中,未来是否还会出现像林书豪这样的亚裔超级巨星?他们能否将高光状态维持更长时间,不再只是两周?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在不同地区,人们对「亚裔美国人」的定义并不一样。

我们必须意识到「林疯狂」热潮的独特性。阅读当时媒体对林书豪的报道,会发现美国媒体和公众对林书豪的表现感到惊讶。毕竟,在美国四大体育联盟中,亚裔球员数量太少,如是背景下,公众很难想象一名亚裔超级巨星在球场上主宰比赛。

这并不奇怪。从历史角度来看,亚洲球员和亚洲籍美国球员的定义不同,例如姚明是一位 NBA 传奇球星,但他是中国人而非亚裔美国人。在四大联盟中,亚裔球星少,亚洲球员更少。

亚裔美国球员在哪些联盟打比赛?全美大学体育协会有个数据库,追踪统计了在美国所有大学的学生运动员族群构成。统计显示,美国各大学中的棒球运动员共 34980 名,亚裔美国球员仅 318 名,约占 0.9%;橄榄球运动员 73057 名,其中仅 386 名是亚裔美国人,约占 0.53%;篮球运动员 18712 名,其中亚裔美国球员 107 人,约占 0.57%;冰球运动员 4197 名,28 名亚裔美国人所占比例只有大约 0.67%。

再来看在美国人口中,亚裔美国人占了多大比例。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2017 年,亚裔美国人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 5.8%。不难看出,在美国校园中,参与四大球类运动的亚裔美国人实在太少了。由于大学体育是运动员从事橄榄球、篮球等职业体育运动的主要入门途径之一,这就很容易理解为何至今仍然没有出现下一个林书豪了。

亚裔美国人不愿参与这些流行的体育运动,原因很多。有人提到亚洲和美国的文化差异,亚洲人往往更注重学习和工作。作为一名第二代亚裔美国人,我知道在许多亚洲国家,人们认为学习是最重要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绝大多数时候,运动只能排在学习的后面。

同时,美国人对亚裔球员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也是个问题。我记得在高中打篮球时,同伴们经常在我面前说「小眼睛」和「筷子」之类的垃圾话,尽管这些玩笑跟我的篮球水平没有任何关系。在这种社交压力下,年轻球员很难坚持下去,尤其是考虑到很多人真的认为亚裔美国人不像本土美国人那样有运动天赋。

除了征战美国主流体育联盟的亚裔美国运动员之外,2018 年冬季奥运会单板滑雪女子 U 型池冠军克洛伊·金也是一位亚裔美国人。她富有魅力,成为《体育画报》封面人物一点都不让人感到意外。新科美网女单冠军大坂直美也是个例子,她的父母分别是海地人和日本人,但她在美国长大。随着 2020 年东京奥运会日益临近,她无疑会吸引更多人关注。

从某种意义上讲,克洛伊·金、大坂直美和华裔花样滑冰运动员陈巍等人的职业经历表明,亚裔运动员有能力赢得比赛。亚裔美国运动员并不一定要将林书豪作为模板,他们同样有机会成为明星。

林书豪是 NBA 中亚裔球员的代表人物。


作者 Souichi Ter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