缄默与喧嚣

里皮和我聊了一个半小时,这是他到中国来之后,时间最长的采访。据里皮自己说,这可能是他近年来给予媒体最长的一次专访时间。
然而,这样的谈话非常艰难,或许因为我们无法用中文或者英文直接沟通 ── 里皮说不了英语,所以语意传达和会意的过程总有些委婉。但和里皮的对话,印证了此前英国老牌记者布莱恩·格兰维尔给过我的提醒:「像马切罗·里皮这样的教练,你可以和他对坐交流几个小时,他也可以和你滔滔不绝地谈论足球,但是最后你会发现,这么长且难得的采访经历,里皮可能连一句好用的直接引语都不会给你。」
今天的媒体在所有的采访中,都会去追逐各种直接引语,我们对这种直接引语的热爱,甚至会走火入魔,有时候能否在采访中挖出一句直接引语,采访者对其的兴趣甚至超过了新闻事实。尤其当媒体传播进入到互联网时代,耸人听闻的「标题党」功效登峰造极,没有具备差异性的直接引语,不耐烦静下心来看文章的受众都未必会认为这是一篇有价值的报道。
我们已经被「直接引语」或者「标题党」所绑架。
里皮恰恰是一个不太可能提供冲击性标题的采访对象。他或许都不是一个适合新媒体的采访对象,因为里皮绝不会在媒体面前展现出他真实的内在世界。
他是一个滔滔不绝的缄默者。看着里皮对每一个话题的回答,我有些疲倦也有些无奈。这种采访状况和我此前的采访预期相比,并没有太多差别,因为我翻看过里皮来到中国近两年时间的许多采访,几乎都是这些平实而罕见波澜的内容。
里皮时刻都在保护着自己,这是他在访谈中必须控制一切的原因,我如是想。我问他为什么 2006 世界杯不带卡萨诺、2010 世界杯不带巴洛特利,里皮的反应有了些激动。「这不是我们要谈论的内容,我绝不想触及这些球员个体,这不是一个好问题……」他反复强调这话题多么不堪,他的翻译如坐针毡,周边其他相关人员同样无比紧张。于是提问必须回到应有的轨道上,那就是必须提里皮愿意回答或者喜欢回答的问题。我还想问问他关于当年弃用巴乔、重用皮耶罗的事情,看到老头儿这么大的反应,只能作罢。
这是里皮通过 32 年执教、18 个冠军奖杯为自己争取到的特权,我完全接受他的坚持,哪怕随后的谈话会更为无趣。
和里皮对话前不久,我在伦敦西南的科巴汉姆基地,和另外一位世界级的教练有过一次对话,时间远不如这次和里皮的长谈,可是半小时内,穆里尼奥能给我提供的内容,让我感觉足够写出一篇大特写。
9 年前,在穆里尼奥第一次执教切尔西时,我对他进行过一次长时间专访。那时候的穆里尼奥就是一个极好的采访对象,一个源源不断的直接引语之泉。只是 9 年前的穆里尼奥更像是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截了当,见血封喉。9 年之后的穆里尼奥似乎圆融从容了很多。
你仍然可以从他嘴中得到许多价值超凡的媒体素材,例如,他表示这次是要来切尔西长期扎根,要在切尔西留下自己的精神,帮助俱乐部实现历史性提升。他毫不回避对托雷斯、胡安·马塔、阿兹皮利奎塔几个西班牙国脚的使用,不否认现在这支切尔西有问题。他不讳言他执教生涯中树立过多少敌人。几乎每句话都是直接引语。
里皮的缄默,穆里尼奥的喧嚣,本质上我反倒能发现一些共通之处 ── 这都不是他们内在世界的真实展现,都是他们用来保护自己、控制局面的手段。在他们的管理哲学中,控制从来都是最重要的词汇。如果你去翻看一下弗格森那本更新后的传记,谈到俱乐部管理,最多出现的词汇就是控制。
缄默让媒体无以应对,喧嚣则是媒体每天翘首期盼的剧情,哪怕常常会比较狗血。只是这两者都未必是完全符合足球本真含义的。也许里皮的缄默能留给人更多回味的空间,过于喧嚣的穆里尼奥会无端制造出太多和足球无关的内容 ── 这何尝不是他分散大家注意力的手段?
作者 颜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