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田坛 因你改变

是更贴近发音的「耶戈」,还是更中国化的名字「叶果」?8 月 26 日晚的北京田径世锦赛男子标枪决赛结束之后,如何称唿这位来自肯尼亚的新科世界冠军,成了不少中国记者的难题。男子标枪这个项目历来是欧洲,尤其是北欧选手们的「自留地」,在此前的任何一届世界大赛中,他们几乎从未让金牌旁落他人。然而在「鸟巢」,终结「北欧神话」的人居然是一名来自长跑王国肯尼亚的选手。叶果在取得个人突破的同时,他的这枚金牌也使自己祖国历史上头一次登上了世锦赛金牌榜榜首的位置。北京世锦赛上展现出的世界田坛格局,较以往有了不小的改变。
「刻板印象」被改变
两年前的莫斯科田径世锦赛,世界田坛「霸主」美国对于金牌榜上屈居第二,排在东道主俄罗斯之后颇有不甘。在北京世锦赛上,俄罗斯队受到世锦赛前的禁药风波影响一蹶不振,少了主要对手的美国人却发现自己在金牌榜上的排位不升反降,跌落到第三名的位置。
排在美国前面的肯尼亚和牙买加,分别以中长跑和短跑着称,但想搬倒实力强大而均衡的美国,以往的经验表明,「一招鲜」是远远不够的。在保持原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两国的夺金点在北京之战有所扩展。除了叶果为肯尼亚夺得的首枚世锦赛田赛项目金牌之外,「长跑王国」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中跑的领域。尼古拉斯·贝特在男子 400 米栏比赛中问鼎,大卫·鲁迪沙和阿斯贝尔·基普罗普分别在男子 800 米和 1500 米项目中登上最高领奖台,马南戈和苏姆在女子 1500 米和 800 米项目中的一银一铜,充分体现了肯尼亚在这片新「开垦」领域中的均衡发展。

与肯尼亚相似,牙买加在本届世锦赛中以 7 金 2 银 3 铜排在金牌榜第二位,也正在「开疆扩土」。在博尔特和弗雷泽-普莱斯长期「霸占」百米跑道的前提下,牙买加人在跨栏项目上找到了新的增长点。丹尼尔·威廉姆斯在女子 100 米栏项目中的金牌,成为牙买加反超美国的关键。
对手的进步意味着美国队的优势项目不断遭到蚕食,近几届世锦赛男子 100 米、200 米项目已被牙买加人接管,美国选手拉肖恩·梅里特男子 400 米的统治地位也不断受到冲击:2011 年大邱田径世锦赛和 2012 年伦敦奥运会接连负于格林纳达选手詹姆斯。尽管 2013 年莫斯科世锦赛梅里特重夺 400 米冠军,但在本届世锦赛又遭遇「黑马」,梅里特跑出 43 秒 65 的个人最好成绩,但南非选手范尼凯克更胜一筹,以 43 秒 48 的今年世界最好成绩摘金。
在女子短跑项目中,荷兰选手斯齐珀斯干脆打破了美国和牙买加的「封锁」,自己开创了一片天地。凭借最后 50 米冲刺,她以 21 秒 63 的成绩冲破汤普森和坎贝尔·布朗两位牙买加女飞人的围堵,逆转摘得女子 200 米金牌,打破尘封 28 年的世锦赛纪录。在 100 米比赛中,斯齐珀斯紧随弗雷泽·普莱斯之后,第二个冲过了终点线。
本届世锦赛上,叶果等选手的出色表现不仅打乱了原有的田径格局,更重要的是改变了田径赛场上的一些「刻板印象」,谁说非洲选手只有长跑在行?谁又能保证短跑项目一定由美国与牙买加的选手垄断?
中国田径制造惊喜
打破「刻板印象」的,还有中国田径。
「以前我们有不少教练员、运动员认为短跑就是欧美运动员的项目,中国选手没有竞争力,因此在训练比赛中积极性不高,主观能动性比较差」,中国田径队总教练冯树勇说。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近些年来苏炳添、张培萌、谢震业等选手先后创造出不错的成绩。在今年夏天的「鸟巢」,这种「自卑的偏见」彻底扫光。

2008 年 8 月 21 日,「鸟巢」第一次响起生日歌,当时年仅 22 岁的博尔特横空出世,包揽了北京奥运会男子短跑项目上的 3 枚金牌。7 年之后的北京田径世锦赛上,《祝你生日快乐》再次响彻整座国家体育场,观众欢唿的对象却从国际巨星换成了中国自己的田径英雄。
从北京奥运会跻身决赛却因犯规没有成绩,到北京世锦赛夺得银牌创造历史,中国男子接力队终于在 7 年之后圆了自己的梦想,中国田径也在 7 年间实现了自身的蜕变。本届世锦赛上,中国田径展现给人们的不只是 1 金 7 银 1 铜这个历史最好成绩。
生日歌响起的前一天,国家体育场内终于在开赛第七天奏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刘虹和吕秀芝的女子 20 公里竞走「双保险」为中国队确保了近两届世锦赛的首枚金牌,也弥补了中国田径 7 年前未在「鸟巢」奏响国歌的遗憾。再加上苏炳添开赛第二天就以 9 秒 99 的成绩成为首位站上世锦赛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亚洲人,王嘉男随后夺得中国跳远在世锦赛历史上的首枚奖牌等,中国选手在 9 天的时间内几乎天天都制造着惊喜。
除了奖牌等「看得见」的惊喜,一些细微的进步也在同时发生。程文、姚捷等年轻选手虽然未能跻身决赛,但均创造了个人的最好成绩。以往一到大赛发挥就打折扣的中国运动员如今已经善于在大赛中展现自己。
精细化分工为中国田径带来成绩上的进步与突破,也使得中国田径进一步巩固了在亚洲的领先优势。尽管「归化选手」不少,但本届世锦赛上除东道主中国队之外,亚洲国家整体表现不佳,只有塔吉克斯坦队、哈萨克斯坦队、巴林队和日本队登上奖牌榜。直到世锦赛倒数第二个比赛日,日本选手才在男子 50 公里竞走项目上取得奖牌零的突破。在世界田径赛场,亚洲仍在落后位置上徘徊不前。
美国仍是领头羊
如果将北京世锦赛形容为一次中考,在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的「1516 计划」中,2016 年里约奥运会就是一次不折不扣的大考。一年后,北京世锦赛上创下 1 金 7 银 1 铜佳绩的中国田径队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尽管美国队此番在金牌榜上跌落到第三的位置,依旧处于世界田径领头羊的地位。18 枚奖牌总数以及 214 分的积分,让美国得以继续在「运动之母」大项中稳居世界之巅。美国队本届世锦赛上夺得的 6 枚金牌,每一枚都是分量十足。阿什顿·伊顿在男子十项全能项目中以 9045 分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是近两届田径世锦赛中唯一打破的世界纪录。老将菲利克斯和巴托莱塔分别在女子 400 米和女子跳远项目中夺冠,同时刷新了今年的世界最好成绩。而小将克里斯蒂安·泰勒在男子三级跳决赛中凭借最后一跳 18 米 21 夺冠,更是近几年来男子三级跳赛场上少有的好成绩。
在美国总共的 18 枚奖牌中,有 4 枚来自田赛,12 枚来自径赛,1 枚来自十项全能,显示出较为均衡的实力。各项目的均衡发展让美国田径得以在世界大赛中维持稳定的发挥,避免较大起伏。在里约奥运会的赛场上,美国队依旧是最强大的存在。牙买加和肯尼亚在新优势项目上的扩展,使二者具备了与美国「掰掰手腕」的实力,然而,前者在短跑项目中要与美国选手「直接对话」,后者在中长跑项目中时时面临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等国的冲击,稍有不慎便将重新跌回至第二集团。
随着俄罗斯在田径项目上的式微,「三强」之下,第二集团的阵容日渐庞大。穆罕默德·法拉带领下的英国「归化军团」日臻成熟,以 4 枚金牌处在第二集团的领跑地位。埃塞俄比亚的迪巴巴家族在中长跑项目中捍卫着自己的荣誉。在奖牌榜前六位里,波兰队同样值得一提,在投掷项目上,该国选手一举夺下 3 金 2 铜,显示出较强的项目特点和优势。中国田径要在里约的奥运赛场上再进一步,难度并不小。
作者 刘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