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篮球 纯粹的爱

作者
作者

经历了「疯狂 3 月」的酝酿和发酵,NCAA 的疯狂终于在美国当地时间 4 月 6 日达到了最高潮。这个夜晚,2015 年 NCAA 总决赛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卢卡斯石油球馆打响。现场涌入了 7 万多名观众,气氛热极了。

卢卡斯石油体育馆是全美最负盛名的综合性体育场馆之一,不仅可以举办篮球比赛,还可以举办橄榄球赛事。7 万人的容量对于篮球项目,绝对是一个无比惊人的数字。NBA 的 30 支球队当中,场均上座率最好的芝加哥公牛,现场观众也不过 2.1 万人而已。除公牛队之外,场均上座率能够达到 2 万人以上的只有骑士和小牛这两支球队。作为全世界最高水平的篮球赛事,NBA 的到场观众人数比起 NCAA 总决赛来说,堪称云泥之别。

今年的总决赛上,传统豪强「蓝魔」杜克大学最终以 68 比 63 力克威斯康辛,拿到了校史上第五座全美冠军奖杯。当天关于 NCAA 的新闻第一时间铺满了各大美国媒体的封面和头条。

单论影响力来说,NCAA 在美国完全可以和 NBA 相媲美。上赛季的 NCAA 锦标赛,平均每场比赛的上座人数就高达 2.22 万人,已经超过了 NBA。与此同时,NCAA 男篮锦标赛还是美国非职业体育联盟当中最吸金的比赛之一,目前和 CBS、TNT 体育签下了一份长达 14 年、总价值为 110 亿美元的合同,平均每年的电视转播收入为 7.85 亿美元。

这不禁令人心生疑惑,一个区区大学生的篮球联赛为何能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因为在美国这个崇尚自由、冒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当中,NCAA 早已超出了单纯的篮球范畴,成为美国民众心中独特的文化符号与精神寄托。回归篮球本质的热爱,是 NCAA 长盛不衰的生命力之源。

总统和战争成配角

2011 年 3 月中旬,奥巴马曾经召开新闻发布会,告知美国人民来自日本辐射的有害物质将不会触及美国。CBS 电视台竟然将他的讲话浓缩成一条时长只有 1 分钟的新闻,在 NCAA 比赛间歇时插播。次日,奥巴马宣布美国有可能在利比亚展开军事活动,CBS 却将奥巴马的讲话视频放在屏幕上角,以画中画的方式保证德克萨斯大学和奥克兰大学的比赛转不受到影响。

这就是 NCAA 在美国的待遇,连总统和战争都需要给它让道,遑论一般的体育比赛。每到 4 月初的决赛日,NBA 通常都会休战一天。今年例外,NBA 在这一天安排了一场比赛,因为美国人非常清楚,这一天没什么能够抢走 NCAA 的风头。

全民关注比赛,对于比赛的预测也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一大乐趣。每年的「疯狂 3 月」,全美都会掀起一阵玩对阵竞猜(Bracket)的热潮,奥巴马也沉迷其中,他会在直播节目中公开自己的竞猜表格。

媒体对于 NCAA 的关注更不必多言,每年关于 NCAA 的预测,全美最大的综合性日报《今日美国》一次做了 20 个版,而 NBA 全明星周末才占据 8 个版面。有媒体曾经在美国民众当中做过一项调查,假设 NCAA 决战和 NBA 总决赛第七场同时进行,有 87% 的受访者选择观看前者。

球迷们的热情不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这项赛事受到热捧的程度可以从很多细节当中看出端倪。为了购买球队比赛的门票,赛季开始前杜克大学体育馆前支起一排排的帐篷,球迷们在此彻夜排队,吃住都在帐篷。据说,每次架设的帐篷总数通常在 100 个以上。孟菲斯大学队到了淘汰赛阶段,球队出发去比赛,会有 6 辆警车为球队的大巴开道,到机场的公路上全部封路,两边站满了挥手的球迷。

奥巴马说,他可以为了 NCAA 的比赛而在与夫人约会时爽约,「在这一天,没什么比它(比赛)更重要了,我想和我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全民精神家园

美国是一个只有 200 多年历史的移民国家,人们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历史背景,导致美国人对于地域并没有太强的归属感。他们最强烈的归属感来自自己的母校。

美国有超过 80% 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个数字也在不断增长。因此,大学成为很多美国人生命中最具归属感的地方。体育在美国大学教育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各支校队的重要比赛不但是校园里的头等大事,其影响力也辐射到所在城市乃至全美各地。多年以来,大学校队的球迷随着一届届的毕业生稳定增长,其热情与忠诚度远非纯商业的 NBA 可比。

在校园篮球的世界里,篮球不会像商业联盟那样掺杂很多利益,这里对于篮球的热爱是最为纯粹的,而纯粹的东西是最能够吸引人的。

在有过征战 NCAA 经历的 NBA 球员当中,大部分人都对自己在大学打球的那段经历难以忘怀,甚至无比留恋。效力于维克森林大学的快船后卫克里斯曾经说:「如果问我进入 NBA 有什么遗憾,那就是我再也回不到校园了。」比他更加年轻的开拓者后卫达米恩·利拉德大学时效力于韦伯州立大学,他说:「那是我生命当中最美好的回忆,没有什么能够代替。那时我没法通过篮球赚到什么钱,但那里给我的东西是金钱无法带来的,这就是我为什么选择在那里呆了 4 年才进入 NBA 的原因。」

如果单论竞技水平,一群大学生组成的 NCAA 显然无法与 NBA 相比,但独特的赛程设置让 NCAA 的比赛变得悬念丛生。淘汰赛阶段都是一场定生死,比赛充满了偶然性和戏剧性,也变得更富有魅力。今年的夺冠热门肯塔基在半决赛之前未尝败绩,38 胜 0 负的战绩笑傲群雄。但最终他们以 64 比 71 被威斯康辛爆冷击败,是今年 NCAA 最大的冷门。

美国是一个极其崇尚冒险精神与个人英雄主义的国家,充满偶然性的比赛很容易造就绝杀、逆转、冷门和英雄。每当这些元素出现在比赛场上的时候,总能够加速球迷的肾上腺素分泌,精神深处的欲望也可以得到最好的释放。

职业化运作打造独特「星工场」

对于任何一项体育联赛来说,真正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还需要靠联赛自身培养出来的球星。而在「造星」方面,NCAA 也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按照 NBA 选秀最低年龄限制法令要求,所有参与选秀的球员必须年满 19 岁,才具备参加选秀的资格。如此一来,许多完成高中学业的 18 岁球员将必须选择到大学待一年或到海外磨练,等符合年龄要求后,才有机会参加选秀。这项规定其实是 NBA 与 NCAA 的博弈。在 2015 年的纽约全明星赛上,NBA 总裁亚当·萧华提议将选秀年龄限制改为 20 岁,这也让天平更加向 NCAA 方面倾斜。因为如此一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年轻运动员进入 NCAA 接受锤炼,并在这里帮助 NCAA 实现更大的市场价值。NCAA 的篮球比赛更像职业体育,而非大学体育,球员培养机制也显得很职业化。「不仅训练场馆、体系和方式非常职业,球队在包装上也非常职业。球队有专门的公关负责人,有专人辅导我们与媒体沟通的技巧,我几乎感觉不到大学体育的痕迹了」,一位曾经效力于德克萨斯州大的球员曾这样表示。

从联赛的运作上来看,NCAA 和 NBA 并无二致。更多时候,NCAA 电视转播费用和赞助商的投入甚至比 NBA 更多。这些收益除了保证 NCAA 的正常运作外,需要分给各个大学。整个六十四强锦标赛下来,门票收入加上电视转播费用的总收入十分可观。每所参赛学校都有分红,打进四强的学校更可有百万以上美元的进账。这些钱最终会被投入在球队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保证了整个联盟的良性循环。

NCAA 像造血的干细胞一样,不断为 NBA 和美国乃至世界篮球输送着新鲜的血液。但在美国这个体教合一的国度,对于运动员学业上的要求也非常严格。NCAA 规定,球队只能在季前赛的 6 周中进行全队整体训练,每周不能超过 10 小时。如果球员的学分绩点低于 1.8,将被禁止参加训练和比赛,违者全队禁赛。

虽然 NCAA 希望自己的球员除了体育之外,还能够获得稳定的谋生技能与出路,但绝大多数学生球员会抓住一切机会进入 NBA。在 NCAA 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可以在选秀大会被选中,那么就别犹豫,去选秀吧。因为如果你参加选秀后即便受伤,当年还是能够拿到百万年薪;但是如果留在校园里却意外受伤,你将来就会在快餐店度过余生。」

事实上,大部分 NCAA 球员日后并没有办法在 NBA 当中立足,但那段宝贵的经历连同他们青春年少时的热血和梦想,仍旧会是生命中熠熠生辉的印记。


作者 陈月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