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简单的投篮

作者
作者

火箭在常规赛是联盟场均罚球最多的球队,但是在季后赛首轮和开拓者的第一场比赛中,火箭上半场的罚球次数为零。尽管下半时情况有所好转,但霍华德并不满意。获得 17 次罚球机会的霍华德,只罚进了 9 球,火箭也以 120 比 122 惜败对手。霍华德在赛后说:「我应该吸取教训,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明天我就要去球馆好好练习罚球。对于今晚的罚球,我一点都不满意。」

去年早些时候,洛杉矶湖人公布了一份霍华德效力湖人队内训练罚球时的资料。这份资料显示,霍华德练习罚球 1523 次,罚进 1252 次,命中率高达 82%。但在比赛中,霍华德上赛季罚球命中率只有 49.2%,湖人提供的关于霍华德罚球材料,其真实性还需考量。本赛季,霍华德在去年的一段时间内,罚球命中率竟然还不到 50%。这也让他在大部分比赛的最后时刻,成了被砍的对象。

始作俑者尼尔森

在 NBA,大部分罚球效率较低的内线球员都曾遭受过对手的侵犯。今有霍华德、阿西克,前有奥尼尔、本·华莱士、穆托姆博。甚至在更早的上世纪 60 年代,就出现过防守球员追着 NBA 传奇巨星威尔特·张伯伦犯规的情景。张伯伦是 NBA 的得分机器,除了单场 100 分的壮举,还曾 7 次加冕常规赛得分王,在 1961-62 赛季,场均得分高达 50.4。但张伯伦的罚球实在惨不忍睹,职业生涯罚球命中率只有 51.1%。

曾在费城 76 人执教过张伯伦的 NBA 名帅阿历克斯·汉纳姆对张伯伦被侵犯记忆深刻。「张伯伦就像是一个橄榄球队员,不停地躲闪着追着他犯规的人」。也正因为如此,联盟才规定「防守方在比赛结束前 2 分钟对无球队员犯规,进攻方可获得罚球后仍然保留球权」。规则出台后,没人再选择赔了夫人又折兵的追分方式。

到了 90 年代,名帅老尼尔森将这种犯规战术升华。老尼尔森会在比赛中任何觉得适合的时候,要求他的替补队员完成一次犯规,不局限在比赛的最后 2 分钟内。同时,他会绕开无球犯规的吹罚,当被侵犯的对象接球后,就会有一个人冲上去将其抱住。起初,老尼尔森将这种战术运用到丹尼斯·罗德曼的身上。「当你对一名罚球特别烂的球员反复犯规时,效果会好于一次常规的防守。与其在防守乔丹的时候领到一次犯规,不如把这一次犯规用在一个罚球不好的队员身上」,老尼尔森这样解释他的防守理念。

随着奥尼尔在 90 年代中后期逐渐走向巅峰,他在篮下肆无忌惮的冲击,让对手无可奈何。于是,老尼尔森将这种战术用到了奥尼尔的身上,「Hack-a-Shaq」(砍鲨战术)由此而来。奥尼尔在一段时间内对老尼尔森非常反感,每次和老尼尔森的球队相遇,奥尼尔要和老尼尔森打打嘴仗。奥尼尔说:「有种你就别让我上罚球线。」老尼尔森会笑着回应:「有种你就应该把所有的球罚进。」

发现「砍鲨战术」行之有效,一些联盟中以防守着称的教练,开始对奥尼尔频繁使用。2008 年季后赛首轮,马刺 4 比 1 淘汰太阳。在 5 场系列赛中,奥尼尔一共获得了 64 次罚球机会,但只命中了 32 球。当奥尼尔被侵犯后苦笑着,无奈地看向马刺主帅波波维奇的镜头,也被摄像机巧妙地捕捉到。尽管太阳全队指责马刺肮脏,但时任太阳队主教练德安东尼也承认,马刺的「砍鲨战术」打乱了球队的进攻节奏。

奥尼尔职业生涯曾聘请过多位罚球教练,但自己的罚球命中率始终没有太多的提升。

2005 年,奥尼尔转投热火。热火特别为奥尼尔聘请了 NBA 名宿鲍勃·麦卡杜。同样作为中锋,麦卡杜职业生涯保持着 75.4% 的罚球命中率。不过麦卡杜的训练不见成效,他认为奥尼尔手掌太大,从小注重力量训练,导致他无法有效地都通过抖动自己手腕来完成投篮。

在奥尼尔的职业生涯中,共获得 11252 次罚球,罚球次数仅次于卡尔·马龙和威尔特·张伯伦。奥尼尔命中 5935 球,罚失 5317 球。这只是常规赛的数据。在奥尼尔 16 次季后赛之旅,共出场 216 次,获得了 2317 次罚球,罚丢了 1147 次。每每和他提起罚球,奥尼尔也颇为无奈,甚至会自嘲地说:「谁也没有我罚丢的球多。」这不是玩笑,而是事实。奥尼尔职业生涯罚丢的球甚至比迈克尔·乔丹走上罚球线的次数还要多。

NBA 历史上罚球命中率最高的 10 名球员,包括史蒂夫·纳什、里克·巴里、雷吉·米勒、拉里·伯德等优秀球员,他们职业生涯一共罚丢了 4200 球,奥尼尔要比他们多罚失 1117 球。除此之外,奥尼尔罚中的 5935 球,在 NBA 历史上罚球命中率最低的 10 位球员中(职业生涯罚球总数在 5000 次以上)名列第二,仅次于排名第一的威尔特·张伯伦(职业生涯罚中 6057 球),二者罚球命中数相差 122 球。

干扰罚球招数多

奥尼尔罚球不准也为他带来一点好处,在罚球的时候没有人在他耳边说垃圾话。很多球员在罚球的时候,都会受到干扰,有人在你耳边喋喋不休,也会有看台上的球迷费尽心思地让你分散注意力。

有时候,坐在篮球架背后的主场球迷会在客队队员罚球的时候做出一些举动,来干扰对手的罚球命中率。「气球、标语牌以及篮筐后面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玩意儿从来没有让我感到很麻烦」。已经退役的公牛王朝功勋球员、职业生涯罚球命中率 86.4% 的史蒂夫·科尔说,「惟一会让我分心的是场上局势」。

「大将军」阿里纳斯也认为,那些故作聪明的吓人标语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仅仅坐在那儿大喊大叫,挥舞手臂,没用」,阿里纳斯说,「至少得是一些你没见过的东西才行」。但阿里纳斯也承认,他在大学时期确实曾被球迷的举动影响过罚球。「当我在亚历桑那大学的时候,俄勒冈大学有一次搞笑成功」,阿里纳斯回忆,「他们拿了只鸭子在篮筐后面,然后不断地舞来舞去,我们至少连续罚丢了 6 次,因为我们全在笑」。

直接的视觉冲击很容易影响到球员在罚球时的视线。有研究报告表明,如果背景运动整齐,会造成观察者动作暂时地偏向背景运动中所指的方向。达拉斯小牛的球迷曾经在 3 场比赛中,采用过让球迷用统一的动作干扰客队球员罚球的临床实验,结果,罚球队员的罚球命中率比平均水准下降了 8 个百分点。

视觉上的冲击可能没有听觉上的干扰更加有效。光传播的速度是声音的 90 万倍,但神经传播声音刺激的速度比传递视觉信号要快 50 倍。一项研究报告表明,如果处在超过 85 分贝的持续噪音中,会造成听力疲劳的功能障碍。NCAA 疯狂 3 月的现场,罚球时的噪音达到 120 分贝,相当于站在一台飞机发动机前面罚球。

对手在耳边的垃圾话,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心理压力,特别是在比赛的关键时刻。当勒布朗·詹姆斯还身披骑士的 23 号战袍时,就曾用垃圾话干扰对手。2006 年季后赛首轮,骑士和奇才的比赛,阿里纳斯最后时刻站在罚球线上。詹姆斯对他略带挑衅地说:「要罚进,否则系列赛就结束了。」阿里纳斯两罚不中,奇才被淘汰出局。两年后的季后赛,詹姆斯也被干扰了一次。奇才客场挑战骑士,当时效力奇才的卡隆·巴特勒在詹姆斯罚球时说:「别罚进,让我们继续较量。」一旦詹姆斯罚进,骑士将取得胜利,奇才面临被淘汰的窘境。但巴特勒在詹姆斯身边耳语后,詹姆斯罚丢了制胜的一球。

皮蓬在 1997 年总决赛对马龙的调侃,堪称用垃圾话干扰对手罚球的经典之作。那一年总决赛第六场,恰逢星期天。绰号「邮差」的爵士球员卡尔·马龙在比赛关键时刻获得两次罚球机会,当他站在罚球线上时,皮彭走上去对他说了句「邮差星期天是不送信的」。结果,马龙两罚不中,公牛队也赢得了这场比赛,以 4 比 2 的总比分再次赢得冠军。

罚球印象欢乐多

每一位球员都有自己的罚球习惯,有些习惯甚至让球迷啼笑皆非。

国王球员查克·海耶斯的罚球带有欺骗性。他总是在身体前倾两秒钟后,再把球投出。2007 年,在火箭和爵士的比赛中,爵士球员基里连科就在海耶斯罚球还没有出手的时候,冲进了三秒区。

当然,要说起古怪的罚球姿势,里克·巴里独特的「端尿盆」最让人不可思议。他这种扔球的方式可以保持非常高的罚球命中率。在巴里职业生涯的前 10 个赛季中,罚球命中率从来没有低于 90%。雷吉·米勒罚球前要拍球 6 下;范埃克塞尔和拉希德·华莱士远离罚球线一步;杰里·斯塔克豪斯及理查德·汉密尔顿罚球要深蹲;阿里纳斯要拿球绕身三圈;杰梅因·奥尼尔直视篮筐 8 秒后才出手;「大鲨鱼」奥尼尔罚球时只用一只手将球推出去。这是他们从小打球就养成的习惯。

也有一些球员通过罚球,向场外传递一些信息。现任太阳队主教练杰夫·霍纳塞克在球员时期,每一次罚球都要把右手放在脸上,这是在向他的孩子们问好。贾森·基德在与前任妻子离婚前,罚球时总要为其献上飞吻。最有意思的是卡尔·马龙,罚球之前嘴总是在动,好像说着什么。从 1987-88 赛季,马龙开始在罚球前有这种举动。此前的两个赛季他的罚球命中率只有 54.8%,在他罚球时开始自言自语之后,罚球命中率提升到 70%。一直到退役的 17 个赛季,他都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罚球习惯,罚球命中率 75.7%。媒体多次问及卡尔·马龙罚球时说了什么,马龙总是闭口不答。1997 年,《盐湖城论坛报》请来了两位唇语专家来破译,才有了答案:「这是献给你们的,我的孩子们。」

有些人很享受罚球,雷·阿伦就曾说,罚球能够让自己平静下来,特别是在投篮手感不佳的时候。但如奥尼尔、罗德曼、本·华莱士等人,宁愿离开赛场,也不愿站在罚球线上。本·华莱士曾经在罚球时故意投出「三不沾」,以便死球的时候教练将其换下。大本说:「我可不想整晚都站在那里,那简直是煎熬。」

大本口中的「煎熬」和尼克·安德森相比,简直小巫见大巫。即便远离赛场多年,安德森也会因为罚球受到困扰。1995 年总决赛第一场,当比赛还剩下 10 秒的时候,魔术领先 3 分。安德森被送上罚球线,只要罚进一球,火箭几乎没有了赢球的希望。但他两罚不进。不过,运气依然站在魔术这一边,安德森捡到了篮板球,再次被犯规。他站在罚球线上,又是两罚不中。火箭利用这次机会抢下篮板球后三分命中。魔术在加时赛不敌火箭。

这样的经历确实让安德森的职业生涯蒙上了一层阴影。作为高大的后卫球员,他此前最擅长的进攻方式就是背身靠打比他矮小的防守队员,以制造犯规,通过罚球得分。在 1989-90 赛季到 1994-95 赛季的 6 个赛季,他共获得 1681 次罚球,罚球命中率 72%。但在总决赛之后,直到他退役的 7 个赛季里,只获得 780 次罚球,罚球命中率仅有 60%。甚至有几场比赛,对手会将「砍鲨」战术用在他的身上。尽管安德森多次表示总决赛并没有对他造成影响,但从数据上来看,他确实害怕站在罚球线上了。2008 年,已经退役多年的安德森已经是魔术队社区事务部的工作人员。一次在餐厅吃饭的时候,被服务员指责「为什么那场比赛会连续 4 次罚球不进?」安德森有些恼火,回应道:「难道我的职业生涯你只记得这些?」

「很抱歉,我没想要伤害你」,服务生则显得非常平静,「但你已经对我们造成了伤害」。


作者 张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