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市有风险,马云需谨慎

作者作者

社交媒体多了,哪怕是体制中人,加入这个圈那个群,只要感觉在私聊状态下,说话都会越来越放肆,尺度会越来越大,似乎在族群之中不需要那么掩饰本真。

一段朋友圈中的对话无意中流传了出来。根据击鼓传花过程中,倒腾了 N 多手的一位传花者介绍,似乎是浙江体育管理者以及体育营销者的一个私群。私聊泄密,当然不妥,只是说话内容吸引人:「马云,你这演的是哪出啊,要把广州恒大对德国汉堡的比赛移师杭州举办……」

群里的回应相当汹涌。有哈哈大笑的笑脸,有「告诉 XX 这事不能批」,有「要办就办国家队比赛」的建议,更有那位 XX 官员的直接回复:「还没批呢!」然后又是一群大笑。

马云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怎样的江湖。他还没登场,就表示了对这江湖的蔑视。在他自家的社交媒体发帖,回顾了一点自己大学时代仅有的踢乌龙球经历后,反复嘲弄「看不懂中国足球」。发帖的时间正是盛传他将收购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 49% 股份,要为老朋友宋卫平解困。没想到发帖之后一周,马云出现在广州,和许家印「强强联合」,以 12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广州恒大足球俱乐部 50% 的股份。

电商巨人正式进军中国足球,淘来淘去,淘我喜欢,淘汰了有着乡土关联可影响力不够大的浙江绿城,淘了应时当令最为火爆的广州恒大。

以马云的选择论,无可厚非,这就是一种品牌或者社会口碑投资,钱在他手里,怎么花,旁人无从干涉。但这样的投资决定怎么看也够不上「互联网思维」的高大上。宋卫平在媒体面前指责马云「背信弃义」,可是生意场上,只要符合法律规定,「互联网思维」的领袖们行止如何,早不是「信义」能够约束的。

不打破陈规,不做些出格出挑的决断,马云也成不了马云。所以,乔布斯一句「创新就是对一千件事情说『不』」,早已经是「互联网思维」的圭臬。

只是进入到中国足球界,有了这么大的资金投入,未来广州恒大的俱乐部名称都会发生变更。马云能对宋卫平说「不」,很多行内从业者也会有机会对马云说「不」。文章开篇那朋友圈里的密谈,句句都在对马云说「不」。马云想要破掉行规,想要带着他新近投资的恒大,到杭州来打国际足球表演赛,倘若比赛在广州进行,浙江的体育管理者是无权过问的,但要进入杭州,势必要有比赛报批、政府准许等官样流程。马云可以天马行空,百无禁忌,可终究有一日是要落地的,那便是要和盘根错节的地方势力打交道的时候。

马云的求破和地方势力的反感说不上谁对谁错,哪怕是地方市场保护势力,从切身利益出发,也有自卫本乡本土市场的动力。旁观者琢磨不清楚的是马云到底想干什么?以他的精明和活力,从来不是一个只以搅动风云为目标的人。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这会是马云投资足球的一大原因。在中国,生意做得越大,越不是做生意,而是做政治地位和权力架构。知道首脑和政府喜好,及时投效跟进,当然是精明商人的决定。其次是足球在中国正进入上升轨道,这不是说中国足球的竞技水平,而是得到的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对于正在将阿里巴巴推向国际资本市场的马云,这样的大环境变化非常重要。商业品牌的影响力和市场口碑总要找到一些营销渠道,得以长久传播。像足球这样一场国内联赛轻松聚集数万人群,还不被列入维稳安保事件的人气活动,绝无仅有。就生意论,足球也是值得他投入的领域。

哪怕马云和大部分人一样,站在足球面前,忍不住要秀自己的道德优越感,中国足球强大的社会功效由此再次得到证实。

他来了,来的时间不久,正赶上风云激荡的巴西世界杯。所以,他的新闻没能长尾,媒体眼光都被巴西暂时吸引。如果这段时间马云运作得当,或许能随风潜入夜,掌握好进入中国足球的一些窍门。只是进入的过程、诸多冷眼和猜疑,将不会断绝。球市有风险,马云需谨慎。


作者 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