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黄河边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千万年生生不息的黄河水滋润了亿万亩肥沃的良田,依河而居的人们在黄河的哺育下,生存、繁衍、奋斗,璀璨绚烂的中华文明孕育而生。但曾几何时,黄河改道,洪水泛滥,黄河也几度给生活在黄河滩区的人们带来苦难。田地被淹、家园被毁是多少人一辈子的惨痛记忆;家不可久居,生活陷入困境,是多少生活在黄河滩区百姓的真实写照。为帮助黄河滩区百姓脱贫致富,滩区迁建势在必行,《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应时而生,一项改变滩区群众苦难命运的世纪工程正轰轰烈烈进行中,济南 34.7 万滩区百姓终于迎来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三三宿命」,百姓之痛
1855 年,夺淮河入海 600 多年的黄河,突然在河南兰考铜瓦厢决口改道,由东南向东北急转至山东入海,稳定后的黄河,流经山东菏泽、聊城、泰安、德州、济南、滨州、东营七个市,因为这些地方都遭受过黄河洪水的侵袭,所以被人们称之为「黄泛区」。一位山东籍的文人曾记录了黄河改道之后的惨状:「黄水源源不绝,前涨未消,续涨骤至,村落被冲,瞬成泽国,极目所至浩淼无涯;灾民皆散处山麓高原,搭盖窝棚,暂为栖止;济南、武定两府如历城、章丘等州县多陷巨浸之中,人口死者不可胜计。」
「落河村」,恐怕是滩区百姓最难以言说的伤痛。「落河村」,是指受洪水冲击,整个村庄被冲垮吞噬,落入河道之中,从此消失殆尽。寥寥数语的诠释根本无法描述洪水来袭时,滩区百姓所面临的险境与绝望。黄河水泛滥不仅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将所到之处的自然环境摧毁殆尽。由于黄河水的含沙量极大,所谓『一石水,六斗泥」,所以洪水退却之后,大量良田严重沙化,根本没有办法种植粮食,人们不得不废弃。数十万滩区百姓在频繁的水患中艰难繁衍生息。
在济南,有 34.7 万居民住在黄河滩区。平阴县安城镇王营村,刮风天对这儿的村民极不「友好」。因距离黄河太近,只要一刮风,沙士就铺天盖地的盖到了村民身上,「满身黄土满脚黄泥」的样子没少让别村的人笑话。长清区归德街道张庄村距离黄河最近的地方只有几十米。这个村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村民房子都建在高高筑起的房台上,为了防止房子被淹,家家户户不断加高房屋地基,高台越来越高,进家门要先上坡。
黄河滩区的房子几乎延续着「淹没一倒塌一重建一淹没」的循环模式。黄河滩区百姓在汛期中不断经历着洪水肆虐,房子被冲垮,庄稼被摧毁,村庄被淹没的轮回。滩区居民常说自己是「三三宿命」,「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即使这样,场洪水就可能让他们一辈子的辛苦努力付之东流。
不再因为暴雨而提心吊胆是多少滩区百姓心中最朴实的愿望。
滩区迁建,实现安居梦
安居乐业是滩区百姓对生活最美好的憧憬。
2017 年,随着《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出炉,济南滩区迁建工程也提上日程。黄河济南段总长度为 183.35 公里。2017 年,济南开始进行黄河滩区迁建工程摸底,结果显示,长清区和平阴县需要迁建的村落最多,共有 342 个行政村,而涉及脱贫迁建的区域也主要集中在这两地,其中,贫困户共计 3293 户。济南计划 2018-2020 年,通过外迁安置、旧村台改造提升、筑堤保护、撤离道路改造提升 4 种迁建方式,基本解决槐荫、天桥、长清、章丘、济阳和平阴 6 个区县 367 个村庄、34.7 万滩区人口的防洪安全和安居问题。2018 年,济南将「全面启动黄河滩区迁建」列入政府工作报告。这场改变数十万滩区居民命运的浩大工程已然拉开序幕。
2019 年 9 月 29 日,平阴县东阿镇的黄河滩区 422 户村民,经过 540 天的等待,终于领到了新家的钥匙,大河口村、桃园村两个村 1436 人搬入了新家。这是济南正式搬迁的第一个整建制黄河滩区迁建社区。走进这里,小区干净整洁、绿草如茵,老人在小区里遛弯聊天,孩子们嬉戏玩耍。配套的超市、电梯、车库……一应俱全;居民家里燃气暖气空调、电视,样样齐全。村民说,「想不到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子」。
而在临近黄河北岸大堤的济阳区仁和家园,一排排崭新的楼房正静待它们的主人。小区里,清一色的 6 层小楼,底层为车库,室内已统一安装了瓷砖、木门,太阳能、自来水、燃气地源热泵供暖等设施也配套完毕。待到今年 5 月份,3900 余名仁风镇居民可直接拎包入住。
在长清区文昌街道,条条撤离道路修葺的笔直宽广、通畅整洁。济南市黄河滩区建设临时撤离道路涉及到平阴和长清两个区县,总长度约为 215 公里。其中涉及 3 街道 57 个行政村,建设总里程达到 102425 公里的长清区黄河滩区临时撤离道路改造提升工程提前 1 年完成建设任务。撤离道路不仅承担着保障居民安全撤离的功能,更承载了居民致富发展的梦想。在文昌街道辖区的撤离道路经过的村庄,「空中蜘蛛网」和电线杆不见踪迹。在撤离道路施工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弱电入地和排污管道整修,令道路「颜值」全面提升。目前长清区正在打造北大沙河到黄河的 14 公里景观带,黄河滩区撤离道路改造提升将方便市民前来旅游观光,直接推动当地旅游业发展。
「黄河宁,天下平」。实施黄河滩区迁建工程,不仅仅让百姓过上安枕无忧的稳定生活,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搬新家、换新颜;脱贫帽、奔小康,黄河滩区居民的好日子正向他们走来。
作者 黄真