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踏实地

世界杯是座大舞台,不仅见证冠军,也见证奇迹。每次世界杯前,总有各种各样的预测,除了冠军归属之外,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谁会成为世界杯上的搅局者」。
一般来说,冠军归属的预测无外乎巴西、阿根廷、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寥寥数队,而世界杯上扮演黑马角色的搅局者,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候选人。
就巴西世界杯来说,赛前被人们看好有望搅局的,莫过于美洲的哥伦比亚、智利,欧洲的比利时和瑞士以及亚洲的日本。
小组赛的结果令世界球迷大跌眼镜,真正的黑马居然是曾经被认为在死亡之组里任人鱼肉的哥斯达黎加。

「被黑马」不跌份
哥伦比亚和比利时,赛前被认为有可能成为本届世界杯赛场上的大黑马,前者有世界第一前锋法尔考领军的众多「妖人」,后者则有一众在欧洲赛场红得发紫的「超新星」组团出击。
除此之外,哥伦比亚和比利时还依靠在世预赛和近年来各项赛事上的出色成绩,被列为世界杯种子队。成功避开巴西、意大利、德国等传统豪强,更是给他们的黑马角色铺路搭桥。
而哥伦比亚和比利时在小组赛中的表现也没有令人失望,虽然两队首轮表现出一些紧张和怯场,但是此后都越打越好。
赛前损失了头号球星法尔考,不过哥伦比亚并没有表现出慌张。以詹姆斯·罗德里格斯、杰克逊·马丁内斯、古铁雷斯、夸德拉多组成的攻击团队迅速让球队进入了正轨,两场酣畅淋漓的胜利将哥伦比亚带入复赛,而詹姆斯·罗德里格斯更是凭借超强的表现获得了巴萨、拜仁等豪门的青睐。
相比哥伦比亚,比利时人员更加齐整,不过,时隔 12 年重返世界杯,并贵为种子队,还是让他们背负了压力。在同阿尔及利亚的比赛中,高大中场费莱尼临危救主打前锋,以进球稳住了局面,最终拿下比赛。可以肯定,后面的比赛,调整好心态的比利时将越来越出色。
真黑马横空出世
哥伦比亚和比利时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黑马,可以说他们是「被黑马」了。相比之下,真黑马应该是谁都无法想到的那支球队。
比如,哥斯达黎加。
赛前,因为与三支世界冠军乌拉圭、意大利、英格兰分在同一小组,哥斯达黎加在博彩公司开出的世界杯夺冠赔率中位列倒数第一,很多人认为乌拉圭、意大利、英格兰要想小组出线,关键在于谁能在哥斯达黎加身上拿到更多的净胜球。
现在看来,这种对哥斯达黎加队近乎侮辱的言论和看法是幼稚的。哥斯达黎加对乌拉圭和意大利两场比赛全胜,拿到 6 分,率先锁定小组头名,兵不血刃地将自认为不可一世的英格兰提前送回了家。
如果说哥伦比亚和比利时阵中还有詹姆斯·罗德里格斯、瓜林、萨帕塔和费莱尼、阿扎尔、孔帕尼等名将压阵的话,哥斯达黎加队中的球员有谁能叫得出名字?过去提起哥斯达黎加,还能想到万乔普,现在这支球队呢?说实话,几乎没有人认识。
球队中最大牌的球员是被阿森纳外租给奥林匹亚科斯的前锋乔·坎贝尔,仅有的两名在欧洲五大联赛效力的球员是莱万特的替补门将纳瓦斯和美因茨的后卫迪亚兹,除此之外的球员来自本国联赛和瑞典、丹麦等欧洲三流联赛。
从场面上来看,哥斯达黎加战胜乌拉圭和意大利也绝非凭借运气,他们比乌拉圭和意大利的状态更好,技战术执行力更强,针对性打法也更有效。意大利队主教练普兰德利赛后就承认,「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没有做好准备」。
哥斯达黎加从被称为死亡小组的 C 组突围,已经是一个奇迹,这才是真正黑马应该展现出的姿态,哪怕他们的脚步终止在 16 强,其成就也远高于哥伦比亚和比利时这种「被黑马」的球队。
哥斯达黎加足球人口多 华裔也能踢好球
提起哥斯达黎加,说起来与中国足球有着不解之缘。2002 年韩日世界杯上,中国队首次世界杯之旅的首个对手就是哥斯达黎加。那场比赛中,曾经豪情万丈的中国队因为孙继海和范志毅受伤而陷入被动,被哥斯达黎加以 2 比 0 轻松击败。
当时执教中国队的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此前曾经执教过哥斯达黎加,他曾经的弟子正是韩日世界杯上哥斯达黎加队的主教练吉马良斯,后来一度到中超执教天津泰达。
此外,哥斯达黎加队中还经常会有华裔面孔。2002 年韩日世界杯时,阵中的威廉·孙星就是华人后裔,连哥斯达黎加现任足协主席都有个中国大姓 ── 李。
由于中国对哥斯达黎加援建体育场,为了表示感谢,哥斯达黎加还曾邀请中国队在新球场热身。这一切都让哥斯达黎加和中国在足球上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除了足球,哥斯达黎加国内有大量华人及其后裔,在全国人口中约占超过 1% 的比重。19 世纪中叶,殖民者在哥斯达黎加开办热带作物种植园,需要大量劳动力,从中国广东、香港、澳门等地招收了大量华工,这些人就是目前在哥斯达黎加华裔的祖辈。
这更让中国的球迷感受到丝丝寒意,同样是华人,为什么人家的足球能搞上去?
没有大牌的球员,没有超高的薪金,没有火爆的联赛,也没有一掷千金的资本大鳄,哥斯达黎加足球发展依靠的就是「人多力量大」。
哥斯达黎加全国人口仅有 460 多万,不足北京市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但是,其注册的足球人口有 108 万,也就是说每 4 个人当中就有 1 个人常年且定时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据统计,哥斯达黎加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的主场上座率高达 91%,接近足球王国巴西的上座率。
这些结果应该归功于博拉·米卢蒂诺维奇。在米卢 1990 年执掌哥斯达黎加帅印之前,这里还是足球荒漠。米卢成功将哥斯达黎加带入世界杯 16 强,让足球成为哥斯达黎加的第一运动。从那以后,哥斯达黎加政府和民众对足球极其热衷,为本国足球提供了最大的支持。
在狂热的足球氛围下,哥斯达黎加培养出万乔普这样的足球明星。在那个时代,哥斯达黎加队的一切战术都围绕着万乔普展开,但他们发现一个万乔普根本无法让哥斯达黎加足球脱胎换骨,于是注重青训,产生更多的万乔普成为他们的方向。
在哥斯达黎加,有 254 个注册的足球俱乐部,青少年培训基地超过 100 个,12 岁以下的球员参加足球培训不须缴纳任何费用,也不会影响他们正常的学业。正是按足球规律办事,2009 和 2011 年两届世青赛上,哥斯达黎加队有着出色的表现,杀入半决赛。如今,2009 年世青赛上成名的小将坎贝尔带领着哥斯达黎加战胜了乌拉圭和意大利,震惊世界。

比利时青训投入大 红魔飙成种子队
与哥斯达黎加过去的默默无闻不同,比利时曾经是欧洲劲旅,「红魔」的称号在上世纪 80 年代辉映欧洲。恩佐·希福、瑟勒芒斯是比利时足球的代表人物,但是从威尔莫茨那一批球员开始,比利时足球开始严重下滑,2002 年韩日世界杯以后,比利时队再也没有参加过世界大赛。
在比利时足球最低谷的 2007 年,国家队的世界排名为第七十一名,仅比中国队高 5 个位次。如今,比利时队的世界排名高居世界第五位,7 年来跃升了 66 位。
其实,「大跃进」式的进步是他们 7 年来辛勤耕耘的结果。2000 年欧锦赛是比利时与荷兰联合主办,比利时小组赛就被淘汰出局,不光彩地成为欧锦赛历史上第一个小组赛就回家当看客的东道主。
2002 年韩日世界杯惨败后,比利时足协无法容忍球队继续丢脸,开启了青少年足球复兴计划。

被誉为「比利时青少年足球总设计师」的布鲁因·尼恩克斯介绍说,当时比利时足协意识到足球人口与青训之间的断层,认为应该在每个省设立足球学校,足协牵头,足球学校和国内的大学合作,政府的教育部门要求学校每周都设立足球训练课。这样,小球员们在学校就能接受每周 20 个小时的足球训练,不会耽误学业。
如今的曼城队长孔帕尼就是这个行动的受益者。从 6 岁开始,孔帕尼边踢球边学习,一直到 20 岁进入安德莱赫特队,孔帕尼都没有为足球荒废学业。在转会曼城前,安德莱赫特队回绝了多家俱乐部的重金购买,孔帕尼留在比利时完成了大学学业。
除了体教合一之外,比利时各省市每年会提供 500 万欧元,给辖区的俱乐部作为发展青训的专项基金,极大地刺激了俱乐部开展青训的热情。安德莱赫特、标准列日、根克这些比甲豪门都有自己的青训基地,每年的投入甚至超过了西班牙和德国的豪门俱乐部。
如今的比利时,无论国家队还是俱乐部,都在享受着人才井喷后的快乐。作为夹在荷兰和法国之间的小国,比利时利用法甲、荷甲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年轻球员,让他们在更大的舞台成长,直到成为世界巨星。
哥伦比亚留洋渠道稳 「妖星」「黑店」接上茬
哥伦比亚和比利时都曾经是世界杯赛场上不容忽视的力量。上世纪 90 年代的哥伦比亚因为拥有巴尔德拉马、阿斯普里拉、林孔、伊基塔等明星球员,挤下当时已经衰落的乌拉圭,成为南美第三强队。1994 年美国世界杯前,球王贝利甚至预测哥伦比亚将成为黑马,具备争夺世界冠军的实力。
不过,被贝利的乌鸦嘴黑中后,哥伦比亚成为美国世界杯上的悲剧,后卫埃斯科巴自摆乌龙后被枪杀,让整个哥伦比亚足球陷入阴影中。当时因为担心性命,巴尔德拉马、阿斯普里拉等球员甚至拒绝为国家队比赛。
变故导致了哥伦比亚国内足球氛围的大幅衰落,明星球员出走,国内联赛缺乏号召力,加上原本就有毒品、赌博、枪杀流行的治安环境,哥伦比亚足球进入了衰败期,还爆出了足协腐败案、足协官员绑架案等恶性事件,为足球抹黑。
2006 年,哥伦比亚政府重新支持足球发展,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社会压力较大,国内冲突加剧,内部矛盾突出,失业率与贫富分化严重。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有奋斗目标并得到就业机会,足球被用来加强团结和振兴国家。
首当其冲就是重视青训,计划也从 2005 年那支参加荷兰世青赛的青年队开始。此后,他们几乎参加了每一届世青赛,并且在 2011 年主办了 U20 世青赛,今年世界杯上的核心詹姆斯·罗德里格斯就是 2011 年哥伦比亚世青赛上的一员。
哥伦比亚足协还意识到,虽然过去向往的技术足球十分华丽,但是节奏过于缓慢,表演性甚至超过了竞技性。哥伦比亚足协鼓励优秀年轻球员去欧洲闯荡,并且通过对经纪人的引导为年轻球员配备了更好的渠道。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脚踏实地,而不是好高骛远。
在这样的宗旨下,葡萄牙联赛成了哥伦比亚新星们登陆欧洲的落脚点。哥伦比亚毕竟不像巴西、阿根廷那样属于足球强国,球员的名气远不及巴西、阿根廷球员,直接登陆欧洲五大联赛可能得坐铁板凳,无球可踢。葡萄牙作为欧洲二流联赛翘楚,在语言、文化方面是南美大陆和欧洲大陆之间的最佳桥梁。通过经纪人的运作,把年轻球员送往葡萄牙,比直接进军五大联赛要现实得多。
其中,最着名的非「欧洲黑店」波尔图莫属。法尔考、詹姆斯·罗德里格斯、瓜林、杰克逊·马丁内斯、金特罗都先后在波尔图效力,打出身价,然后转会欧陆豪门,这也让波尔图拿到了不菲的转会费。波尔图和哥伦比亚已经形成了一种良性的供销关系。
依靠这种互惠互利、稳扎稳打的留洋方式,哥伦比亚的年轻球员一步步向上成长。如今,法尔考已经从葡超走向更高处,成为全欧洲球队看好的「第一中锋」。相信世界杯之后,杰克逊·马丁内斯也将站在更高的舞台展示自己。
结 语
世界杯黑马常有,而善于分析黑马成色的伯乐不常有。想知道一支球队为什么会突然令世界大吃一惊,就必须知道他们在此前都做了些什么。
足够多的足球人口、科学的体教合一青训模式、舒畅稳健的留洋深造之道,这是巴西世界杯三支可能的黑马给中国足球带来的启示。想把足球搞上去,与球员薪水和外援身价无关,与俱乐部的战绩打法也无关。
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想成为世界杯的黑马吗?请脚踏实地吧。
作者 张子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