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主宰这一秒

CBA 职业联赛已经进入第 19 个年头,一直以来因为计时器的各种奇葩错误难以杜绝,让高喊专业化的 CBA 显得如此业余。到底谁来主宰这一秒,球员说了不算。
CBA 的表走不准
CBA 的表,这是一只神奇的表。本赛季计时器出现问题已经屡见不鲜。常规赛,表闹出的笑话就不少。先是在 2013 年 11 月 22 日,王治郅绝杀北京被判无效,阿的江指责现场记录台的工作人员停表时间滞后。两天后,北京客场挑战浙江广厦的比赛,当比赛距离结束还剩下 1 分 57 秒时,北京获得快攻良机,此时球场上并未出现死球状况,但计时器却停滞了 4 秒,当时北京队落后 7 分。一个月后,CBA 的表再出「奇招」。新疆队客场挑战天津队的比赛,天津队一次进攻未果后还剩下 17 秒,但是计时器并没有重新调整。新疆队抢到篮板后发动反击,继续沿用天津队刚才剩下的那 17 秒。当时,虽然新疆外援哈德森拿着球等待裁判吹停比赛,调整时间。但裁判无动于衷,在这 17 秒即将走完时哈德森仓促出手投篮,现场计时器鸣笛显示他进攻超时。2 月 19 日晚上演的季后赛首场比赛,东莞马可波罗 1 分惜败天津,走表问题再次让记录台和裁判成为焦点。最后 1.1 秒东莞进球后没有停表,按照 CBA 规定,在第四节的最后 2 分钟,每次进球后都应该停表,因此东莞队球员和教练马上就走表问题向裁判和技术台发出质疑,技术代表示意裁判,应该回表 1 秒时间。在比赛只剩下一秒,没有手握球权的落后一方,几乎没有胜算,但一个成熟的联赛,还是需要有一个积极地态度来面对。
CBA 计时器上演的闹剧几乎每个赛季都有,其中不乏因为计时器的问题影响最终结果的比赛。早在两年前,篮协就承诺过要彻查各赛区的计时器,但时至今日,CBA 的表还不是「北京时间」。
计时器设备老化
在去年 11 月 22 日,八一输给北京比赛之后,宁波篮协首次因计时器问题上书中国篮协。其实,类似的问题已经困扰了 CBA 球队几个赛季,包括八一在内的很多球队都在赛季前的联赛会议上反映过关于计时器的问题。

1 月,北京和佛山的比赛,球场一侧的 24 秒计时器坏了三节。北京队整个下半场在没有 24 秒计时器的情形下打完比赛。第二节比赛刚开场,裁判员就终止了比赛,原来现场一侧篮筐上方的 24 秒计时器坏了,没有了显示。裁判和技术代表沟通后依旧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无奈两队只能在没有 24 秒计时器的情形下进行比赛。中场休息之际,场地内的工作人员搬来了梯子,但是经过 6 分多钟的修理后,故障依旧没有排除。易边再战,北京队整个下半场进攻中都无法看到计时显示,只能「摸黑」打。佛山没有 24 秒计时器打了一节,北京打满下半场。计时器的三节停摆虽未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但确实造成诸多不便。末节刚开场,孙悦的上篮被封盖出底线,北京队继续进攻。由于计时器不亮,裁判只能走到技术台征求技术代表的意见以确定北京队进攻时间。比赛中,时常能听到北京主教练闵鹿蕾在场边大喊,为球员读秒。
据了解,CBA 共 17 个赛区所使用的设备均由统一的供应商提供,关于计时器的精度到底如何,存在不存在误差和缺陷,该供应商的技术部门负责人赵先生对此持肯定态度。「我们就是光电的速度。仪器上校对有百分秒以上的,从得到指令到反馈是很快的。但计时器是需要人来操作的,就相当于你说发射,到最终发射,存在反应的时差,完全是人为因素。」
负责 CBA 某球队计时的工作人员却认为自己的工作不易,外人并不理解。他告诉记者,按键失灵的问题时有发生。「24 秒计时器与 12 分钟计时器在同时启动时,会造成按键不灵。还有 24 秒计时器,重新启动前要先复位。按完复位键再按启动键,如果时间间隔在 0.5 秒内,则会造成按键不灵。突发性按键不灵也经常发生。」。
关于停表时间滞后或不停表、24 秒计时器启动慢,以便让主队领先时尽快结束比赛,落后时有更多时间赶超比分,对于这种说法,该名工作人员给予了否认。每场比赛,除了技术代表是篮协指派的,技术台其余人员都是地方篮协或者体协协商安排的,上岗前都要先接受培训。记录台的分工也很明确,记录台人员配备是一名记录员,一名助理记录员,一名计时员和一名 24 秒计时员。「可是,并不是只有主队因为计时器故障的原因赢球」。
记者统计了一下在过去两个赛季的几场比赛。上个赛季,北京队客场挑战新疆,最后时刻获得快攻机会的北京队将比分反超,当时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下 1.5 秒。但是在北京队发动快攻的时段内,计时器停顿了 2 秒多,如果计时器正常运转,北京队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快攻篮下得手。2012 年 11 月 30 日,王治郅绝杀青岛男篮,八一队 101 比 99 险胜,当时只剩 1 秒钟,但王治郅接球后计时器并未马上启动,直到他做投篮动作时计时器才走动,其间他还做了假动作晃开对手。同年 12 月 4 日,依靠王仕鹏在加时赛的绝杀,广东客场 126 比 124 战胜浙江稠州银行,王仕鹏在 24 秒时钟响那一刻投中三分,但浙江认为已经超过 24 秒。从录像上看,广东队的迪奥古内线上篮已经碰到篮筐,24 秒进攻时间应该重新计算。不料浙江的 24 秒计时器却在这一时刻响起,浙江队的球员认为是 24 秒进攻违例而没有防守,最终让王仕鹏射中三分绝杀。
工作人员缺少沟通
去年,中国篮协就针对计时器的问题做过解释。「因为都是电子设备,所以有时难免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是在比赛的时候坏了,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对于计时器突发故障,工作人员表示篮协都有现场备选方案,「如果确实是坏了,会在赛后联系厂家去解决这些问题」。不过现在看起来,这个问题并没有被解决。在 NBA,裁判在执法比赛时也会注意计时器,发现异常后马上鸣哨,暂停比赛。通过回看录像,及时回表,让比赛重新回到正轨。而 CBA 的裁判很显然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
负责计时器的工作人员、技术代表、裁判之间的沟通也不及时。工作人员在发现问题后,应该马上告知技术代表,由技术代表去提醒裁判。但现在很多场比赛,技术代表没有提醒裁判,裁判也没有到记录台了解情况。在上海男篮主场担任 24 秒计时工作的王卫星就曾对媒体说过:「如果我发现问题,一定会提醒技术代表,但技术代表是否会和裁判沟通,就不在我工作范围内了,我也无权干涉。」
赛场计时器设备老化,精密度不够,按键反应迟钝,存在 0.5 秒的误差,裁判与工作人员沟通不足……如此之多的漏洞,自然无法适应联赛的发展速度,无法跟上比赛的节奏。一遇到竞争激烈的比赛,出现争议已经是一种必然现象。
想起 CBA 某赞助商的 Slogan:「主宰这一秒」,这句口号很是应景。CBA 的表,主宰这一秒。
作者 张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