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烧钱」成为「逆天之举」

作者
再过几天,球迷们又可以看到中超比赛了。新赛季中超将在 2016 年 3 月 5 日正式打响,开幕式安排在江苏队的主场南京奥体中心举行。
还在安排赛程的时候,媒体便传出了不少让人眼红的信息。体奥动力已经按照 5 年 80 亿的合同支付了本赛季的第一笔版权费 4 亿元人民币。对国脚逼近一个亿的报价据说已经在江湖中出没了。温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超联赛高价引进外援将有助于全球转会市场诞生首位 1 亿英镑球员,英超应该为此感到担忧。仿佛一夜之间,中超联赛又进入了「烧钱」模式。
中国顶级联赛过去也曾烧过钱,比如 2003 年,结果未出现大家期待的局面,倒是各俱乐部纷纷为那年的「高消费」所伤,导致几年翻不过身,一度让大家冷静下来,讨论「如何建立理性中超」,似乎也基本明白了烧钱烧不出足球联赛的「新高度」。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中国人有钱就任性的劣根性不时在各行各业中「高调」显现。

毋庸置疑,有钱总比没钱好,有资本愿意投入足球联赛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中国足球要长足发展,没有足够的资金是万万不能的。但钱要用得恰到好处,而不是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和局部效果去烧钱。过去的教训证明,烧钱不但会带来「病痛」和「并发症」,还有严重的「后遗症」。真正有追求的俱乐部应该有足够的理性和自信,把钱花在适当引进外援上,花在年轻球员的培训上,花在青少年的培养教育上,花在改善足球大环境上,花在那些该花的地方。
越来越有钱的中超联赛能否在新赛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一流球队和本土球星?我们不需要烧钱的「黑马」,我们希望见到中国足坛的「千里马」!
作者 龙玉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