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你看到了吗?

作者作者

中国足协在 2015 赛季中超联赛开始前,将今年联赛的主题确定为「改变,从今天开始」,倡导参赛球队及有关个体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整个联赛朝更良好的方向转变。

那么,当一年联赛收官,再想起这句口号之时,中超联赛究竟有多少转变呢?

改变 联赛格局

2015 赛季中超联赛竞争之激烈,可以说是近 5 年来之最。与往年广州恒大早早确立领先优势不同,本赛季中超出现了 4 支球队竞争联赛冠军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联赛最后一个间歇期之前。直到第二十五轮,山东鲁能和北京国安才逐渐掉队,但这两支老牌强队仍旧在最后时刻扮演着联赛冠军「生死判官」的角色。

在恒大、上港、国安、鲁能 4 支球队争夺冠军最焦灼之时,相互之间的比赛成为名副其实的「榜首之争」,谁能够在当轮的强强对话中获胜,谁就有可能攀升到联赛头名,这也让广州恒大得到的这座联赛冠军含金量十足。恒大在与其他三强的直接对话中占据绝对优势,3 胜 3 平的成绩不仅保持不败,而且对其中任何一支球队都实现过胜利。相比之下,上海上港、山东鲁能、北京国安尽管在相互之间的交锋中赢过球,但都没有战胜过广州恒大。

在过去的 4 年里,广州恒大 4 次夺魁,前三次都是在巨大的领先优势下夺冠。直到去年,恒大的优势开始受到挑战,北京国安将恒大的冠军悬念保留到了最后一轮。但去年只是国安一家挑战恒大,今年则加入了鲁能和上港。

除了冠军争夺,保级的悬念也保留到了最后。除了上海申鑫早早确定降级之外,最后一轮还有 4 支球队存在降级可能,这也增加了悬念与观赏性。

令人欣慰的是无论夺冠还是保级,各支球队都是凭借实力得到应有的结果。广州恒大在北京工体拿到冠军,让上港最后的希望破灭。其他几支保级球队也都拿到了理想的分数,只有贵州人和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而导致降级。

人的命运由自己来把握,这让本赛季中超各支球队的结局实至名归。

改变 比赛质量

联赛竞争更加激烈,比赛质量也愈发提升。如今中超联赛的比赛节奏越来越快,整体攻防正出现质的提高。2014 赛季,中超 16 支球队传球 183624 脚,平均每支球队传球 11476.5 脚,平均每场传球 382.55 脚。本赛季,中超 16 支球队共传球 187440 脚,平均每支球队传球 11715 脚,平均每场比赛传球 390.5 脚,比去年多传了将近 8 脚球。虽然这 8 脚球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说明比赛的节奏确实在加快。

上个赛季,中超联赛传球超过 120000 次的球队有 6 支,今年增加到了 7 支。去年中超联赛传球少于 100000 次的球队有 2 支,今年减少到了 1 支。控球率方面,去年控球率超过 50% 的只有 6 支球队,今年增加到了 8 支。去年控球率低于 44% 的球队有 2 支,今年没有任何一支球队的控球率低于 44%。这说明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重视传球,重视地面配合,更讲究主动控制比赛的节奏,比赛的技术含量有所提高。

攻防转换节奏加快,直接导致进球数的增加。2014 年中超联赛一共打入 659 个球,今年增加到了 672 个。

带来比赛质量提升的根本动力是高水平外教的涌入。如今,韩国教练和前南斯拉夫教练基本已经在中超绝迹,韩国教练的「跑不死」和前南教练的「偷一个」打法被中超球队摈弃。执教中超的外教多有在意大利、西班牙、英格兰等世界顶级联赛执教的经验,给中超带来了更先进的足球理念,包括阅读比赛的能力、对比赛节奏的控制、有球的传切和无球的跑动等。这些都是中国足球此前多年未曾接触过,也无法理解的。广州恒大、北京国安、上海上港等实力占优的球队都开始融入到欧洲足球先进的技战术理念中。

改变 联赛纪律

中超联赛的比赛越来越激烈,也能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来,就是犯规次数。2014 年中超总犯规次数 7907 次,到了 2015 年增加到 8095 次。相应的,黄牌数量从 872 张增加到 890 张。

本赛季,中国足协鼓励裁判员勇敢出牌。

犯规和黄牌增加的同时,红牌数量却在大幅度减少。2014 年中超裁判共出示了 44 张红牌,2015 年减少了 10 张,只有 34 张。这说明尽管比赛激烈导致了犯规增多,但违反体育道德的恶意犯规却在大幅度减少。

此外,今年中国足协在裁判管理上也比以往有进步。尽管争议判罚并不少,但上到足协下到裁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权威性。这让过去球员、教练不服从裁判而导致的围攻、口角减少。

今年中超有两场比赛的判罚引发了较大争执。一场是马宁在上海德比向上海申花出示了 3 张红牌,全场比赛 9 黄 3 红,另一场是山东鲁能同贵州人和比赛结束后,鲁能教练库卡和边裁发生「口角」。这两场比赛且不说孰是孰非,中国足协和裁判都非常严厉地对球场内外的粗暴行为进行了制止和处罚。

球场上,马宁通过红黄牌将上海德比嚣张、粗暴的火药味压制下去。在球场外,发生口角的鲁能主教练库卡和边裁詹炜都受了重罚,詹炜被禁赛 12 个月,库卡被禁赛 7 个月。

今年初,中国足协聘任了原加拿大足协裁判办公室主任刘虎出任裁判办公室主任,这位留洋归来的裁判掌门在入职时就曾提到中国球员围攻裁判的恶习,并鼓励裁判员勇敢出牌,制止球场上的各种「匪类」。有了新掌门的撑腰,中超裁判在维护自身形象方面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到了联赛中后期,已经很少再有围攻裁判讨要说法的情况出现。

改变 观众热情

精彩激烈的比赛背后是球场的高上座率。据统计,2015 年中超场均观众人数 22160 人,电视转播收视人次达到 4.1 亿,均创造了中超历史新高。仅上座率这一项,中超就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现场观众人数最多的分别是广州恒大的天河体育场、北京国安的工人体育场和重庆力帆的重庆体育中心。

观众人数的大幅度提升带来了更好的足球普及,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9 月 25 日,体奥动力公司以 80 亿元人民币的价格获得了未来 5 年中超联赛版权,说明市场对中超联赛的认可。在大牌球星越来越多、比赛节奏越来越快、对抗越来越激励的情况下,中超联赛的价值水涨船高也是必然。不过,也有专业人士对「80 亿」保持怀疑态度。只能说「市场的选择有其道理」、「80 亿是契机而不是价值」。

邵佳一在 2015 赛季结束后宣布退役。

改变 新老接替

「5 年 80 亿」的投资证明了中超联赛价值的提升,但中超俱乐部在球场上更多依靠的还是外援和外教的力量,本土力量在中超舞台上的贡献还是太弱了。

在今年的中超颁奖典礼上,「最佳新人」奖项空缺,这是中超联赛历史上的第一次,给从业者与球迷带来了莫大遗憾。一个蓬勃发展的联赛居然选不出一名服众的新人,这个联赛如何才能够持续发展下去?

「中超最佳新人」的评选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年龄必须在 21 岁以下,也就是 1994 年以后出生的球员;另一个是从来没有获得过该奖项。按这两个条件筛选过后,确实没有任何球员能够达到要求。今年符合参选条件的球员一共只有 30 人,有过出场纪录的只有一半,大多数又都是各队的龙套球员。出场较多的只有上海申鑫的吴毅臻和张一诺,但这两位来自「副班长」队伍的小将表现也实在说不上好,距离「最佳」二字甚远。

除了确实没有好的年轻球员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年初,中国足协调整了中超各队的报名限制,报名人数只能是「25+5」,即 25 名国内球员和 5 名外援。把报名人数降低到 30 人后,过去在一队里充斥的大量年轻球员被送回到预备队,这也减少了年轻球员登场的机会。

此外,中超 21 岁以下的球员主要是在 1994-1995 年出生,由于这些球员处于非奥运年龄段,数量和质量本身就不高,好苗子很少。

不过,与 21 岁以下年轻球员的匮乏相比,1979-1980 年龄段甚至更早的老将们还在中超打拼,2015 年也是他们中很多人的最后一个赛季。这一年,李玮峰、邵佳一先后宣布退役,作为教练兼队员的肇俊哲更多地投入到教练工作中。徐云龙、周挺也多次与俱乐部商讨退役的决定,只有郑智还作为球队核心在场上拼杀。

老将退役,年青一代却接不上班,这显然不是 80 亿元的真金白银能够搞定的。当然,中超联赛也未必要去操这个心。无论观众还是投资人,他们更看重的是登巴巴、保利尼奥这些外援和斯科拉里、埃里克森这些名帅。多一个刘彬彬,或者少一个武磊,对于这个市场的价值影响并不大。


作者 张子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