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就是用来创造的

作者
作者

全项参赛 金牌奖牌创纪录

在「固点、扩面、冲刺、精兵」的 7 年努力准备后,中国体育代表团完成了北京冬奥会全部 7 个大项、15 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共获 104 个小项 194 个席位的参赛资格,含 4 个需通过北京冬奥会其他小项成绩再确认的「赛中赛」小项,占全部 109 个小项的 95.4%。与平昌冬奥会中国运动员参加 5 个大项 12 个分项 53 个小项相比,增加了冰球、雪橇两个大项,北欧两项等 3 个分项,速度滑冰女子 5000 米等 47 个小项,参赛小项、运动员数量均大幅提升,创下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新纪录。

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夺金数为 9 枚,刷新了 2010 年在温哥华夺取 5 金的单届冬奥会金牌数纪录。同时,15 枚奖牌也刷新了单届冬奥会奖牌数纪录。此前的最高纪录是 11 枚,分别在 2006 年都灵冬奥会(2 金 4 银 5 铜)和 2010 年温哥华冬奥会(5 金 2 银 4 铜)取得。

在 9 枚金牌中,雪上项目贡献 5 金;15 枚奖牌中,雪上项目收获 9 枚。无论是金牌数还是奖牌数,雪上项目均超过冰上项目,这是中国以往参加冬奥会没有过的。

新设项目 开张便夺第一金

混合团体接力是冬奥会短道速滑的新增小项。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 2000 米混合团体接力项目中,武大靖、任子威、范可新、曲春雨、张雨婷努力拼搏,中国队以 2 分 37 秒 348 夺得冠军。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开赛首日便收获的首枚金牌,也是这个冬奥会新项目的首金。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比赛堪称「神仙打架」,高手过招。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的谷爱凌技惊四座,最后一跳再次突破自己的极限,做出这个项目女子最高难度动作:左侧两周偏轴转体 1620,得到 94.50 的高分,最终以 188.25 分夺冠。这枚金牌意义非凡,是自由式滑雪大跳台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后的首金,更是中国女子雪上项目在历届冬奥会上获得的首金。

不懈奋斗 冬奥会上终登顶

速度滑冰是人类最古老的冰上运动项目之一,素有「冰上田径」之称,也是我国最早夺得世界冠军的冬季项目。1980 年我国首次参加冬奥会时,速滑男子 500 米成绩仅排名第 23 位,尽管后来也曾有过 1994 年刘洪波的第四名、2006 年于凤桐的第五名,但总是与领奖台缘悭一面。2018 年平昌冬奥会高亭宇摘得铜牌。

北京冬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开幕式旗手高亭宇不负重望,以 34 秒 32 打破冬奥会男子速滑 500 米纪录并获金牌,实现了我国男选手冬奥会速滑金牌「零的突破」。

500 米是冬奥会速度滑冰比赛距离最短的项目,不确定因素多,对运动员速度、心理、临场发挥要求极高。2002 年以来,没有一位运动员能连续两届冬奥会登上领奖台。高亭宇夺冠是中国男子速度滑冰一次史诗级突破,难怪罗致焕感叹:「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相当于赢得田径场上『百米飞人』大战!」难怪张虹感言:「高亭宇这块金牌,怎么褒奖都不为过!」

2 月 7 日,中国短道速滑队「兄弟连」三人携手冲入男子 1000 米决赛,相互支持。最终,任子威、李文龙包揽金银牌,实现了中国队这个项目的新突破。

2006 年都灵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男子运动员韩晓鹏为中国雪上项目夺得首枚冬奥会金牌,但同样优秀的中国女子空中技巧运动员迟迟未收硕果。从 1998 年长野冬奥会到 2018 年平昌冬奥会,中国女将在 6 届比赛中拿到 5 枚银牌,屡次与金牌失之交臂。本届冬奥会,四战冬奥的徐梦桃终于捅破这层窗户纸,等待 24 年的冬奥金牌梦想终于实现。

此后,同样四战冬奥会的老将齐广璞在空中技巧决赛中,为中国男队时隔 16 年再获冠军。中国队历史上第一次包揽冬奥会男女空中技巧项目桂冠。

翊鸣惊人 每一步都是突破

在奥运赛场上每前进一步,17 岁的小将苏翊鸣都在刷新中国男子雪上运动历史。

2 月 7 日,在单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中,他两度完成正脚内转 1800 度,五周转体的高难度动作,收获一枚银牌。这是中国单板滑雪男子项目的首枚奥运奖牌,标志着中国雪上项目的一个重大突破。

2 月 15 日,在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中,苏翊鸣在决赛前两轮以完美的发挥奠定胜局,以 182.5 的高分夺得金牌,成为中国单板滑雪历史上第一位冬奥金牌得主,还打破周洋的纪录,成为我国最年轻的冬奥会冠军。

自由式滑雪 两金一银第一人

2 月 18 日,在女子自由式滑雪 U 型场地比赛中,谷爱凌发挥出色,第二跳奠定胜局,完美演绎了 U 型场地项目的魅力,以 95.25 分的高分夺得金牌,这是她本届冬奥会的第 2 枚金牌、第 3 枚奖牌。她成为第一位在一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三个项目中都拿到奖牌的选手。

隋文静韩聪 屡创世界最高分

在花样滑冰团体赛双人滑短节目上,隋文静/韩聪就以 82.83 分刷新双人滑短节目历史最高得分。在花样滑冰双人滑短节目比赛中,他们又以 84.41 分破世界纪录,并以排名第一挺进自由滑。在自由滑比赛中,他们战胜三对实力强劲的俄罗斯奥委会队选手,拿到 155.47 分,比赛季最好成绩高出 10 分,最终以 239.88 分的总成绩夺冠,并刷新了世界纪录。

虽是银牌 却已经创造历史

2 月 15 日,在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谷爱凌在第三次滑行中顶住压力,稳定发挥,以 86.23 分的成绩获得银牌。中国代表团首次有运动员参加冬奥会这一项目比赛,便取得奖牌,实现了项目重大突破。

努力拼搏 弱项实现新超越

在钢架雪车男子项目的比赛中,闫文港敢打敢拼,在世界高手出色发挥的情况下,以 4 分 01 秒 77 的成绩拼得铜牌。这是我国第一枚钢架雪车冬奥会奖牌。殷正以 4 分 2 秒 13 的成绩位列第 5 名,并以 4 秒 58 的成绩创造了赛道出发纪录,在中国赛道滑出了世界速度。此前,中国男子钢架雪车冬奥会最好成绩是耿文强在平昌冬奥会上的第 13 名。

在冬季两项男子 12.5 公里追逐赛中,中国选手程方明以第 22 名的成绩成功完赛。此前中国队的历史最好成绩是张成烨在 2006 年都灵冬奥会上取得的第 34 名。

在越野滑雪女子 4×5 公里接力比赛中,由池春雪、李馨、巴亚尼·加林和马清华组成的中国队以第十名的成绩完赛,首次进入冬奥会越野滑雪前十名。此前中国越野滑雪队冬奥会的最好成绩是 1984 年获得的第 12 名。

填补空白 成功亮相冬奥会

北京冬奥会,在 35 个小项上,中国运动员首次登上赛场,其中有本届新增小项,更多的是原有项目中未获参赛资格的小项。在备战北京冬奥会近 7 年间,中国冰雪运动员走出一条打破常规之路,成功突围,尤其是雪上项目进步明显。

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冬季两项三个雪上基础大项,在北京冬奥会上设有 34 枚金牌,中国队在这三大项上长期落后。而今,中国队在北京冬奥会参加了其中 33 个小项。

冬季两项 4×6 公里混合接力赛场上首次出现中国选手身影。程方明、闫星元、褚源蒙、孟繁棋 4 位「90 后」组成的中国队获得第 15 名。

北欧两项赛场,首次参赛的中国队在 3 个项目中均顺利完赛。小将赵嘉文在个人标准台 +10 公里越野滑雪和个人大跳台 +10 公里越野滑雪项目中分别排名第 43 位和第 47 位。团体赛中,由赵嘉文、郭玉好、赵子贺和范海斌出战的中国队排名第 10。中国队在 3 个项目上均实现突破。

北京冬奥会新增小项跳台滑雪混合团体项目,中国队派出董冰、彭清玥、宋祺武、赵嘉文出战,成为符合参赛条件的 10 支队伍之一,为中国跳台滑雪实现突破。

在高山滑雪项目中,中国队在男子滑降、男子超级大回转、男子全能、女子滑降、女子全能、混合团体实现首次参赛。徐铭甫和张洋铭分别在男子滑降和超级大回转比赛中顺利完赛,虽然名次靠后,但为中国高山滑雪冬奥履历补上了一页。随后,两人在男子全能比赛中为中国高山滑雪又填补了一页空白。

孔凡影是首位站上冬奥会高山滑雪女子滑降和全能赛场的中国运动员。在滑降比赛中,她以 1 分 44 秒 53 的成绩顺利完赛,排名第 31。在全能项目上她获得 15 名,是中国选手冬奥会高山滑雪该项目中的历史最好成绩。

首登冬奥赛场的中国雪橇队实现全项目参赛,全项目完赛:男子单人雪橇范铎耀、女子单人雪橇王沛宣、双人雪橇组合黄叶波/彭俊越和雪橇团体接力,每个项目都取得有效成绩,运动员也实现了自我超越。


作者 柏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